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大航和快递系又会有什么样的交集和竞争?
2024-12-25联邦快递(FedEx)表示,计划将其联邦快递货运部门(FedEx Freight)分拆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以简化这家包裹巨头的业务。但这一举措能否让联邦快递更好地面对诸多挑战,包括包裹需求下降、挽回流失业务、加注竞争筹码等。
2024-12-24“送大象找对象”、“送锦鲤”、“送熊猫回家”,这次顺丰卖了个萌,秀了一把硬实力。
2024-12-24电商生态下的黑产、怨气,在陆续公之于众
2024-12-24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不断有快递公司把脚探到了零售领域
电商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快递行业的发展,随着竞争逐渐激烈和对电商的依赖有增无减,快递行业也迎来了两方面的考验。
一方面,激烈的竞争导致了价格战,企业盈利越来越低。目前我国各种快递公司总量已经超过8000家,而与不断扩大的规模相对的是利润不断地降低。2016年,国内快递行业平均单价仅为12.7元,远远低于2007年的28.5元。根据中金公司的数据,快递行业的毛利率已从2007年的30%降至目前的5%。
另一方面,快递行业发展受限于电商。多数快递公司对电商的依赖太大,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目前网络购物所产生的快件量占中国快递业务总量的60%以上,部分快递公司网购件占比甚至超过80%。对电商的依赖太大也限制了快递公司的发展。同时,电商增速正在放缓,快递行业的空间也逐渐看到了边界。
所以,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不断有快递公司把脚探到了零售领域。实际上,很早以前就有快递企业涉足零售业务,却也是浅尝辄止。随着快递行业的竞争日渐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问题出现,这种跨界似乎成了潮流,尤其以巨头最为积极。
一、愈挫愈勇的顺丰
对零售业务的探索,顺丰可以算得上是勇士了。早在2009年,顺丰便已开始试水零售业务,借着节日,向顾客推售节日食品,竟然也小有成绩。于是顺丰就放开了胆,2011年便直接开出了20家“顺丰便利店”,而后一年,顺丰开始运营生鲜电商“顺丰优选”,但是都没有明显成效。
2014年,顺丰又花重资打造了线下便利店“嘿客”,其主要提供了收发快递、虚拟购物、团购、试衣间、洗衣、家电维修等多项业务。“嘿客”比之前的模式还要重一些,但也是无疾而终,甚至亏损了16亿元。
2016年,“嘿客”更名为“顺丰优选”,与线上平台同名。踩着2017年的尾巴,借着无人货架的东风,顺丰推出了“丰e足食”。顺丰在零售电商这条路上似乎越挫越勇,志在必得。
二、踩着顺丰脚步的圆通
为何说圆通踩着顺丰的脚步呢,因为圆通的布局总是慢顺丰一步,但是又没有多大的创新。所以顺丰走过的坑,圆通也会挨个走过。
2014年的愚人节,圆通也上线了自己的电商平台“一城一品”,经营从原产地直采的农产品、各地特产,很快也夭折了。“一城一品”就像是跟大家开了个玩笑,然后又匆忙离开了。
去年7月,圆通开始把快递配送点“妈妈驿站”升级成了便利店“妈妈菁选”。出售鱼禽蛋肉、果蔬乳品、粮油米面、零食饮料和个护家用品等约600个品类的商品,同时还为社区居民提供快件、家政、干洗、家电维修等代收寄递服务。这样看来,似乎跟“嘿客”有点像,所以也有人认为“妈妈菁选”会走上“嘿客”一样的结局。
三、以合作为主的韵达
相对于同行的莽撞,韵达显得更加小心谨慎,主要还是以合作为主。
2014年8月,韵达与大连太阳系连锁便利店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而后,2015年又与浙江十足便利店、上海良友便利等连锁品牌达成了合作。便利店成为韵达的收发点,而韵达也可以为便利店提供配送服务。这本是一个增加业务的方法,但是现在也没有消息了。
2015年2月,韵达上线了“优递爱”跨境电商平台。试图通过进口商品形成优势,但最后也缩回了国内。现在来看,“优递爱”虽然推出了多种品类的商品,但是只有生鲜受到欢迎,而生鲜也大多是国内各地特产。跨境电商平台已成为一个噱头了。
四、以服务供应链为主的百世
2015年,百世推出快消品B2B平台“百世店加”,为全国600万零售终端供一站式进货、配送、增值接入、经营指导等服务。与此同时,百世也在拓展自己的便利店。2016年,百世收购成都wowo连锁便利店,同时推出百世邻里项目,整合便利店资源。
百世的模式特点是,将B2B平台与便利店业务深度结合,一来,可以收取门店加盟费、装修费和保证金;二来,通过加盟店的快递运输,可以促进百世店加的业务发展。效果又如何?从官网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百世店加分别营收为5.45亿元和7.985亿元,收入相当可观,但对于盈利问题,百世也是避而不谈。
除了以上四家企业,中通投资了小麦公社、助力阿里新零售业务;申通斥资2亿元打造了O2O模式的“巨贤百味”品牌实体店;中国邮政多年间在各地试水过便利店,也上线了电商平台“邮乐购”……快递企业进军零售行业俨然成为了一种现象,各企业都在其中投入了不少心血,但是都没有形成盈利点。难盈利仿佛成为了快递行业布局零售业务的魔咒。
五、快递行业与零售行业五行相克?
快递公司们进军零售领域本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一方面,可以增加盈利点。另一方面,可以摆脱对电商的绝对依赖。同时,由商流带动物流,可以将其物流设施变现。然而快递巨头纷纷折戟,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其一,定位不准,虽然名为零售,但还是以快递为主。以顺丰为例,虽然尝试过了很多次,做了很多调整,但还是没有找到零售的真谛。哪怕是开出了3000家的“嘿客”,依然是浓浓的快递模式。
其二,商品竞争力不足。在快递企业们的便利店周边,早就布满了各类门店,水果店、母婴用品店等细分领域的门店,也有社区超市、其他品牌的便利店。由于多数快递企业便利店门店较小,所以SKU一般在500左右,如顺丰优选经营商品数400-500个,“妈妈菁选”约有600种商品。这与其他细分领域的门店无法比较,更别说社区超市。一家成熟的便利店的SKU也远多于这个数量,一家7-11便利店就能提供2000多个的SKU。所以,无论是商品品类还是数量上,多数快递企业的便利店都没有足够的竞争力。
其三,缺乏人才。快递企业在物流方面人才众多,但是零售人才不足,一是电商运营人才,一是实体零售人才。零售不是搭建了平台或开起了门店就等着客户上门的事情,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需要有经验的人才来管理。实际上,快递企业的便利店很多采用加盟的形式,但大多数的店主并没有受过太多的培训,对于如何提高流量、转化率,如何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提高复购率等等问题,都没有经验,所以也有不少店主因没有相应的收益而选择退出。
同时,中国的便利店盈利低也是一个行业的痛点。与日本的便利店相比,中国的便利店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无论是规模、模式还是经验都还欠缺,更别说是顺丰、韵达等快递公司,跨界转型是要交学费的。
总的来说,快递行业对零售业务的尝试还比较初级,想要转亏为盈,打破盈利难的魔咒还需不断锤炼。
六、打破盈利难魔咒的三要素
对于快递企业来说,依赖电商的快递业务已经可以看到边界,退守快递的一亩三分地已经没有太大的未来。所以,打破盈利难的魔咒,势在必行。
为此,必须转变自己的思维,零售如果是快递企业谋求的另一片天地,那就必须与快递业务同等重要。零售与快递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将电商平台、门店、物流连成一体,然后从供应链、产品到服务进行优化,才能有更长足的发展。
首先,加强商品的选品能力和增加商品的多样性。商品品类和数量太少导致顾客没有太大的选择空间,对顾客的吸引力自然也就相对要弱。所以要增加商品的品类和数量,而且需要理性地扩增。对消费数据进行分析,对用户进行画像,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消费习惯,增加相应的商品,丰富了顾客的选择又不至于积压库存。与此同时,优化供应链,提供更优质、更优惠的商品也有助于提高便利店的竞争力,因为除了商品的品类和数量,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也是顾客非常关心的问题。
其次,打造差异化。除了通过商品的选品来打造门店特色以外,提供增值服务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虽然不少快递企业的便利店都增加了社区服务,但是与零售消费没有直接关系。以日本便利店为例,既有支付水电煤、税金等服务,也有就餐区、化妆室等功能,摆脱了单一的购物服务。
再者,引进以及培养人才。一方面,要引进经验丰富的人才,另一方面,对于加盟的店主,也应给予相应的培训,提高其货品管理、消费者社群运营等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物流是快递企业的优势。物流对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供应链的优化、仓储布局、配送都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快递企业能够看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保持优势、改善劣势,或许真的能成为新零售时代一个亮点。
来源/刘旷公众号
物流指闻整理发布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