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业界大佬亦亲自下场竞技,无疑为整个行业的未来格局增添了更多变数。
2025-02-17供应链计划在企业现代供应链竞争中的位置与价值
2025-02-14杨兴运创立兴满物流,或将给大票零担行业带来诸多变量和连锁反应。
2025-02-13中国物流产业数据要素价值化的实现路径
2025-02-11经济疲软、市场收缩、资本退潮、技术革新、成本控制,每一个细小的转变都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来源/物流指闻(ID:wuliuzhiwen)
作者/初一
2025年开年,整个物流业裁员消息仍在继续。
回顾近几年,对物流业来说无疑是充满挑战的。行业内不时传出裁员、倒闭、暴雷、破产重整等消息。它们或因经济因素、市场环境变化,或因财务危机、自身管理不善而走向衰败,亦或是通过破产重整积极自救。
面对这些变故,我们不免唏嘘和遗憾,但危机背后,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流行业映射的发展规律与警示。通过复盘这些企业的兴衰历程,我们可以窥见行业的深层变迁,这些企业因何原因深陷困境?又有哪些类型企业可能会被清退出局?
01
借壳起网,快递行业加速出清
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是进入快递行业的入场券,也是生死棋。《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明确规定:经营快递业务,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快递业务。
对于想要进入快递行业的新玩家来讲,“借壳”起网便成了更快捷的上道方式。2024年最被业内关注的融跃速运便是其中一员。融跃速运从成立到倒闭,仅仅经历了8个月。2月融跃速运成立,3月正式起网,8月传出千万收购天天快递的牌照。融跃速运收购天天快递的意图很明显,就是看准了那张“快递牌照”。但不巧的是,前脚刚官宣收购,后脚天天快递的牌照就被吊销公示了。紧接着9月融跃速运就被爆崩盘跑路。
跟天天快递一同被公示吊销牌照的还有全一快递等6家快递公司。2024年1月,此前哪吒速运欲“借壳”的速尔快递的快递牌照也被注销。
前有哪吒速运,后有融跃速运都没有搭上这辆快车。这也对后来入局者敲响一个警钟,想以更快捷的方式获取快递牌照的操作有风险。市场的波动是不可预料的,当前的趋势和背景下,管理部门对“全国快递牌照”申批的进一步收紧,这也意味着新玩家的入局门槛又高了一层。一旦在“借壳”这一步失败,也只能落得退场的结局。
02
资本退潮,市场需求重构
过去十年,快递物流行业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但资本的双刃剑效应在2024年集中显现,城配企业“唯捷城配”、拉链式纸箱发明公司“一撕得”、鲜花电商平台“花加”等曾备受资本追捧的明星企业相继倒下。这些企业的破产不仅是单一商业模式的失败,更折射出行业底层逻辑的剧变——从资本驱动的野蛮生长,转向市场需求主导的理性竞争。
以唯捷城配为例,国内城市配送领域的“明星企业”,自2014年创办后,唯捷先后完成4轮融资,甚至2020年还完成了1亿元的B+轮融资。在资本助推下,唯捷城配迅速膨胀攻城略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面临暴雷的唯捷也正因“涉及股东提起回购仲裁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公司多个账户被冻结,导致业务活动被严重中断”。第三方物流确实面临各种洗牌,在唯捷之前,云鸟、驹马早已倒下。这两年经济萎靡,商流严重下滑,导致业务下滑,再加上城配业务模式本身成本、规模限制,资本预期达不到纷纷选择退场,资金链断裂成为必然。
同样静悄悄陨落的环保包装企业一撕得,则暴露出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拉链式纸箱”创意让一撕得成为明星公司,2015年和2017年,一撕得分别完成天使轮和A轮融资。其主打的环保拉链纸箱虽符合绿色物流趋势,但过高的生产成本(单价是普通纸箱的3-5倍)与可复制的技术模式,在消费降级的时代,市场选择的天平已明显向效率提升倾斜。单点技术创新难以撬动行业惯性,中小创新企业若无法在某个细分环节建立技术壁垒,与市场需求形成双向选择,就难以逃脱被整合的命运。
这场淘汰赛的背后,是行业对效率、成本、可持续性的重新审视。这些企业的倒下也警示创业者要平衡创新与市场需求,避免过度依赖资本,未来的赢家,必将是那些将技术创新深植于成本结构与运营效率,同时保持对市场需求敏锐触觉的企业。
03
货代行业暴雷潮
近些年货代市场的行情变化太快,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震荡。进入2024年,深圳、广州、宁波、上海多地货代公司接连曝出卷款跑路事件。据业内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因“暴雷”而倒闭的货代企业数量已超过了七八十家。
连续不断的货代暴雷事件的背后,究其原因,包括市场过度竞争、成本上升、资金链问题、数字化转型不足,还有全球经济形势和贸易政策等外部因素变化。
从2020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国际货代行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大量货代企业应运而生,但随着疫情逐渐结束,国际货代市场的增速也开始逐渐放缓。市场供过于求,在残酷的竞争中,“低价”、“放账”等手段的竞争风险直接导致供应链断裂。另一方面,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成了暴雷的导火索。2024年以来,多条航线的海运费显著上涨、各国海关查验率攀升以及充满不确定性的关税政策,进一步加大了货代行业面临的挑战。如今,随着特朗普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等政策的实施,可见货代企业2025年的日子也不好过。
但在暴雷潮的阵痛中,行业也正加速分化。头部企业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中外运深化改革创新,开拓国际市场,顺丰整合货代与航空资源,京东物流则打通海外仓与干线运输,最大限度提高运营效率、发挥战略优势。中小型企业则转向细分市场深耕,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是生存之道。如专注中东专线、冷链物流等领域,针对快速配送需求或温控运输等要求,设计出符合行业特点的服务模式,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随着行业的整合和洗牌,未来的货运市场可能会更加集中,卖家们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物流格局,以确保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04
国进民退,重塑行业格局
在一众倒闭破产的案例中,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通过引入国资的手段得以保全性命。这类企业不同于普通的破产倒闭,他们通过破产重整而自救。这个曾经由民营资本主导的战场,正在上演国企重整、资本洗牌的大戏。
例如,河南省财政厅正式成为新宁物流实控人;陆港物流破产重整自救,迎来国资背景的投资人入主;更早的“鲜易冷链系”等十五家公司破产重整,深圳国资入主。对于许多深陷亏损困境的企业而言,选择国资接盘,不仅可以解决企业当下的资金短缺问题,后续,在国资控股的背景下,将更有利于提升持续经营能力。
其实,国有资本涌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早已开始。物流行业典型的便是几家快递巨头携手地方政府自建自营快递航空枢纽,顺丰之鄂州、中通之长沙、圆通之嘉兴、京东之南通、邮政之南京、菜鸟入股国货航,这种"国有资本+民营机制+专业能力"的组合,正在打破传统的所有制界限,形成更具活力的生态系统。同时,国资接盘传统商超的现象也在全面爆发,我们熟知的红星美凯龙、红旗连锁、家乐福等知名传统商超具都引入国资转型。
大局势下,前有中国邮政,后有中国物流,随着中国数联物流信息集团的建立,物流“国家队”进入系统整合阶段,将促使整个物流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国企、央企抢占资本市场也将成为2025年的主流趋势。
国进民退的表象之下,隐藏着更深层次的产业重构逻辑。一方面,“国家队”能最大程度调动核心资产、撬动多方巨头资源,推动整个行业新格局的到来,让中国物流走向全球。另一方面,混合所有制改革催生新型竞合关系。这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而是基于国家战略与市场规律的双重选择。未来的物流竞争,将不再是企业间的单打独斗,而是生态体系的能力比拼。在这个过程中,谁能更快完成角色定位,谁就能在重构的产业格局中赢得先机。
05
结语
国内一批物流企业相继倒下,国外更是哀嚎遍野,UPS、FedEx、德迅、Uber Freight、DB Cargo等巨头举起裁员大旗,在当下国内外物流市场剧烈震荡的环境中,我们看到了诸多复杂的局面。经济疲软、市场收缩、资本退潮、技术革新、成本控制,每一个细小的转变都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市场竞争永远是残酷的,辩证的看,逝去企业的教训与存活者的经验,更能映射出新竞争时代的生存法则。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物流企业如何顺应变化,抱紧商流,灵活策略调整,达到用最低成本实现最高效流通的物流本质才是最关键的。
来源/物流指闻(ID:wuliuzhiwen)
作者/初一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