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层走到董事长,他始终将员工视为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带领华航在2024年取得历史最佳营收
2025-01-20自2023年12月20日全面接任阿里三个集团CEO后,吴泳铭成为一号位已有一年多时间。这一年,吴泳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所有的子弹投入核心业务中。对于非核心业务,这位人狠话不多的阿里元老,则果断地进行了断舍离,哪怕是巨亏也要止损。
2025-01-17在光明村,老人养老有了底气,年轻人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孩子们也不用再当“留守儿童”。在宿迁这座苏北小城,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了自己的好时候。
2025-01-13专注于木质建筑的“金刚组”,是日本“工匠精神”的最佳代表。
2025-01-0611月9日至11日,2022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围绕“共建网络世界 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众多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发表了主题演讲。本文结合公开资料,为您呈现多位重量级嘉宾的演讲实录。
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01
始终扎根实体经济
张勇: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过去20年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浪潮席卷全球,中国作为积极拥抱数字化的先行者,建设数字经济的热潮全面兴起。
到去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近40%,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我们看到,数据已成为整个社会新的细胞,数字基础设施构成社会新的骨架,产业数字化成为社会运行新的肌理。
数字经济正越来越深地融入到经济、社会和人们每天的生活中。
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提到“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基本保障,而数字经济则是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渗透力最强的经济类型。
无论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都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产物。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的融合发展必将成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强劲动力。
伴随着数字化浪潮在过去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和演进,和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不断结合,阿里巴巴的发展,也经历了参与建设数字化的大流通、数字化的大物流、数字化的大计算,三个大的历史阶段。
在这里,也把我们多年实践中自己的总结、思考和大家分享。
首先,回顾互联网发展初期,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市场,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天然土壤,使得商贸服务业率先通过建设数字化的流通渠道,和终端客户或消费者直接连接,成为了中国数字经济早期高速成长的推动力量。
阿里巴巴的成长,就是受益于这样的时代机遇,受益于得天独厚的中国大市场的发展潜力。
通过建设数字化的商贸流通平台,一方面在需求侧连接着广大的中国消费者,一方面在供给侧连接着千万级的商家和多样化的服务生态。
今天无论在淘宝天猫,在阿里旗下新零售代表盒马,还是经过数字化全面改造后的大型超市大润发,都在用数字化的流通渠道、数字化的营销方式,去洞察和创造市场需求,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另一方面,通过需求侧的推动,不但能够创造供给,更能降低商家的流通成本,提升商业效率,推动、甚至倒逼供给侧的改革。
第二,数字化对实体经济的改变不仅发生在大流通领域,更广阔地融入到其他领域。
“大流通”的建设,也催生了如今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数字化的“大物流”体系。
物流体系关乎国计民生,既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又关联一二三各产业,特别在疫情等非常时刻更彰显其战略重要性。
物流通,则物资通,则生产可以持续,市场可以繁荣,生活可以安定。
过去十年来,中国的年快递包裹量从57亿件增长到1083亿件,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2021年全年的包裹量就占全球一半以上。这一切的背后,数字化的作用至关重要。
阿里巴巴集团的智慧物流平台菜鸟创立也近十年。十年来,从电子面单入手,首先实现了快递包裹的数字化,目前正走向物流要素的全面数字化进程。
数字化带来的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方式,再结合中国这个独特的消费和劳动力市场格局,成就了今天的高效快递网络。
这个网络也正在大踏步走向海外市场。目前,菜鸟在全球每个月有240多架包机用于干线运输,和全球超50个港口合作打通了智能清关系统,一张高质量的全球包裹网络正在成形。
第三,农业时代靠水利,工业时代靠电力,数字时代靠算力。
随着商贸流通的深入,物流的发展,数字化不仅改变了销售和营销,更延展到研发和制造等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领域,也能应用到城市和社会公共治理的方方面面中。
各行各业对数据的使用呈几何级数上升,计算正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通用能力,真正的云计算时代正在来临。
早在2017年,国家就提出工业互联网建设,数字技术开始推动更多的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通过对生产、设计与制造环节进行数字化重构,用大数据模型推演出最优流程,劳动力成本得以降低,产能和效率得以提升,传统产业焕发出全新活力。
阿里巴巴也参与到一系列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中。举例来说,宁波舟山港被誉为“全球第一港”,吞吐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背后和“数字强港”的理念密不可分。
基于阿里巴巴提供的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等技术服务,舟山梅山港自研了码头操作系统,打造“港口大脑”:包括港区内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堆场的智能协同调度、龙门吊装卸货的高精度定位、泊位预测等等。
根据船只停留时长、货物类型等数据,就能合理分配泊位,分析装卸在哪个堆场,甚至精准到放在哪个具体货位。单这一项,相当于为舟山梅山港每两年省出一个造价10亿的泊位。
以上这些实践和案例都说明了一点,数字经济可以和实体经济发生全方位的融合,这样的融合也能够让数字经济更普惠。
当前社会正步入新发展阶段,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就要让发展成果更普惠。
阿里巴巴集团始终在数字技术的普惠上不断努力,希望通过帮助更多产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享受数字化红利,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我们认为,这是阿里这样一家平台型企业创造社会价值的最佳方式。
2022年注定是历史上非常关键的一年。尽管气候变化、疫情反复、全球通胀等挑战仍在周围,但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种信心源于阿里自身发展目标和国家长期发展目标的高度契合,源于全社会对用数字技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高度共识。
阿里巴巴会始终扎根实体经济,积极参与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利用好数字技术,参与各行各业产业数字化的进程,服务广大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持续追求。
基于充分的共识和共同的相信,让我们坚定同行,共创美好数字未来。
02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
也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
徐雷:京东集团CEO
作为新型实体企业,京东充分发挥“以实助实”效能,依托“链网融合”新型基础设施,聚焦全面融入和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重点在供应链、技术服务、社会责任三个方面用功发力。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
企业作为经济细胞和市场主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支撑力量。
同时,伴随着新发展格局构建进程,也催生并形成了一批根植于实体经济、重视科技创新、并善于通过数字化手段升级传统产业链供应链的新型实体企业,成为加速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京东将持续依托“链网融合”,高效服务用户、行业和社会,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坚持不断创新,全力服务国家的长期发展!
03
以数字技术驱动发展的确定性,
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徐直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
回首过去的5年,恰好是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5年。
我们见证了全球5G用户数从0增长到今年底预计的10亿,中国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行业应用案例累计超过5万个,有力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2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使中国成为巨大的数字贸易体。
展望数字经济未来,持续开展数字技术创新、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并广泛应用,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将引来新的巨大变化。
我们期望,生命将更有质量,农业操作将更智能化,居住空间将更“懂”你,移动出行将更加智能低碳,城市更加宜居,企业更具韧性和高效,能源更绿更智能,数字空间更加可信。
为了实现这些愿望,华为推动定义并发展5.5G,F5.5G和Net5.5G网络技术创新,推动多样性计算架构创新,打造可靠数据存储底座和智能世界云底座,目的是让ICT基础设施的能力持续提升,同时更加绿色低碳,并且自身更加智能。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让数字技术有效使能千行百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战略方向。
如何让存在天然技术鸿沟的两者更高效、快速的融合,无论对于千行百业还是对于数字技术提供方,都是巨大挑战。
为解决这个问题,华为成立了一系列行业军团,如煤矿、政务一网通、轨道与机场、公路水运口岸、电力等,在纵向上缩短管理链条,让华为研发更直接了解行业客户需求,匹配最合适的技术;在横向上快速整合资源,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场景化解决方案。
通过军团模式,我们希望用一支专属队伍持续洞察一个行业、持续理解行业客户需求、持续识别客户问题、持续与伙伴一起打造满足行业客户需求且能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各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使我国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大量的实践让我们看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对ICT基础设施领域的创新投资将一如既往,华为军团模式将在持续探索中不断进步。
未来,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还将持续,在持续的不确定性中,数字经济有望继续成为相对确定的积极因素,让我们加强创新合作,共同建设好可信网络空间,让数字技术驱动发展的确定性,成为我们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有效力量,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繁荣发展。
过去三十多年,华为聚焦通信,持续投资研发和创新,与中国运营商一道,建成了全球最领先的移动网络和家庭宽带网络。
从2012年开始,华为全力投资云计算,使今天的华为云有能力成为数字世界的底座和使能器。
今天,我们围绕行业组建军团,与伙伴一起打造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期望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与伙伴一起,推动中国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迈上新台阶,实现全球领先。
04
中国的数字经济充满活力和竞争力
阿尔温德·克里希纳:IBM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很荣幸有机会参加今天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虽不能亲临现场,但我很高兴能够在此与您分享一些观点。
我们先从大背景来看:在全球范围内,我相信技术已经成为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
技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创新和扩展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IBM 专注于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变革性的企业技术——混合云和人工智能。
银行业为我的观点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例证。IBM的大型主机平台引领全球银行系统现代化数十年,仍在持续发展演进,为金融企业提供所需的关键及前沿技术创新。
通过为我们的银行客户在混合云中引入独特的人工智能和网络恢复能力,IBM将继续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创新和稳定贡献力量。
我们以共创的理念为出发点,希望与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和客户一同努力,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帮助他们应对最严峻的挑战。
下面分享我们在中国市场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创的两个领域: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我们正在运用IBM的技术和专长,通过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从碳中和路线规划、企业ESG合规战略到碳核算和碳评估,以及供应链管理和资产管理等产品,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
这也正好与IBM的自身目标相一致,即IBM公司到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在数字化转型领域,中国的数字经济充满活力和竞争力。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IBM 一直致力于支持中国各行各业促进创新并加速数字化转型,其中包含了银行、电信、人寿保险和汽车等行业排名前十的中国企业。
IBM与中国客户和合作伙伴为加速数字化转型所做的努力得到了中国政府部门和行业领导的广泛认可。我们非常珍视这些长期的合作关系,并致力于为中国的持续增长继续贡献力量。
尽管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但我们相信,创新、信任与合作将确保我们能够一起克服困难、砥砺前行,为中国和世界创造更加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我们期待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建共享数字未来。
04
其他企业家在此次大会上的分享
1.刘健: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
我国已经把数字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未来几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年增长率预计均超过10%,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以及产业转型和升级,都要向数字化这条主线靠拢。
开展数字化和产业升级,企业首先关注的是5G数字化应用的哪些场景能够真正产生高价值,头部企业这方面要加强示范引领。
全面推进数字化变革,单靠几个领军企业和头部企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跨行业、跨领域的多方协同,共建数字化新生态。
推广数字化还需要解决需求碎片化和产品方案规模化之间的矛盾,这样才能大规模复制推广。
2.瞿芳:小红书创始人
作为一款用户群体以年轻人为主的社交产品,每年开年的时候,小红书的核心管理层都要去到不同的城市,走到年轻人聚集的地方,然后假装一个身份进行调研,询问年轻人对小红书的看法。
公司一路走来,跟用户是分不开的。和用户在一起、走近用户是公司最重要的基因和传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年开年要做这件事情。
而且我们每年去不同城市走访以后,会有2到3天非常深入的探讨,公司很多战略都是跟着用户而来的。
“普通人帮助普通人”的生活分享社区,消费者和企业共同成就的品牌孵化地,以及共同打造相互守望的城市文化,这些都来源于亿万互联网用户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创造,也是我们在平台上感受到数字经济最大的魅力。
3.张朝阳:搜狐创始人
最近web3和元宇宙这些概念大火。我认为对待某一时间段特别火的概念要始终抱着狐疑的态度。
很多年轻人创业,有时候读了好多文章,里面有很多煽惑性的概念,但是人不能靠读文章决定决定。
短时间内,有时候要比较矜持一点,要时刻把握用户,看用户在干什么。
对于当前互联网发展,我觉得没有瓶颈,发展挺好的。很多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不要说事务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会有什么,可能就是没有瓶颈。我们目前仍处于第三次巨大的信息革命浪潮当中,发展得非常好。
4.陶琳:特斯拉全球副总裁
技术的发展和演进,归根结底,它的目标是一样的,第一是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加好,让大家的效率进一步提升;再一个,就是不断地把人类的时间运用到更加有效的事情上面去。
我们看工业革命、蒸汽机,包括后来的互联网技术,它大量地把人类从一些比较简单、重复甚至危险的工作当中解脱出来,这样人类就可以把自己的时间、精力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很多人会担心这些技术的演进会不会代替一部分人的工作,会让这些工作机会被剥夺或者怎么样。
其实所有的技术演变都证明了,每一次技术的进步,只会催生我们人类进到下一个更高的阶段,会有更适合人类的智慧去做的职位出现,而被替代的都是一些对我们的精力消耗大过于创新的工作岗位。
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