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价格战”走到临界点,新的发展趋势加速呈现。
2024-11-19下一步,京东物流会花更多精力聚焦增长,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
2024-11-1816年,“双11”见证中国快递物流变迁
2024-11-13进博会对货车和驾驶员有何要求?听听亲历司机怎么说
2024-11-07物流循环包装行业如何“为地球创新”
来源/物流指闻(ID:wuliuzhiwen)
作者/俞逸
物流包装行业逻辑变了,它正在从粗放走向精细,从价格战走向价值创造,单一的竞争方式已经不合时宜。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独角兽企业跻身物流技术领域,资本赋能下的新能源卡车、物流循环包装等物流装备领域正成为下一个爆发点。公开数据显示,目前物流领域循环包装的渗透率仅为5%左右,待开发的市场空间非常大。
在工业数字化转型、供应链绿色低碳大幅推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将包装治理纳入企业碳中和目标以及绿色供应链“降本与降碳”计划,包装行业也正在生长出更有平台思维并且深植于供应链的全新物种。
箱箱共用CEO廖清新在3月3日全球物流技术大会“资本与创新驱动力”论坛表示:物流循环包装产业正处在第一和第二引擎并行驱动的发展新周期,要用平台思维促进“制造、用户、精益运营和绿色金融”四种力量相互融合,推进物流循环包装产业从线性型发展迈向指数型增长。”
他认为,ESG叠加双碳、产业技术觉醒以及平台战略思维正在成为循环包装产业的三大新动能,拥有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中国循环包装产业在全球完全有机会迈向价值链高端,实现产业引领。
文末附箱箱共用CEO廖清新演讲稿
01
双碳叠加ESG
第二引擎引发多包装循环需求
过去三十年,受益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红利,不少人享受到了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获得了企业发展的“第一引擎”。但眼下,历史的车轮已经来到了新旧周期交错的关口,“第一引擎”动力逐渐衰竭,体现着企业责任、社会价值的“第二引擎”开始接力。
何为第二引擎?在廖清新看来,不同于第一引擎的以人为中心,突破人类挖掘自然资源的极限能力,第二引擎是以地球为中心,沿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探索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在第二引擎中,循环包装成为了减碳的关键题眼。
实际上,在当下环境,工业企业都面临着供应链“绿化”和“降本增效”的需求。而在绿色供应链中,绿色包装是关键一环,低碳循环包装的理念,逐步渗透进每一个细分领域,并激发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制造业在GDP中占比为27.5%,规模达到33.5万亿元。按照平均2%去匡算制造业供应链过程中的一次性物流包装总费用的话,这就有6700亿元的规模,这其中可循环渗透率仅为5%,伴随铁矿石、纸浆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使用过程成本过高,直接拉低企业利润空间,并且在末端处置环节还带来每年近700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由此,各行各业都在思考如何从一次性转向可循环的路径与方案。
对此,廖清新提到,与发达国家有二三十年时间去适应和调整这一变化不一样,中国循环包装产业有它独特的土壤和规律。
第一:工业门类多,企业数量多。作为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中国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以及666个小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达40万户;
第二:时间窗口短。中国企业响应国家号召的行动力都超强,部分行业和企业将碳达峰计划提前至2025年,只给自己留2年时间,也就是说2025年之后,已经宣称碳达峰的企业,其供应链的碳排放要逐年递减,这就意味着上下游要同步一致地做出变革和努力,包装的变革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留给每个企业的时间特别短。
“在传统的观念看来,企业制造包装,用户购买包装,在中国按照这样思维开展业务的循环包装企业不下一万家,如今这样的观念和模式已经无法支撑当下的绿色循环对包装循环的要求,需要全新的技术和合作方式。“廖清新表示。
02
产业技术觉醒
高价值专利和上位专利成为产业升级驱动力
不同于传统包装行业以价格战竞争的时代,当减碳命题带给物流包装行业全新机遇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在这个行业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在廖清新看来,循环包装行业,一家能够引领产业升级的企业除了基础专利储备之外,企业迈向高端制造必须还要有上位专利和 “四新技术”。
廖清新在演讲中提到,上位专利的机会是极其稀缺的,必须是第一个进入这个细分领域的专业团队,才能挖掘出上位专利的机会。只要获得上位专利权,企业就拥有了这个领域持续迭代开发的机会与权利。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在物流循环包装领域,中国累计已授权发明专利总数为2404条,超过10万美金的高价值专利数量有860件,按10%上位专利占比估算的话,大约有90件。以箱箱共用为例,全球专利储备近1000项,其中已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104项,高价值专利43件,上位专利17项。
除了上位专利之外,廖清新认为,企业还必须具备四新技术,即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来制造最先进的产品。
箱箱共用开创性地将航空工业摩擦焊接工艺应运于物流循环包装,定制了摩擦焊接设备、自主开发摩擦焊接模具、改性摩擦焊接材料与配方,并攻克了焊缝毛边的技术难题,最终,箱箱共用的折叠 IBC 超薄型加强侧板技术超越了美国与德国,成功挑战了 18 毫米厚度的极限,并因此成为中国首款自主研发并通过北美铁路协会AAR安全认证的前侧板开口可折叠塑料IBC,在实现安全可靠的同时也迈出了工业物流包装在非危化学品、食品、调味品、果汁饮料、生物制药等行业循环共用的第一步。
廖清新看来,物流循环包装产业完全有机会迈向高端,借用上位专利和四新技术,实现弯道超车,实现行业引领,这种观念和思维就是继ESG之后,推动循环包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二个新动能。与此同时,包装循环行业也在新的技术动能下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有望逐个击破过去被其他国家长期垄断多年的“卡脖子”技术,形成自己的技术专利和优势。
03
平台思想显现
用新逻辑重塑循环包装发展新格局
在大循环时代,市场更需要包装循环的服务,而非循环包装的产品。所以,除了工业制造企业和包装企业本身,培育第三种专业角色,介于包装制造和包装使用之间的“精益运营”能力就非常有必要。而在廖清新看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循环包装与企业的合作也是一种全新的商业逻辑,在这种逻辑下,循环包装公司与客户不是甲乙双方的博弈关系,而是共同瞄准对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以家电制造业为例,箱箱共用与海尔集团旗下生态品牌日日顺供应链携手,联动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厂商,定制了多个类别的循环包装产品,通过循环替代一次性,积极推动家电供应链绿色转型,如今该方案已在海尔中德智慧园区中推广应用,仅包装成本就实现了20%的降幅。
在这种趋势下,物流包装行业一个全新逻辑和平台正在被迅速催生,廖清新认为,平台需要构建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通过贯彻统一的 SOP让上下游用户体验良好,用户只需要为每一趟包装服务付费,并不需要获得包装所有权。另外,通过物联网技术,收集包装实时数据,配套“业财一体”的后台管理系统,按照行业、项目、线路,以日清日结为原则做出项目收益分析,确保优质项目具备“投入即产出” 的本质,投入包装资产就必然实现收入规模以及利润规模的增长,从而吸引绿色金融对话机会。通过平台思维推进“制造、用户、精益运营和绿色金融”相互融合,引领产业有传统制造向产业级中高价值链迈进。
产业的逻辑在改变,在新的阶段,高质量管理和服务、实实在在创造价值,让平台各方都能受益的企业将得到更多优势,目前来看,秉持“为地球而创新”理念的箱箱共用无疑占得了先进的角色。
通过服务万华化学、欧莱雅、博世、霍尼韦尔、中车、海尔、美的等全球500强和行业“链主”企业,箱箱共用自身也走在物流包装循环服务产业“链主”型企业成长路上。截至2022年底,箱箱共用在中国已完成30个中心大仓,200个前置仓和2553家上下游网点部署,投放了200万套智能包装资产,面向食品饮料、非危化学品、汽车及家电零部件、生鲜冷链四大行业的26个垂直细分领域客户提供专业包装循环服务,深入助力中国制造业供应链零碳转型。
回看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数字化和低碳化催生了一批工业和包装设备循环共用服务型企业和全球化平台型企业。而在中国,ESG叠加双碳的机遇之下,谁将成长为包装循环行业的引领者,值得各方关注和期待。
附箱箱共用CEO廖清新演讲全文:
来源/物流指闻(ID:wuliuzhiwen)
作者/俞逸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