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发生剧烈变革的一年。无论是跨境电商平台的全托管、半托管模式带来的行业剧烈震荡和格局变化;还是空海运市场阶段性的运力紧张以及行业生态位和资源位的变化;亦或是海外仓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海外最后一公里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5-01-07一家货运企业如何成为“时间的朋友”?
2025-01-06促进供应链降本提质:万纬物流持续提升产品与服务能力
2025-01-06买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也有补贴了!顺丰一站式全链路服务简单又省心
2025-01-03疫后农产品流通企业发展建议——抓政策、强信息、重延链
大循环、双循环,农产品流通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面对农产品流通,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哪些政策?
在农产品上行中,阿里、拼多多等平台带来了哪些价值?
为什么说不认同我们国家物流成本偏高的观点?
农产品流通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疫情之后农产品流通体系如何重构?
企业家、经营者、创业者从中可以把握哪些机会?
2020年9月25日,由物流指闻主办的“2020生鲜供应链总裁峰会”在上海开幕,来自资本、物流企业、行业研究者等众多领域的参会嘉宾展开思维碰撞。国家发改委助理研究员、博士刘伟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思考与总结。从宏观形势,到具体案例,从突出问题,到机会趋势,均给出详实观点。物流指闻整理如下,供行业参考:
以下为演讲速记(有删减整理):
我今天的分享四个部分:
第一,分析国内农产品流通面临的形势机遇。
第二,当前疫情之后农产品流通面临的突出问题。
第三,对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重构的简单思考。
第四,今天来了很多企业家、很多生鲜农产品领域的实践者,我就从参与国家政策制订、参与行业管理部门的决策参考方面的一些感受,结合企业发展给大家提一点不太成熟的建议。
01
宏观形势
2020年是新世纪里非常特殊的年份,2003天的非典开启了电商的新时代,2020年疫情阻断了正常的全球人员交往,以及全国的商流、物流特别是客流。2020年对于中国来讲,是重构中国流通体系的新纪元。特别是农产品流通体系,2020年是非常重大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年。
今年,大家听的比较多的是“双循环”,其实“双循环”从提出到最后确定为未来中长期的发展战略,也经历了几个阶段。我们讲大循环、双循环,怎么才能循环?从生产端、种植端到消费端,流通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也就是说流通将成为连接生产和消费,成为构建双循环的核心载体。
关于流通、物流,其实国家相关部委也有一些具体的政策在支持,比如说今年发改委出台的政策,我觉得第一第二条对农产品流通企业、从业人员来讲应该是实质性的利好。比如说产地冷库的农业用电,我们农业用电是2、3毛钱。如果说产地能够用把政策用好,节省大笔费用是没问题的。再比如,国家骨干物流基地有一些专项的资金的支持,今年首批的17家已经有很多项目拿到国家专项的补贴,在十四五期间这项工作还会持续的推进,所以在座的一些企业将来也会搭上我们的政策便车。
宏观形势这一块,我把全国的物流整体形势做一个简单的汇报。总体来看,我们国家的物流业增速,无论供应链还是物流总额,总体来讲每年在5%、6%的增速,应该说跟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速是相似的。当然,物流的从业人员很喜欢关注一个指标,那就是物流总费用与GDP比例的关系。我们国家现在降到14%左右,欧美日本可能是在10%左右,但是我不太认同我们国家的物流成本偏高,因为欧美跟日本这些国家都不太一样,他们已经是服务型的产业体系,我们的重化工业占比较高,比如说像煤炭一年几十亿吨的运量,它其实附加值是很低的,物流成本可能就占到20%左右,所以物流成本高是产业结构的问题。但是在很多领域,特别是公路运输,我们的成本不能说是最低的,但是是有绝对竞争力的。
谈到农产品流通,谈到生鲜,我觉得离不开快递的支持,物流领域增速最快的是快递市场,前几年的时候都是50%左右的增速,2014年我们成为全球第一的快递大国,2019年我们的快递量是600多亿件,占了全球60%的份额,也就是说我们国家的快递量已经超过了全球的一半以上。邮政快递数据保密没有公开,四通一达加上顺丰加上邮政快递已经占到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这一轮快递企业规模化、网络化的运作中,快递业的集中度已经非常高了,是电商发展的基石。
当然,农产品流通也离不开电商渠道的发力。包括天猫、拼多多,在这一轮农产品流通体系重构中,在农产品上行方面,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角色。我们网络零售规模占了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25%左右,差不多四分之一,再过个十年左右可能占到一半的份额。在农产品上行领域,电商平台其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看拼多多,去年拼多多的农产品上行量已经占到了10%的份额。举个例子百香果,百香果是小众的水果,可能全国只有两万亩左右,拼多多在广西已经做到了20多万亩,变成大众消费的全国知名度比较高的水果。所以电商既在促进我们农产品上行,也在深刻改变我们产地端的种植、养殖的模式。
我们讲农产品流通,电商、快递这两驾马车将会在整个农产品体系重构里面发关键的作用。拼多多成长的起点,正好在我们快递成本高速下降的时间节点。快递是最典型的网络经济规模经济的实践者,快递的成本单价已经从7块钱已经降到了不到3块钱,降了一半之后对于农产品上行就有一个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02
突出问题
农产品流通面临的突出问题,我觉得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种植分散机械化水平低。
大家都是黄总的粉丝,黄总在抖音讲农业科技,我们的农业科技也很发达,只不过跟我们接触的比较少,比如说在东北、华北、新疆我们这些大宗农产品的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了,但是我们在农产品果蔬细分领域机械化程度非常低,而且组织分散,哪怕现在尝试农业合作社。
未来种植端就是要规模化,通过土地流转把前端的资源掌握在我们的手里,让农民成为产业工人,然后大力推进农业的机械化、工业化,农业的工业化是前端要做的。农业必须工业化、机械化,否则已经请不到工人了,这个是未来的趋势。
第二,流通无价值创造环节偏多。
是不是所有的商品种完生产完到消费者是最好的?我觉得农产品流通领域不一定。
我这里放了几张图,如果说我们在地里种一个西红柿,到终端消费者还是这个西红柿,看到的是无差别的西红柿,我觉得环节中间产生的小商贩、大商贩、批发市场这些环节是多余的。我们搞一些分级分选,高端化、品牌化,我们做一些加工,我们延伸产业链,延伸链条的同时并没有发生物理变化,而是适应了国内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升级,以及我们国家不同消费群体对产品的需求,我们叫个性化的需求满足,流通环节就创造了价值。
还有品控差、品牌化差,这个是我们特别头疼的。大家也在拼多多有体验,我今天可能买了一件还不错,明天买了一件又很差,这种体验跟京东、盒马的体验差太多了,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源头没有告诉消费者是什么样的品质。如果说告诉消费者是便宜的低品质的,是有这样的群体会消费的。一定要对农产品分级,哪怕做有机的也不能不分级、不分品类、不打品牌。
我觉得这个是目前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当然也是行业的共性问题。
03
行业趋势
疫情之后我们农产品流通体系如何重构,我觉得要把握几个趋势。
今年对我来讲消费理念发生很大变化,原来我是去批发市场买菜,今年北京第二轮疫情之后加速了北京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升级和淘汰。我住的还是西城区的,周边两个大的农贸市场都关了,有一个直接拆掉了,我找一个替代者,我手机下了很多APP,本来生活、盒马,还有最近增速比较快的美团买菜,这些已经成为我购物的主要方式,美团买菜是非常便捷的,半个小时就已经送达了。疫情之后,对于中国大城市一线城市消费理念会带来变化,今年做农产品终端电商增速应该非常快的。
第二、未来如果有8亿人在城市,6亿人在百万人口的城市,我们就有了非常强大的居住密度,就具备搞农产品终端外卖、直送的基础,就会有网络规模密度经济效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还会保持20%的增速,无论是做传统、实体的还有线上的,我觉得应该把握这个趋势:未来网络化的问题。
第三、新业态新模式的变化。智能手机是这一轮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发展的驱动者,未来5G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直播购物,对这些商业模式还会有更大的冲击,比如说快手号称中国第四大电商平台了,所以未来不敢说市场已经固定了,但是未来还会有新的搅局者新的一些商业业态出现。
第四,政策支持和数字经济。未来可以看见的是,农村的基础设施改善,土地流转的规模化趋势。包括数字经济在十四五规划里面肯定会有重要的篇章、专题来进行论述。其实传统企业、现代企业都要进行这种数字化的升级改造。
对疫后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我也简单的做了一个图,从源头端和产地的组织中心到销地,我觉得流通体系会做一些重构,特别是从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我觉得对他的冲击会非常的巨大。种植端未来的趋势也会成为一些农场主、农庄主,但是会以一些通过土地流转的企业主导。
产地端未来进行规模化、个性化的种植。在流通的第一公里,我们会把库建到菜园的旁边、果园的旁边,搞一些区域性的农产品的组织中心,结合县域的电商产业园来打造,以地级市为载体,以农业强县为载体。通过地方主导,搞一个农产品产地的组织中心,硬件包括几个方面,预处理中心、快递的分拣线、保鲜库、电商的孵化中心,这样一个基础硬件系统搭建起来。政府在里面扮演什么角色?提供土地,引导周边几个强县的农产品在这里集聚,通过我的生态进行规模化运作,这会需要一些服务型的企业赋能,比如说平台企业如淘宝、拼多多、快手、抖音这些平台。
未来在产地会形成一些大B,主要是做某一两个品类的大B,他可能是基于某个区域的,但是他的产品面向全国的高中低各种平台、各种客户,比如说高端的输送给七鲜、盒马,有机的给海底捞进行供货。这跟我们物流模式很像,我们传统的物流都在物流园区,我们每个地方都形成小霸王,小霸王越来越小,我们看公路物流这几年不太景气的,特别是做公路港、公路物流园的这些业态,其实在面临了很大挑战,他的货被快递发展为化整为零了,很多时候都不去公共型的物流园区了。所以我觉得产地里面会形成大B加这种分级,满足不同的消费层级,然后再通过快递为主的流通体系面向全国进行辐射。
到了终端怎么做?比如说高端的,可能是冷链航空运输,服务于新零售;大众消费的可能直接通过平台电商+快递就到了终端消费者,未来销地的体系架构就把主要的中转型的批发市场Pass了。在销地搞一些智能的云仓,有一些货我可能提前到智能云仓里面做一个前置仓,服务于本来生活这些连锁经营商超的企业。在产地还会形成规模化组织的中央厨房,我觉得应该是平台型的,比如说海底捞打造一个中央厨房,可能一家企业的业务量支撑不了打造一两百亩的中央厨房,但是未来可以为其他的企业做加工等等。未来中央厨房的模式会发展,而且发展的前景很大,变成公共服务型的平台,然后未来政府会有用地方面的政策支持。
商业模式并不是新的,其实我们在很多地方调研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一些在实践了,重庆秀山县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模式,大家可能不太知道这个地方,我给大家看一下地图,其实重庆市的面积其实是一个省的概念,它的面积跟江苏省的面积差不多。
秀山县在武陵山区,是国家级的贫困县。这样的贫困县把电商物流作为主导产业,而且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并且实现了3块钱发全国,这个是它公共的所谓的云仓,把全国卖东西的一些货存在云仓里面。这个是一些场景,我放了几个图片,其实它不仅仅是做农产品的,食品、商品大部分都是在这里出的,在拼多多淘宝做的特别火的。在产地来讲,一个县或者是一个地级市,出几亿搞一个公共服务性平台,其实政府意愿很强的。
这也是我去年在山东调研,家家悦是山东省最大的连锁经营企业,其实它的模式就是做了这样的中央厨房,做了农产品的加工流通中心,一方面跟种植户合作做订单农业,第二方面把农产品收购过来做一些加工,做满足居民消费的小包装,它也供一些学校,未来农产品的中央厨房是可以做的,服务不同消费群体,低端的或者是大众消费的小包装,满足小b餐饮和学校,通过量贩式的模式,减少用人成本,因为未来最贵的是人工成本。山东这家企业还自己创了鲅鱼馅的水饺,也供盒马、七鲜,也就是说在食品领域它打造了自己的品牌。
04
三个建议
今天来的都是很多一线的企业家、经理人,我想跟你们做一个分享:第一,抓政策;第二,强信息;第三,重延链。
企业很多时候都在埋头走路,都在想商业模式怎么创新,其实我们的政策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产地要土地流转企业手里到农业合作社,还是在产地搞一些公共型的服务平台。比如说阿里能够跟快递在一个地方,把地级市的农产品在这儿进行赋能,搞一个公共型的平台,让政府出一些资本和地,我觉得政府都会有很强的意愿,因为是解决的民生问题。这些都是要琢磨的,包括中央厨房也有专业的支持,包括快递的补贴,政府给你补贴其实是很容易的,关键是你怎么把不同的企业做联合赋能,来给政府解决农产品卖果难、卖菜难的问题。
第二,信息科技的赋能。无论是实体的还是电商平台的,前7个月受疫情影响很大。8、9月份业务量没有正增长,我们就要做思考了,是不是信息化、智能化、商业模式有提升的空间?当然传统的餐饮还有不少的影响。但是我觉得对农产品流通企业来讲,服务于14亿人的内需没有外溢,还是有刚性的需求,所以我们的业务量如果还没有正增长,其实就要有一定的危机感,是不是我们的科技赋能不够,是不是我们的平台对新零售、新商业的对接不够,可能要做一些这方面的思考。
第三,延伸我们的产业链、服务链,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有价值创造的空间,它不像工业品,我生产一瓶矿泉水,终端消费者肯定是矿泉水,农产品在流通的过程中进行分级,会打造品牌,会满足不同类型需求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所以我们要想怎么去控制产地,怎么去保证品质。我们有了这么多产地资源之后,也要进行横向的发展。同时,也一定要注重品牌的维护。我在APP里面就下了一次单,买了鱼,这个鱼送过来是死鱼,后来我就把APP卸载了,我原来使用频次很高的,获取一个客户的成本代价很大,丢失客户往往就是因为品质的问题。我觉得在品质这一块,可以做低端的,可以不打品牌,但是做高端、终端的,一定要有品质的保证。
来源/物流指闻(ID:wuliuzhiwen)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