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深刻:新零售开抢“小店”,跑马圈地千万别“圈”到自己!

物流指闻   |   来源: 懂懂笔记   |   2018-11-04   |   0 0

2017年中国在网上零售额为7.2万亿元,占整个社零总额(36.6万亿元)接近20%,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线下销售市场依然占据着80%的超高份额。当互联网巨头把目光转向增量市场——线下渠道时,“新零售”的风口开始汇聚各方势力,流量之战一触即发。

便利店是线下零售的重要入口,近期天猫、京东、苏宁等线上巨头,纷纷筹谋将线上流量与线下打通,新型便利店处处开花。包括新零售行业缺少抓手的腾讯,也传出默默扶持了自己的便利店代言人。

据多家媒体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便利蜂近期获腾讯与高瓴大笔投资,估值达到16亿美元(腾讯与高瓴分别持股8%)。据此计算,双方投资金额达到了2.56亿美元。

但是,线下便利店市场早已布局完成,本土传统连锁机构与711、罗森和全家等外资也都在发力下沉,新旧几股势能的碰撞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一、传统便利店遭遇冲击

全时在国内算是老品牌了,虽说比不上7-11、全家那样的国外大品牌,但价格亲民、物品齐全,也受到了顾客的青睐。

timg.jpg

“我们是老店,占据的地理位置挺好,挨着医院、学校,人流量挺大的。”地处北京市西城区的某全时便利店老员工江铭告诉懂懂笔记,“来我们店的主要是老客户。”

地理位置的优劣与便利店生意的好坏有着很大的关系,其次则是品牌、安全。江铭对于每天接待顾客、收银结账,以及加工食品、接货、验货、搬货、理货、清扫等等,每一个动作环节都熟练于心。但是今年五一开始,江铭也有些担忧了。

他发现自己店内的顾客在逐渐减少(每月营业额环比下滑),“这半年来我们店周围开了好几家别的便利店,还有不少公司办公楼里都装了无人售货机、无人货架,顾客被带走不少。”江铭擦拭着本已明亮的柜台,无奈地叹了口气。

如今传统便利店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再加上每日优鲜、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各种各样的新零售新业态新模式的融入,便利店市场竞争的已经不是最后一公里或是最后半小时,而是最后100米、最后10分钟了。

由于线上的流量已经接近饱和,各领域垂直电商也基本吃尽了红利,想要在所剩无几的线上市场获得流量很难,因此众多巨头这一年来纷纷在开辟线下流量新天地。

“旁边的新便利店工资高待遇好,有几位老同事已经跳槽过去了。”这些新开张的便利店品牌都会对员工提供各种补助,再加上更为方便、先进的购物模式,吸引了不少新顾客。

这让江铭略有些艳羡,他对懂懂笔记表示,“其实我也想过要不要和他们一起跳槽,或许去另一个平台会有更好的发展,但是一想到自己要再从头做起,就又有点不甘心。”

新事物总是那么的诱惑勾人,但是新事物的背后也代表了不确定性。江铭说,“我也不知道未来到底哪个连锁品牌‘寿命’会长一些,先走一步看一步吧。”虽然此刻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店压制了传统便利店的势头,但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新型零售模式,并非一帆风顺。

二、新型便利店有没有泡沫?

有媒体将2017年定义为新零售元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加持,新型态连锁便利店的风口也愈来愈热。为了及早在这个新零售“入口”抢夺一席之地,不少线上线下巨头都使出浑身解数,力求以最快速度把店铺布满一二线城市。

一方面,7-11、罗森等老派日资品牌开始自我革新;另一方面,便利蜂、全时等本土品牌加速扩张,而天猫、京东、苏宁电商巨头的参与,更让各方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据资料显示,从2017年初至今,有近百亿元资金涌入到便利连锁行业。尽管新零售市场尚未“守得云开见月明”,但便利店领域却提前迎来了竞争,且愈演愈烈。

2017年4月,京东宣布“百万京东便利店计划”,声称未来五年将在全国开设超过100万家京东便利店。刘强东更是宣布在2018年底,京东便利店要实现每天新开1000家门店的目标。

苏宁在2017年初发布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时就宣布:通过“租、建、并、购、联”等方式,3年内将门店扩张至2万家。其中“苏宁小店”计划三年时间开设5000家,2018年要新开设1500家。而迅速扩张的便利蜂,截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南京、天津、上海、廊坊等地新开门店也达到356家。

timg (1).jpg

开店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用户总量却是固定的,包括连锁经营方面的从业人员也是有限的。有的平台为了在快速时间内拥有更多的门店数量以及强大的运营团队,不惜花高价抢夺优势地段商铺,用重金招揽相关人员,甚至直接买下其他公司的部分业务。

以便利蜂为例,在急速扩张门店数量的同时,先后买断了北京7-11鲜食合作工厂呀咪呀咪,收购了无人便利店领蛙,推出了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单车项目……一系列的“大手笔”让人叹为观止。

便利蜂提出要搭建一个科技型便利店,但是产品研发、信息系统、仓储配送等强大的中后台体系也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可以预见市场扩张的同时,企业的海量资金也在不断投入。

虽说分布广泛、设备先进、食品保障、货品纷繁是会给便利店带来更大的流量和客户,但是一个连锁品牌如果大规模的投入,以便利店那一点儿微薄的利润,得恐怕要很久时间才能收回投资。这些连锁品牌背后的投资方、管理方,图谋的究竟是什么?

从现实来看,目前便利店行业发展并不是很乐观。7月31日北京邻家便利的168家门店陆续关闭;随后131便利店也被爆出资金链断裂。数据证明,国内便利店行业已经存在饱和甚至过热的情况,那么在这个趋势下,不计成本地大肆扩张门店数量,是不是一个明智之举?是否会存在重复建设投资的问题?

三、跑马圈地千万别“圈”到自己

据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显示,整体上,2017年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整体波动较小,便利店行业仅仅是发展趋势与未来市场潜力被看好。而在便利店门店分项指标中,店租、水电、人工费用等方面存在突出的困扰,店租与人工成本始终是影响门店可持续运营的两大最重要因素。

timg (3).jpg

在不计成本扩张的同时,新模式的便利店能否对线上形成导流、将线下流量引入线上,或者是打通线上和线下的应用场景,目前都很难说。

根据苏宁易购曾经发布的公告显示,苏宁小店在2017年营收为771万元,亏损1493万元;2018年前7个月营收为1.43亿元,亏损高达2.96亿元,债务为6.53亿元。

至于京东,刘强东曾经提出的五年开设一百万家便利店。然而这100万家店至今还没有铺开来,反而是门店倒闭的信息接踵而至。至于仍处在烧钱阶段的便利蜂,其年底在上海和南京新增100家门店的目标似乎也缥缈不定。

新型便利店与传统小店相比具备相一定的优势,相比夫妻小店和传统小商超,更加便利也更受到90后、00后的追捧,但一个行业的发展和落地,绝不仅仅是依靠无限扩张、优惠不止就能维持良性运转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要落在用户体验上。

现在多少互联网巨头为了大肆抢夺用户导致项目虎头蛇尾,最终还是因无法盈利而导致线下门店关门退市。或许在资本市场看来,现在是新型便利店的入场的绝佳时机,但是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跑马圈地,最终很可能是“圈”住了自己,让臆想的商业憧憬,在现实迎来遭遇一记重击。

有业内人士表示:电商平台蜂拥入局线下便利店的模式并不新奇,而且这类模式在没有经过实际验证时,容易形成“大跃进”式的无脑增长。

近两年的风口很多,但是风一停猪就掉一地的景象也不少见。从千团大战、O2O,到各类共享项目,哪一个风口不是在疯狂狂奔后,哀鸿遍地化为一地鸡毛。

四、结束语

可以说,预见有价值的风口是很重要,提前进行投资布局也无可厚非。未来发展具有特色的优势的连锁门店是一个大方向,但是切记不可盲目助推风力甚至制造风口,往往过热的风口背后都是虚无的泡沫,真正有远见的布局是通过信息化夯实内功,融合全渠道应用场景,构造线上线下打通、前端后端融合的情景,以全供应链贯通、全渠道销售、全链路服务掌握用户数据,最终实现提升顾客体验的目标。如果没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其他都是妄谈。

来源/懂懂笔记

作者/懂懂本尊

物流指闻整理发布

* 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物流指闻立场。转载此文章需经作者同意,同时注明作者姓名及来源。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

0

0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物流指闻微信公众平台
更多深度策划、最新资讯、行业报告、现场视频,欢迎在微信中搜索“物流指闻”,或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将行业收录指尖。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

汉森供应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00208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