未来三大航和快递系又会有什么样的交集和竞争?
2024-12-25联邦快递(FedEx)表示,计划将其联邦快递货运部门(FedEx Freight)分拆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以简化这家包裹巨头的业务。但这一举措能否让联邦快递更好地面对诸多挑战,包括包裹需求下降、挽回流失业务、加注竞争筹码等。
2024-12-24“送大象找对象”、“送锦鲤”、“送熊猫回家”,这次顺丰卖了个萌,秀了一把硬实力。
2024-12-24电商生态下的黑产、怨气,在陆续公之于众
2024-12-24中国快递业始于先驱们发财的“胆子”,中间有过各种“野路子”,但撞上“双11”后,被倒逼去升级硬软件,武装“大脑”,进入黄金十年。
一、神秘的北纬30°
金字塔、中东北海、百慕大三角、雅鲁藏布大峡谷、喜马拉雅山、神农架……,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秘密都存在于这条线上。
浙江桐庐,就位于北纬30°,这里的农民将创造一个伟大的奇迹。
如果从历史的天空打量,1993年是一个里程碑。
那年春天,上海市浦东新区正式成立,进出口贸易红红火火。也是这一年,浙江省经过工商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已有153.2万户之多,注册资金40亿元,其中相当多的工商户是做外贸生意。
为了不耽误货物出口,杭州外贸公司的报关单需要第二天送达上海,可邮政快递最快要三天。
咋整? 沪杭工商界一时犯难了。
桐庐人聂腾飞该登场了。
在浙江桐庐县钟山乡的重峦叠嶂中,有条山路,于云雾缭绕中盘旋,路的尽头便是夏塘村,聂腾飞出生于此。即使在道路畅通的今天,这个偏僻的村子离桐庐县城也要两个小时车程。
小时候,聂腾飞和弟弟聂腾云,每天要走5公里山路,去乡里上学,两个人走一段,互相背一段。
读了几年书后,聂腾飞的脑子就活泛了,他不想跟祖辈一样,苦兮兮的种地,要走出大山。
1989年,聂腾飞到杭州的一家印染厂做小工,并在此认识了后来的妻子陈小英。陈小英来自夏塘村不远的潘畈村,在哥哥陈德军的介绍下到印染厂打工。不过此时,陈德军已经离开了印染厂,他想要依靠自己的木匠手艺做装潢为生,但生意并不好。
在印染厂里,聂腾飞还认识了浙江淳安人詹际盛,并很快成为好友。詹际盛的弟弟詹际炜,当时正在杭州的车站做些零单快递的活,简单说就是把随车而来的文件和小包裹送到客户手中。
也许是受詹际炜的启发,聂腾飞和詹际盛后来才有了做快递的念头。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一次偶然机会,聂腾飞听一位老外讲,在国外做快递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他才想到去做快递。
反正因缘际会之下,聂腾飞误打误撞进了快递业,成为快递鼻祖。
二、桐庐帮走上舞台
论及近代史,有人曾这样总结:“广东人革命,江浙人出钱,湖南人流血”。
看来江浙人向来有撒钱的好习惯。面对出口报关的难题,悠悠岁月之后,他们又要撒钱了。
为了赶上港口的轮船,让货物及时出口,杭州的外贸公司传出话来,愿意每单出100元,让信得过的人送外贸单到上海代为报关。
印染工聂腾飞快速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份报关单收费100,自己花15块钱赶上当晚去上海的火车(没座,通常只能站一宿),第二天凌晨到站,骑自行车就能送到市区。扣除来回车费,一单可以赚70块钱,要是一次送上10多单,就能日赚近千元,这可比打工强太多了。
说干就干,他拉上妻子陈小英、工友詹际盛,在杭州市湖墅北路的一间破屋子里成立了“盛彤”(申通的前身)。聂詹分驻沪杭来回送递,陈小英四处打电话拉订单。
结果生意好得不行。陈小英就把哥哥陈德军请来帮忙。聂腾飞和陈德军一起在杭州走街串巷拉业务,詹际盛则坐镇上海,专门负责外贸单的递送。
靠着“火车+自行车”,申通掘到“第一桶金”,第一年就赚了2万。
聂腾飞很快发现人手不够用了,回乡招兵买马,拉出了一支队伍,搞出了加盟制的创举。他的想法是,把桐庐老乡分散到各地开加盟店,申通的快递网络就能迅速遍布全国,业务量也将成几何级数爆发性增长。
最初加盟的办法很简单:加盟商向总部交上几百块,就能开网点。收件网点可以独揽快件收入,并担负运费;异地网点则要无偿派件。比如杭州收了份100元的快件,100块可以独占,再花15块送到上海;上海则必须接收,无偿派送。反之亦然。
这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牵扯了太多的利益纠葛,却赢得了布局速度上的优势。
1994年,詹际盛离开申通,和弟弟詹际炜一起创立了天天快递。
1997年10月,从杭州赶往宁波处理业务的聂腾飞,在经过绍兴的途中,因为车子冲出公路不幸身亡,引发了申通成立以来的最大“地震”。
聂腾飞骤然去世后,心腹或部属纷纷出走,自立门户,快递业进入群雄割据时代。
此后申通由陈德军和陈小英兄妹接管。
聂腾飞的弟弟聂腾云自立门户。此前,他一直负责申通慈溪公司,在此网络基础之上,他创办了韵达。
那一年,中国民营快递公司已从1993年的两三家发展到了一百多家。“桐庐帮”就此走上舞台,各自开疆辟土。
韵达聂腾云
但凡提起商界铁娘子,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董明珠。只不过,论起强势果敢,张小娟毫不逊色。
张小娟是陈德军的小学同学,又跟陈小英是中学同学,申通成立后,她就被陈家兄妹拉来做财务,关系铁,管钱放心。
在老乡的介绍下,张小娟认识了同样来自浙江桐庐的老乡喻渭蛟,并结婚。
喻渭蛟的家境不好,大学也没考上,19岁就去了浙南讨生活,学做木工。他天分高又勤快,从制作木门到雕花再到手工掐线,样样精通,3个月就出徒了。
喻渭蛟并不安分,27岁时,他在宁波开了一家装修公司,四处拉订单、跑材料,渐渐积累了一些客户。199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接到了一个500多万的大单子。可是,活干完了,对方却因债务缠身而赖账。
无奈之下,喻渭蛟只好把工人的工资和当地供应商的材料款背上身。总共182万的债务,整整压了他5年。
张小娟眼看着申通发展越来越好,觉得这是一条好出路。于是,她对喻渭蛟说,“不如你也做快递吧!”
2000年,34岁的喻渭蛟东走西奔,凑到5万块钱,拉着仅有的几辆旧自行车,以及之前装修公司的17名员工去了上海,在一个居民区的仓库里成立了圆通。
张小娟也就从申通辞职,与丈夫一同创业。
陈德军执掌申通后,把聂腾飞制定的加盟制推向极致,即“网点包干到户”,投递员只需要交押金即可拥有一个自己的网点,承包一个片区乃至一条街道。
桐庐农民在“自己做老板”的诱惑之下,哪怕单枪匹马,也敢闯到陌生的城市“插杆旗”,开启快递创业的传奇。
这种扩张的“桐庐模式”,让没钱、没人、没背景的民营快递得以飞速成长,让桐庐人成了快递业的先行者。
很多年后,马云说:“所有快递人员把爸爸妈妈、二姨等都拉出来做快递,这是了不起的企业家创业精神。”
陈德军没想到的是,他的“富豪”同学赖梅松亦加入其中,并迅疾崛起。
中通赖海松
赖梅松也是桐庐钟山乡人。初中毕业后,由于父母拿不出200元高中学费,16岁的赖梅松无奈辍学。17岁,他到工厂打工,后来在家里买了一台织布机做起了代加工,开始还凑合,后来行情不好,赔了钱。
桐庐山林资源丰富,赖梅松开始做木材生意。因为能吃苦,脑子好,22岁时,他就成了杭州木材市场里最年轻的老板。到1999年,他一年有几十万收入。
当赖梅松在木材界闯出一片天地时,桐庐正刮起“快递风”。很多老乡和同学都动员他做快递,但妻子犹豫。
2000年,张小娟和喻渭蛟创办圆通之后,对赖梅松是一个刺激。他开始认真考察快递行业,认为自己能承受风险。
2002年,赖梅松拉上申通快递一级站点的负责人——桑学兵,奔赴上海,正式成立了中通。
三、“通达系”凑齐了
外界俗称的“四通一达”,指申通,圆通,中通,汇通,以及韵达。
汇通创立于2003年,创始人已不可考,因为这家公司最为曲折。成立虽晚,但来势汹汹,打算弯道超车。
那时,“桐庐帮”快递公司的扩张主要是承包制,这种模式有一个弊病,网点经济上是独立的,在利益的诱惑之下,可以转投其他快递公司。
2003年7月,韵达总部被一群陌生人围堵,当天分拣工作陷于瘫痪。直到傍晚,这些人才渐次散去,临走时,撂下一句狠话,明天要让韵达消失。
韵达立即向上海市公安局报案,第二天,警方派出大量便衣埋伏。为防不测,韵达还从各个网点紧急调集工人保卫总部。
第二天,气势汹汹的打手刚冲到韵达门口,就被埋伏的便衣们制服。
幕后黑手浮出水面,正是刚创立不久的汇通。在行动之前,他们就已租好房子,买好设备,准备接收韵达的经营网络。
行动失败之后,汇通的设备被员工和债主一抢而空,后来经过两次转卖,2004年才被做食品行业的徐建荣买下。
再后来,汇通又被百世物流收购,百世物流的创始人是前Google大中华区总裁周韶宁,马云和郭台铭都有入股。
都是熟人,都是桐庐县的
各家的套路都差不多,竞争无比激烈。作为当时的老大,申通首先使出杀手锏——降价。
上海本土快递公司最先败下阵来。养尊处优的上海人算是见识了吃不饱饭的桐庐人有多狠,居然能把利润压低到几毛钱。
以小红马快递公司为代表的“北京帮”打算去长三角开拓市场,老板去上海转一圈回来后,吓得够呛,主动放弃,“桐庐帮”太可怕了,实在没法压价,间或还有干架。
可还是有人不信邪,深圳快递龙头DDS要来上海“虎口夺食”。DDS老板郜伟是 “下海”干部,以充满斗志著称,进驻上海后,他跟“桐庐帮”杀红了眼,喊出“降价降价再降价,打造全国最低价”的口号,“桐庐帮”5块一件,他就10块三件,甚至2块一件。可“桐庐帮”就像打不尽的地鼠,这个倒了,那个又冒出来。不到一年,DDS就因资金链崩盘而倒闭,郜伟还以诈骗罪被拘。
顽强的“桐庐帮”没人再敢招惹。而经过几轮大洗牌,“桐庐帮”原本上千家快递公司,也只剩下不到十家龙头,不可谓不惨烈。
直到2006年,中通率先推出有偿派送,这一做法才成为业界常态。
四、“黑快递”一去不复返
创业16年后,申通才敢把“快递”一词加入公司名中。
2009年,新邮政法出台。之前,“四通一达”都被视为“黑快递”。
旧邮政法规定: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由邮政企业专营。而民营快递的主营业务正是以文件为主的商务件。
早年,为了躲避巨额罚款,它们玩起“猫捉老鼠”游戏。面对前堵后追,快递公司的货车飞飙,车速快到甚至来不及转弯,哐一下,撞也就撞了。
名正言顺后,快递公司进入黄金道,刚好赶上了中国经济飞一般的发展,物流成为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2013年10月18日晚,申通20年庆典,是夜,桐庐籍快递人躬逢其盛,它的加盟者已经超过5万人,员工逾15万人。
庆典上,陈小英的身边人是公司总裁奚春阳,她的第二任丈夫。
就在一年前,奚春阳还出任了天天快递董事长。从申通出走后,詹际盛的战略一败再败,天天快递走了不少弯路,后不得不被申通控股,最终被苏宁收购。
而在遥远的夏塘村,聂家祖屋已被推倒,修建了两栋5层的高楼,每层10间房,很是抢眼。
夏塘村夹在青山之中,一条小溪穿村而过。聂腾飞没离开村子时,溪水还潺潺。如今,小溪已经半干,上面建了一座桥,是为“腾飞桥”。那是父亲和弟弟为了纪念他而造的。
他身后快递江湖的荣华沉浮已经与他无关。
五、来自广东的侵入者
快递江湖,你方唱罢我登场。北纬30°的“桐庐帮”很厉害,但又有一群人登上舞台,那就是“顺德帮”。
1993年,22岁的王卫在顺德创立顺丰。
这个神秘的男人出生于上海,父亲是空军俄语翻译,母亲是大学老师。7岁时,他随家人搬到香港。高中毕业后,他没有读大学,去香港叔叔开的印染厂做小工。
命运真是充满巧合。聂腾飞也是印染工出身。就是这两个印刷工,一南一北,撬动了中国的快递业。
1992年总设计师南巡后,香港大约8万多家工厂搬到大陆,其中5万多家在珠三角落户,故而粤港信件往来頻繁,但因分属不同的关税区,邮寄耗时多则一周,少则两三天,厂商们很是苦恼。
王卫看出了门道。开始,他受人之托,在粤港之间带货。慢慢地,货越来越多,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跟父亲借10万元,创办顺丰,公司就6个人,每天骑着摩托车在大街小巷穿梭。
香港件,成就了王卫的“第一桶金”,至今仍是顺丰的主体业务。到1997年,顺丰已经垄断了深港货运,在顺德到香港的陆路通道上,70%的货都由顺丰承运。
香港回归时,中铁快运想在深港线路上分一杯羹,结果遇挫,因为顺丰已成垄断之势。
国内快递业有两大模式:直营和加盟。各有优劣。
起初,顺丰跟“桐庐帮”一样,施行加盟制,但为了跑马圈地,对各网点的控制更为松散,导致后来分部“各自为政”,弊端日盛。
王卫信佛,但杀伐果敢,雷霆一怒,强势收权。2002年,创业近10年后,顺丰这才设立总部,把深圳福田区万基商务大厦几乎整个租了下来。
六、群雄割据的时代
世纪之交,业界流传:“南顺丰,东申通,北宅急送”。
宅急送的商标是一个绿色的、充满动感的猴子,这源于陈平的构想: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
陈平在日本留学时,去餐厅打工,留意到日本快递公司——宅急便,觉得很有前景,遂有效仿之心。1993年,他回国后,便拉上二哥陈东升一起创业。
陈东升是商界传奇人物。他的父亲陈万林是老革命,曾跟随李先念的部队南征北战,解放后,被安排在湖北天门工作。
陈东升与哥哥陈显宝、弟弟陈平都出生在湖北天门。35岁之前,陈东升走的是仕途——武汉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外经贸部下属的研究室,31岁时,成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副主编,享受副局级待遇。
1992年,大约十万多名体制内干部“下海”经商,后来被称为“92派”,这个说法就出自陈东升。
陈东升辞职后最先创办嘉德拍卖,同时还酝酿创办保险公司(4年后,泰康人寿成立)。
1994年,陈氏三兄弟一起创办了宅急送,陈东升和陈平各出资25万元,各占50%的股份。宅急送起初只有7个人、3台车、一间26平方米的办公室,做零散的家政服务,甚至代人送过小孩。
次年,宅急送与日本一城株式会社合资,使得业务配送范围和专业技术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2003年,陈平去深圳找王卫,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随后,陈平在附近租了两栋六层的办公室,楼顶上做了一个超大的宅急送logo,与两站路之外没有标识的顺丰总部截然相反。
这年,顺丰的业务量还不到宅急送的三分之一。两年后,顺丰的业务量翻至宅急送的两倍。
2003年是中国快递业的另一个里程碑。
马云创办了淘宝网,按下电商时代的快键,不过它的重大意义还要两年后才能显现。
国民更关心的是另一件大事,SARS爆发。顺丰迎来了巨大的商机。广东作为SARS重灾区,没人敢出门,快递业务量暴增。
握有一手好牌的宅急送却“打烂”了。
眼瞅“四通一达”和顺丰都在狂飙突进,宅急送还裹足不前,陈平很着急,为了占领利润和附加值更高的小件快递业务,他推进改革,由面向机构客户的普件物流转型为面向个人客户的小件快递。
陈东升否定了陈平的改革方案,“安排”他休息,由陈显宝接任宅急送总裁,开始大幅度收缩网点、裁员,砍掉亏损业务。
可机会错过就错过了。宅急送2010年收入仅20亿元,而顺丰是120亿,申通60多亿。
陈平卖掉了所持宅急送的全部股份,套现2700万元,另行创办快递公司星晨急便。可到2012年3月,星晨急便也被传破产,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含恨坦承自己“贪大求全”。
陈平后来一度短暂回归,但无力回天,再度出走。宅急送就这样泯然于快递浪潮中。
七、什么是网购?
2005年春节前,圆通老板娘张小娟在淘宝上买了一件皮大衣,结果等到年三十,皮衣也没送到,她就抱怨淘宝的物流很不靠谱。
喻渭蛟问她,什么是淘宝?
这个问题改变了圆通的命运,也改变了“桐庐帮”的格局。
弄明白什么是淘宝后,还没过完元宵节,喻渭蛟就跑到杭州去找淘宝,并签下一份惊动“桐庐帮”的合约。
当时全国快件,EMS收22块,“四通一达”收18块,喻渭蛟答应只收8元。
圆通成立晚,业务量跟“桐庐帮”大哥们相差太远,为了冲单,喻渭蛟只能咬牙应允。
2006年5月,圆通正式成为淘宝的配送服务商,日业务量陡然上升2000票。
眼瞅圆通业务蹭蹭蹭,先前责怪喻渭蛟低价揽件的其他“桐庐帮”老板也忙不迭地偷偷往杭州淘宝总部跑。
继圆通之后,2007年,申通、EMS等成为淘宝商家早期合作伙伴,后来中通、韵达、汇通、天天快递等也相继加入。申通和淘宝商家合作之前,一天大约6万票,合作之后,一天可达20万票。
就这样,“桐庐帮”借助电商的东风,集体起飞。
从那以后,“四通一达”逐渐从以商务件为主,转型为以电商件为主。随着中国电商业务的快速推进,电商件的性价比走向极致,淘宝上开始出现9.9元或19.9元包邮的产品,“包邮区”的说法开始流行。
八、爆仓:网购有点疯狂
电商的兴起,把中国快递业送上了快车道,而“双11”的横空出世,则让中国快递业有了爆炸性的裂变。
2009年,张勇还是淘宝COO兼淘宝商城总经理,他提出借助“光棍节”的噱头,在十一月的传统销售淡季,搞一次大促销,但是应者寥寥,仅27家品牌参加,可等到2010年,交易量就天翻地覆了。
现为阿里巴巴集团CEO的张勇曾回忆说:“(第一年‘双11’)当时没有现在的物流规模,5200万元这个总数还不是很大,对他们来说无感,第二年,交易额达到9.36亿时,这个数字就不小了,物流开始有疼痛感。2010年‘双11’是痛苦的。”
物流的疼痛就是“爆仓”。
2010年,“双11”的包裹数量突破1000万个,打了快递公司一个措手不及。包裹犹如洪水一般,涌入快递公司的各个中转仓,反复积压。最后就是,一个包裹的配送时间从平常的一到两天变为一到两周,最长甚至是一个月。消费者和商家都怨声载道。
网购的惊人能量还未完全释放,物流就成为短板。以致于马云在2011年举行的“物流合作伙伴发展大会”上表示担忧:“我想淘宝明年冲1万亿(营业额),但是最大的障碍就是物流。”
2012年后,淘宝商城改名为天猫,“双11”销售额达到191亿,“爆仓”从快递公司的中转仓,开始传递到派送网点。
预计2013年“双11”,天猫的包裹数量将超过1亿个,怎么才能保证不“爆仓”?
残酷的现实让马云决定必须马上解决掉它。
九、马云最后的冒险
2012年11月12日,“双11”硝烟未散,马云就带着张勇、童文红等人去上海外滩的兰心会所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童文红当时负责阿里巴巴集团的置业板块。他们试图探讨出解决中国物流问题的一个路径。
那天与会的还有银泰集团董事局主席沈国军和银泰CEO陈晓东。此前,沈国军曾因百货行业的物流痼疾去找马云讨教,马云提出大物流的构想。面对共同痛点,双方一拍即合。沈国军告诉马云:“这个东西要搞下去,我来参与。”
“头脑风暴”的最终成果就是决定组建一家新公司,以技术驱动社会化物流资源。新公司的大股东除了阿里巴巴和银泰集团之外,还有郭广昌执掌的复星集团。
马云是有通盘考虑的,他是浙商总会第一任会长,沈国军是执行会长,郭广昌是副会长,三人私交甚笃,他更感性,沈国军、郭广昌更理性、更接“地气”,“三个理想主义者就瞎了,我们得去喝西北风。”
除了这三大股东,圆通、中通、申通、韵达等快递公司各出资5000万,各占股1%。
马云说:“股份并不重要,这个事儿是中国民营企业联合第一次起来参与整个未来中国基础设施的建设。”
“野心”不可谓不大,但他并非盲目乐观,就对沈国军和郭广昌说过:“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扛不住就别玩这个。”但沈与郭不但扛住了,沈国军后来还出任了新公司的首任CEO。
新公司得有个名字。
有人提议叫“闪豹”,因为豹子跑得快;还有人说,既然有天猫,那干脆叫“地鼠”。但都没达成一致,被否了。
最后马云自己想了一个,“菜鸟。”
其他人都觉得不行。
马云解释说,我们确实是物流行业新兵,叫菜鸟倒也名副其实,大家期望不要太高,姿态低一点,谦虚一点,就叫菜鸟。再说,公司名跟小孩名一样,叫着叫着就习惯了,今天觉得菜鸟很怪,叫个两年就觉得很好了。
于是,菜鸟诞生。
菜鸟的另一个名字叫“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SLN)”,它是马云商业生涯的“最后一次冒险”,终极梦想是编造一张“天罗地网”。
所谓“地网”是指物流行业建设的物理网络,包括仓储、干线运输和配送;所谓“天网”是指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支持下的物流信息系统。
按照马云说法,所有能让出去的利益都让出去,先不求商业利益,只求第一时间把网络建设起来。
阿里巴巴参谋长曾鸣进一步解释:“你不砸钱下去跑不起来,风险那么大,没人愿意跟你玩儿;但自己砸钱下去跑起来之后,阿里巴巴不想做一个物业拥有商,经济利益我们会和合作伙伴分享。”
起初,马云就给菜鸟定了两个要求,第一是24小时之内送货可达;第二是菜鸟的人数不能超过5000人。
童文红说:“这两个框牢了,你就知道菜鸟要做什么,它注定菜鸟不能做快递。”她是菜鸟首任COO,实际上的操盘者。
马云的梦想总是很宏大,甚至常常被认为“天方夜谭”。直到阿里巴巴在美国IPO那天,他说出那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他心目中的菜鸟是在建设一个中国商业的基础设施,就像淘宝至今为止还是中国最好的线上交易体系一样,菜鸟是在建设一个全覆盖的物流体系,打通铁路、公路、快递等所有和流通相关的环节,将每个人、包裹、仓库、城镇都连接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菜鸟的智能物流骨干网,还真像是理想主义者的“天方夜谭”呢。
十、物流真的改变了这个世界
湖畔大学首期招生时,赖梅松给马云发了一条短信。马云回复说,你去面试,但能不能录取得靠实力。
后来,赖梅松上了湖畔二期,那时中通估值400亿。面试官问“世界为何因你而不同”?他说自己是一棵树,中通是几棵树,未来一定会成为森林。他认为中通要帮助更多人,要去解决社会问题,同建共享。
赖梅松毫不掩饰他对马云的推崇,“利他思想对企业家很重要。马老师如果他是利己思想,不可能把企业带到这样的高度。”
有了菜鸟的加持,快递行业正式迈入“资本护航、技术驱动”的时代,马太效应显著。
2016年后,顺丰、圆通、申通和韵达等四家公司借壳上市,中通、百世在美国上市,而德邦通过排队IPO的方式赶上了“末班车”。
截至2018年11月,7家上市快递公司总市值达4200亿元,2018年快递业9位亿万富豪入选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
尽管宅急送不算成功,但陈东升有一段话说的特别好:
中国经商走过三个阶段,也是我常说的,最初一般是被动式的为生活所迫,发财靠的是“胆子”;双轨时期,靠的是“路子”;90年代后,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多靠的是“脑子"。一夜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急于求成的心态不成。
中国快递业始于先驱们发财的“胆子”,中间有过各种“野路子”,但撞上“双11”后,被倒逼去升级硬软件,武装“大脑”,进入黄金十年。
“双11”大潮过后,中国物流行业如何重新出发?毕竟还没有一家世界500强。
2018年5月,马云在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表示,“我们将在智能物流骨干网上投入上千亿元,如果一千亿不够,那我们就再投资几千亿。”要将中国占GDP15%的社会化物流成本降到5%以内。
201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2.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14.6%。发达国家一般为6%-7%。
简而言之,智能物流骨干网最后要做到的是,国内24小时货运必达,全球范围内72小时货运必达。
马云和张勇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预测,中国很快会面临一天10亿个包裹的挑战。在这一天真的来临前,物流业要提前准备。
这一天没有等太久。
2018年“双11”,仅天猫一家平台产生的包裹量就超过10亿件,相当于美国20天的包裹量、英国4个月的包裹量,这些包裹连接起来,长度足以绕地球赤道7圈多。但经过十年磨合,快递企业的应对已经游刃有余,再无“爆仓”新闻传出。
这怕是“桐庐帮”当初想都不敢想的事吧。
来源/猛哥分号
作者/王猛
物流指闻整理发布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