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热潮下,中国企业的真正优势是什么?
2025-10-24
你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给天意。
2025-10-10
这场致敬,是一次跨越千年的回应,更是一个温暖未来的开始。愿每一份丰收都能安稳归仓,愿每一位奔波在路上的“摆渡人”,都能被看见、被铭记、被温暖。
2025-09-23
在推进投资布局的同时,积极开展团队激励。一边是全球网络加速拓展,一边是稳健出租率经营。京东产发是如何做到的?
2025-09-23
蜜雪冰城的未来样子:西斯科+可口可乐的巨兽?
来源/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
作者/余 亮
编辑/龚 正
每逢换季,茶饮们多会拼命推新品。上半年,古茗推出52款,平均1周两款,沪上阿姨更是高达136款,相当于每周5.2款。
蜜雪冰城跟它们比起来,像一只躺平的懒猫。可查的新品,仅有山楂、蓝莓系列饮品、龙井系列茶饮、香芋冰淇淋。
而真正充当担当门面的,还是那几个老面孔:冰鲜柠檬水、新鲜冰淇淋、茉莉奶绿、珍珠奶茶和棒打大鲜橙。
10月1日,蜜雪冰城剑走偏锋,直接不卷现制茶饮了,而是另辟一个第三战场——鲜啤。它花2.97亿收购了郑州福鹿家,一个拥有万吨级自建精酿鲜啤工厂的公司,主打8元低价鲜啤。最关键的是,福鹿家实控人田海霞,是蜜雪冰城CEO张红甫的老婆,收购美滋滋。当然这笔交易宣称,做了相关合规操作。
如今,蜜雪冰城已经初步建成了“糖、奶、茶、咖、果、粮、料”等7大原料供应链,此刻又加上了第8个家族成员——鲜啤。
蜜雪冰城的这套供应链+数万家雪王IP门店,如果放到国际上看,它正在活成“美国西斯科+可口可乐”两大国际巨头的结合巨兽。目前它的零售额(2024),还只排在全球第72位。鲜啤若做成,全球职场上升通道,将继续为雪王大开。
依靠供应链做生意当然也并非毫无危机。以柠檬水为例,即便雪王的柠檬的供应链已如此强大,今年仍然受天候减产影响,部分门店断供了,上涨的成本侵蚀利润。
本文回答三个问题:
1、蜜雪冰城为何懒于开发太多新品?
2、蜜雪冰城为何要搞鲜啤?
3、蜜雪冰城的未来样子:西斯科+可口可乐的巨兽?
01
蜜雪冰城,为何懒于开发太多新品?
在四川盆地中部,资阳市下面有一个名叫安岳县的地方,是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的故乡,如今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柠檬产地,产量占到全国80%。有“中国柠檬看安岳”之说。
而在几千公里外的北上广,4元一杯的柠檬水是许多坐班族的“平价水替”。据蜜雪冰城发布,2024年,柠檬水卖了11亿杯以上。
“雪王”平均会在每个塑料杯里放入40克的柠檬片,一年就会消耗11万吨以上的柠檬,在2023年,这个消耗量约占同年安岳县产柠檬的四分之一强。
柠檬水,成了雪王庞大生意的支柱之一。这款水,几乎不需要做什么用户教育,见名就能达意,现场简易鲜切,4元一杯、比便利店的瓶装茶饮还要便宜2元,它把所有大众都看得懂的操作,全部集中在一款水上,没有不爆的道理。
然而,一颗柠檬撬动了雪王的生意,一定程度上雪王也在被柠檬裹挟。
为了稳定供货来源和切入上游价格市场,蜜雪冰城自2020年起,就先后在安岳和重庆潼南(中国三大柠檬产地之一)进行柠檬相关的投资,收购原果,然后再加工。
据披露,自2020年起,蜜雪冰城在这两地总投资10亿元,建成两座现代化柠檬加工厂,截至2024年,全年鲜果产能达10万吨以上。
单从数字上看,这10万吨产能已经追上了蜜雪冰城2023年全年柠檬销量(11万吨),但就在今年夏天,蜜雪冰城的柠檬水却传出在杭州、广东多地出现断供,要想获得柠檬,店铺需要抢。有店铺因为抢不到,导致日流水下降30%。

图 | 画面来自《九派新闻》
背后原因就是席卷全球的黄柠檬供应链危机。受气候影响,南欧、南美以及国内的安岳等地,今年柠檬产量减少,价格却一路狂飙。
据央视报道,安岳等产地,今年柠檬普遍减产了30%-60%。清明节后每斤3.6元,到5月每斤5元,6月每斤7元多,且还在涨价通道中。
价格在涨,需求并没减少。除蜜雪冰城外(有一说:国内10杯柠檬水中,8杯来自蜜雪冰城),如今越来越多的现制茶饮企业,比如古茗、沪上阿姨,都在使用柠檬,只不过品种有区别,比如不使用蜜雪冰城用的黄柠檬,而是香水柠檬。四川有果业公司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称,受行业需求影响,发货量今年比去年增长了70%。
抬升的价格,也让蜜雪冰城开始“心里发酸”。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蜜雪冰城单杯冰鲜柠檬水的毛利仅为0.6元左右。如果原料成本上涨,这点利润很容易被侵蚀。有蜜雪冰城加盟商就称,“现在卖的柠檬水都是请大家喝的。”

图 | 供应链一旦波动,柠檬水6毛钱毛利也会受影响?
可见,即便是蜜雪冰城的杀手锏“柠檬水”,未必就高枕无忧,稍微有点风吹草动,蜜雪冰城就会在这个单一品类的盈利中,陷入波动。
这种供应链掌控的脆弱性,也被根植在了蜜雪冰城的商业模式上。蜜雪冰城的商业模式是:低成本供应链+5万多家门店强势输出,走量、赚规模的钱,如果在供应链上做不到稳定和强大,则控制不了成本,很容易影响毛利。
以此类推,蜜雪冰城冒然开发其它新品,如果供应链基础没有打牢,要么在行情好时,就无法做到5万多家门店同时上新。而一旦消费量推高原料需求,又会面临上游价格变贵的冲击,这或许是蜜雪冰城不会轻易推出太多新品的原因之一。
蜜雪冰城,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
02
蜜雪冰城的下一站,鲜啤?
“从此以后,上班喝柠檬水,晚上喝鲜啤。”
10月1日,蜜雪冰城发布公告,以2.97亿元收购郑州福鹿家。这成为蜜雪冰城继蜜雪冰城、幸运咖之后的第三大品牌。
这一动作被舆论解读为:不直接在已经卷成红海的茶饮咖赛道叠buff,开始寻找新的成长领域。
有声音认为,蜜雪冰城的“懒”只是懒于战术,但勤于战略。
进军鲜啤,无疑是看中这块市场。国内鲜啤市场2021年市场规模只有500亿人民币,2025年有望突破千亿,年复合增长率达26%。
而国内新茶饮市场增速已经从前几年40%的增长率下滑到10%出头、现制咖啡市场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也被预测只有15%左右,增速明显放缓。
哪条赛道更有发展前景,企业总是跑在最前面。
此次收购对象,福鹿家总部就位于郑州市蜜雪冰城全球总部基地 ,基本上就是楼上楼下关系。福鹿家实控人田海霞,还是蜜雪冰城CEO张红甫的老婆。

为避免关联交易,蜜雪冰城称,做了相关合规处理。比如采取增资与股权受让组合方式,以2.97亿元获得53%股权,交易对价略高于评估区间上限,但符合市场惯例。同时,田海霞(蜜雪冰城CEO张红甫的配偶)作为福鹿家的实际控制人,在董事会决策时回避了表决。
福鹿家官网显示,旗下鲜啤福鹿家品牌始创于 2021 年,于 2023 年正式启动全国加盟业务,目前开店超过500家(也有报道指开了1000多家)。
蜜雪冰城发展福鹿家的思维,明显就是“雪王的复制”——供应链+产品低价+开拓连锁门店。
供应链上,福鹿家称拥有万吨级自建精酿鲜啤工厂。有精酿界业内人士称,这个产能在行业内属于中等规模,未来不排除随销售量增加产能。
产品低价上,主打10元以下价格。而在这之前,鲜啤价格普遍在10元以上。低价有望刺激市场增量和进行品牌心智教育。
连锁门店开辟上,蜜雪冰城的万店模式,已经提供了一条可参考的成熟路径。目前福鹿家加盟价格,市场公开信息为每店6万元起。
当然,这并不代表蜜雪冰城就完全能做好福鹿家。它的第二曲线——幸运咖,门店已超过8000家,但对复购欲强烈的一线城市打工人、所塑造出的品牌心智感,仍不如瑞幸乃至库迪,只能算国内第四大现磨咖啡连锁。
回到鲜啤,目前不缺区域性的连锁,如泰山原浆啤酒(覆盖山东等地,全国3000多家门店)、德伦堡精酿鲜啤(来自黑龙江大庆,全国1400门店)等,但缺少全国连锁有质感的品牌心智。蜜雪冰城此刻入局,无疑是个比较好的时间点。
当然,鲜啤市场是否就能成就全国打工人的“夜生活”,还需要观察,毕竟现在年轻人在酒精饮料上选择很多。同时,蜜雪冰城能否做好福鹿家,要看店铺成本与低价精酿的模型能否成立。
03
蜜雪冰城:西斯科+可口可乐的结合巨兽?
众所周知,蜜雪冰城是一个不靠收加盟费来赚钱的公司。加盟费形成的收入,只占到它业务总收入的2.6%,更多是靠向这5万多家门店销售食品和包装来赚钱。
负责雪王供应链中枢的,是一个名叫大咖国际的企业。2013年成立,蜜雪冰城门店相当于前端,大咖国际就是后端的“保障基地”。
据披露,大咖国际已经构建了糖、奶、茶、咖、果、粮、料七大饮品食材供应链体系,如果加上此次的鲜啤,将形成8大家庭成员。
这种业务模式,和美国的食品供应链公司西斯科(Sysco)有点像,是一种B2B。
西斯科成立于1969年,为近73万家客户地点——包括餐厅、饭店、医院和学校提供餐食,食品包括鲜冻肉、海鲜、家禽、蔬菜、水果、零食以及环保餐具厨房用品等。2024财年(截至2024年6月29日)实现了788.4亿美元的总收入,其中美国本土市场贡献了70.2%的份额。目前总市值376亿美元。
大咖国际主要给蜜雪冰城5万多家门店供货,但随着产能扩大,也开始像西斯科一样产能外溢,为其它餐饮企业供货,合作品牌就有老乡鸡,海底捞,如意馄饨,夸父炸串以及各类正餐的头部品牌。
如果蜜雪冰城供应链体系做得更大,完全在这块业务上,可以对标西斯科,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不过,蜜雪冰城与西斯科也有区别。西斯科在大众市场并无自己的终端门店,而蜜雪冰城则有自己的5万多家终端门店IP。
这种“供应链+5万多家终端IP门店”的打法,更类似于一种西斯科+可口可乐的结合体。
这种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路线,体现在两个方面:
对供应链的极致掌控,和未来向行业基础设施服务商转型的可能性;
在消费终端通过强大的品牌和渠道,将高性价比的标准化饮品进行海量铺开的销售力。
当然,蜜雪冰城虽然“懒到聪明”,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家常胜公司。
蜜雪冰城以性价比著称,这意味着它日后品牌和产品“向上突破”将十足困难。
饮品消费是一种潮流消费,蜜雪冰城产品尚不具备像可口可乐那样历经数十年,在全球长红的能力。蜜雪冰城推新品较少,不代表年轻人永远都会在这几个品类上永喝不腻,需要找到平衡。
另外随着国内门店越来越密,蜜雪冰城单店盈利难度上升,有消息称,蜜雪冰城已经将重心下沉到乡镇,而不是县城。
出海上,目前蜜雪冰城在海外开了4700多家店,原以为它会进一步加密门店,但最新的财报披露,它将运营策略已经从单纯拓店,改为精细化经营,可能海外门店发展遇到阶段性挑战,比如口味、单店模型、盈利能力。
时下,蜜雪冰城利润和毛利增长皆有放缓,与越开越多的店铺形成了对比,预示着它正在受上游供应链价格上涨影响。
雪王或许能在大众市场犯懒,但在供应链上,它的成本控制和稳定供给,并非稳于泰山。
总结来说,蜜雪冰城正处在“规模效率”与“增长瓶颈”的关键十字路口,它很强,但也有弱点。
来源/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
作者/余 亮
编辑/龚 正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扫描二维码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