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层走到董事长,他始终将员工视为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带领华航在2024年取得历史最佳营收
2025-01-20自2023年12月20日全面接任阿里三个集团CEO后,吴泳铭成为一号位已有一年多时间。这一年,吴泳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所有的子弹投入核心业务中。对于非核心业务,这位人狠话不多的阿里元老,则果断地进行了断舍离,哪怕是巨亏也要止损。
2025-01-17在光明村,老人养老有了底气,年轻人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孩子们也不用再当“留守儿童”。在宿迁这座苏北小城,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了自己的好时候。
2025-01-13本地生活这片蓝海,最终还是要靠策略与业务能力作为“肌肉”。
2025-01-07每天前进三十公里。
来源/于冬琪商业笔记(ID:gh_f399e10c3a3c)
最近和不少创业者聊到一个他们的痛点话题:
他们总感觉下面的员工很急躁,为了迫切达成自己的KPI,不顾公司长期利益。
比如,一个消费品品牌的创始人跟我说此前给团队设置了销量的KPI,销量上去了,但利润却下来了。
当好不容易把利润做上去了,口碑却下来了,第二年消费者不复购了。
我理解他的感受,也很理解他下面的员工。
不同位置,收益不同,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
员工的心态是,
我是来打工的,老板怎么做激励,我就怎么干活。
如果你考核我销量,那我就先把货卖出去再说。
至于是不是卖给了真需要的人?会不会带来大量的退款和投诉?
不应该是我要考虑的问题。
而老板的心态则是,
企业是自己的,如果只看短期收益,不顾长期风险,企业很快就会死掉。
只有企业长期发展得好,自己才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正是因为立场的不同,老板们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怎么才能让员工和自己一样,长期有耐心?
刚好我最近聊了一位美团人,他跟我说:自己在加入美团之前本来很急躁,但是在加入美团后,渐渐变得“长期有耐心”。
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好奇。
因为这不是个例,
我认识的不少美团人,都会说自己离开美团后,收获最大的就是“两心”——以用户为中心和长期有耐心。
那么,为什么其他创业者却很难做到让员工长期有耐心,而美团却能做到呢?
本文将会以这样的结构展开:
1. 在让团队有耐心上,我见过三个段位的老板
2. 美团如何做到让员工长期有耐心?
3. 如何让你的团队也长期有耐心?
提示:全文共计4800字,阅读需要13分钟
01
在让团队有耐心上,我见过三个段位的老板
第一个段位。
其实大多数时候,团队急躁,是老板自己造成的。
正是老板的激励,让团队的行为变得急躁。
很多老板图省事,只是把指标下发下去,奖金承诺下去,就坐等结果。
但一旦指标定得不好,对于团队不健康的动作缺乏提前预判,团队几乎必然会急躁,导致动作变形。
我早年就犯过这种错误。
我当时给运营团队定的指标是注册量,
逻辑也很简单,有注册才有转化嘛。
结果到年底一看,注册量是实现了,但全年交易额却没有对应的增长。
原来,
团队发现,最容易拉新用户注册的动作就是发红包。
但拉来的这些用户对我们的服务普遍没有需求,也就不能转化成订单。
反而让各种羊毛党盯上了我们的产品。
此后再做任何活动,防羊毛党的难度倍增。
第二个段位。
哪怕老板把激励设置得更科学更长期,
但常常也架不住竞争对手凶猛。
当竞争对手发起进攻时,你的激励哪怕是长期的。
但在对手的威胁下,团队更担心的却只会是眼前的风险,比如会不会增长受挫、年终奖要没?输给对手,工作要没?
特别是,竞争对手的某些动作短期见效,市场占有率蹭蹭往上走。
哪怕你作为老板相信,对方这么做不长久,市占率早晚会掉下来。
但团队看到这种态势,难免焦躁,难免被动跟进,失去原来的节奏。
第三个段位,就是美团。
美团在几乎所有战场,都面临着不同对手的进攻。
外卖与饿了么打了10年多;团购眼看消停了,没想到抖音进来了;更不要说即时零售上直面京东、社区团购遇到了拼多多。
按理说,竞争激烈、对手凶猛,团队本该异常焦躁才对。
但是,
在美团整个公司,员工们却普遍相信长期有耐心的状态,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成功。
因此,团队普遍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长期有耐心。
那么,美团是怎么做到的呢?
02
美团如何做到让员工长期有耐心?
和很多在美团工作过的同学交流后,我还原了美团的做法,它主要做了这么四个动作。
第一,要做激励,但轻易不做“事前激励”。
什么意思呢?
员工来工作还是为了钱,不激励肯定不行。
但常见的激励方式也不行,比如:
年底如果销售做到100万销售额,给多少提成。
这样的激励,就是事前激励。
事前激励的特点就是见效快,
员工对收益有强烈预期。
但问题是,
虽然事前激励见效快,但老板在事前能拍准目标吗?能准确考虑所有异常情况吗?
只要不能,
就会像我当时掉的坑一样,团队完成了注册量指标,但来的注册用户没有交易额。
这时候,我的奖金发不发呢?
发奖金吧,鼓励了错误行为。
不发吧,团队对激励再也不相信了。
所以,美团的经验是:要事后激励,而非事前激励。
这里面的本质差异在于,
事前激励,是管理者对结果粗暴的下放。
但团队常常不具备为结果负责的能力和资源。
事后激励更健康,原因在于:
一方面,事后总是比事前更容易看清楚。
另一方面,其实员工是无法为结果负起全责的。管理者才应该为最终的结果负责,团队只应该为完成正确的动作和过程负责。
第二,有专门的团队为准确的结果评价负责。
既然事后激励的好处,是可以更准确奖励那些正确的行为和健康的结果。
但到底什么是健康的结果,老板只靠自己,仍然很难想清楚。
比如:
• 注册拉来的真是我们需要的客群吗?
• 除了拉新指标,长期留存正常吗?
• 退货率、差评率正常吗?
• ...
这么复杂的评价体系,就不能指望全靠老板个人完成。
需要有专门的团队来负责。
在美团,这个团队就是商分。
事后激励、加上商分评价,保证了团队不会因为激励而变得急躁。
第三,那团队里,难免会有一些急躁的同学,会影响其他人,美团是怎么应对这种情况的呢?
美团有办法把急躁的人影响得不急躁。
怎么做到的呢?
美团从高层往下的管理者们,都在带团队按正确的动作做事。
比如:
哪怕业务压力再大,也要花时间充分复盘。
任何时候,比起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强调的快速试错,美团总是更倾向于,论证清楚再行动。
比如:
美团外卖的骑手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业务。
骑手数量众多、各个城市差异巨大。
而且,对骑手的需求,会随着每天不同的时间段、是否是工作日、天气等因素频繁波动。
因此,管理骑手的策略,就需要持续迭代。
一般公司,肯定希望一步到位,同时发生多个调整。
同时能并行的调整越多,肯定迭代速度更快嘛。
但美团的骑手管理团队,却坚持“同时只调整一个大策略”。
如果发现了好几个问题,需要落地好几个策略,怎么办呢?
老老实实的排队。
需求再多,也是先调整完一个,再调整下一个。
因为每个策略,都会涉及到员工、骑手、管理骑手的供应商,有些时候对外卖商家也会有影响。
一个策略调整,既需要这些涉及的角色们在利益上理解,又需要熟悉系统、动作上做到位,才能用好策略、实现策略的收益。
一旦同时调整多个策略,前一个还没做好,下一个又来了,表面看是快了,实际上骑手和供应商们很容易乱。
最终有数量没质量,哪个策略都做不好。
于是,
在美团的小伙伴看来,哪怕自己很着急,恨不得马上出门跑业务、把策略落地,也总是会被管理者按下来,先完成论证和复盘,等待上一个策略落地完成。——可以加快每一步的速度,但正确的做事步骤却绝不能跳过。
关键是,这么做完,团队会看到确实效果好了、业务各项指标稳定的增长。
久而久之,
坚持正确动作的耐心就被建立了起来。
团队会相信,完成了正确的动作,就会有好的结果。
第四,如果看到竞争者来势汹汹,团队难免会担心,一担心就会跟进,动作又难免变形。怎么办呢?
虽然我们今天看美团已经是一家资源雄厚的大企业。
但几年前,美团还没上市,
虽然当时美团的市场占有率领先,但饿了么被阿里收购后,
很快就喊出“要在夏季补贴30亿元,一年拿走50%以上市场份额”。
面对这种攻势,美团的团队难免有点人心惶惶。
不难理解。
美团当年相比阿里规模小太多了。同时,美团赖以在团购、外卖上取得竞争优势的地推能力,正是学自阿里。
这一次师傅出手,又该怎么面对?
但是,不管团队多慌,
美团高层看起来始终是不慌忙的。
他们当时成立了一个项目:三个月时间,防守住市场份额。
也不主动进攻,只是见招拆招。
团队每天看着数据都很紧张,心惊肉跳,但美团高层就只是带着团队完成一个又一个正确的防守动作。
饿了么进攻哪里,美团就防守哪里。
绝不多花一分钱。
三个月过去,双方的市场格局变化很小。
团队就对高管的决策和“做正确的动作会有好结果”建立起了更强的信心。
美团的高层,有很多次这样的高光时刻。
比如,
在上市前,没人相信外卖能盈利,但是,王兴说能,不到一年,外卖就实现了盈利。
在几年前,没人相信外卖能破每天一亿单,但是王兴说能,到如今,一天天在逼近日订单过亿的目标。(2023Q3财报显示单日峰值外卖订单达7800万单)
一次次这样重复的过程,让团队对高层建立了越来越强的信心。(当然,和多多买菜的竞争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以后有机会再讲)
不少美团的老员工们会说:
如果老板们的一个动作,你看不懂,肯定是你没想明白;如果努力想了还是不明白,那说明你的认知不到位,总有一天会看懂的。
当团队对高层建立起绝对的信心,
就成为了对抗外部干扰的力量。
团队就会相信坚持完成管理者的要求就能取得胜利。
于是,
也就能越来越屏蔽外部干扰,变得长期有耐心。
03
如何让你的团队也长期有耐心?
很多创业者,都会把“长期主义”挂在嘴边。
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
最常见到的员工急躁的根源,反而来自于老板。
当老板把自己的结果压力,粗暴的下放给员工,他们必然会急躁。
因为员工并没有能力看到全局、想清楚整体策略,最终为整体结果负责。
美团能做到让员工坚持长期有耐心,其实就是两个核心原则:
一个原则是,只让员工为自己能负责的局部结果或过程负责。
就像在前面对美团的描述:
• 团队得有目标,但目标更多是为了牵引出正确的动作,而不是粗暴的将管理者的目标分拆给团队。
• 在业务拓展时,为结果负责的是管理者。员工要做的,是完成动作、和管理者一起复盘,找到下一步更可能有效的动作。
• 当面临激烈竞争时,打胜仗的压力也不会粗暴的下放给团队:团队需要完成侦测、找到对手的主攻地区,然后管理者会向这个地区集中资源,支援地区负责人防守下来。
• 团队参与战斗,但只有高层为最终的胜负负责。
另一个原则是,员工不会信管理者怎么说,但是会看管理者怎么做。
所以当管理者用实际的行动,展示了自己长期主义的态度、和不急躁的心态,员工自然就会跟随管理者的节奏,也坚持长期主义。
如果你也希望让自己的团队,像美团的团队一样变得长期有耐心。
你可以遵循下面的逻辑行动:
第一,不要让团队直接背不能负起全责的结果,要让团队坚持正确的过程。
第二,正确的过程怎么来呢?
只能靠老板自己定义,将最终胜利的结果,和团队一起拆解成关键的路径和过程。
第三,带团队坚持完成正确的过程。
要做到这一点,
对于员工来说,一方面,要有好处,所以激励、评价要与正确的过程相关。
一方面,员工也要对正确的过程能带来结果的成功,建立起信心。
第四,信心的最终建立,需要让更多员工体验到正确过程带来的胜利。
在正常发展或面临危机时,都要坚持正确的动作。
当团队越来越多的感知并相信正确的过程会带来持续的胜利,团队耐心的氛围就会形成。
但一开始,团队还没形成这样的氛围时,怎么办呢?
首先要让团队对老板建立起信心。
对老板有信心,才会先去完成动作。
第五,怎样让团队对老板建立信心呢?
老板带领团队,大胆做出预言、并实现目标,是为团队建立信心的有效途径。
但前提是,老板要对自己的判断、对自己找到的正确过程,有极大的信心。
第六,老板怎么能对自己的判断建立信心呢?
这个信心只能来自于老板自己对业务想得足够清楚,知道“只要做到怎样,就必然能成功”。
除了对业务规律的判断,还依赖于对相关信息的充分掌握,就像美团的所有管理者都离一线足够近,都会花大量的时间接触用户、泡在一线。
信息和对规律的掌握,是企业家信心的最终来源。
04
最后
企业的成功是需要漫长时间的,大多数情况下,做企业都是一场长跑。
一开始就用冲刺的速度跑长跑,几乎不可能赢得胜利。
对于长跑,控制自己的节奏、保证步伐的稳定,远比起步时的速度更重要。
所以,美团才说“每天前进三十公里”。
三十公里,是能保证持续前进的最高速度。
不过,在过程中,
难免有对手,一天就跑了一百公里。
这时候,团队是否仍然能坚持每天三十公里的速度,而不去追赶?
团队是否真的相信,对手这个速度是不可持续的,过几天就会停下来?
很难。
也是因此,创业者的职责之一,就是与团队的急躁对抗。
要带着团队在每个动作上都努力做出长期最优的选择。
当你的企业需要长期主义的时候,就一定得让员工跟着一起长期有耐心。
这才是一个企业健康的状态。
来源/于冬琪商业笔记(ID:gh_f399e10c3a3c)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