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多年、品牌商主导的区域经销网络正在遭受极大的冲击。
2025-01-22只想卖茶的茶饮品牌,不是好茶饮品牌。
2025-01-21无论是门店扩张、业态创新,还是数字化转型,2024年便利店行业都涌现出诸多值得关注的事件。
2025-01-20与其留人,不如留心,将员工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牢牢的捆在一起,才是成本最低的留人方式。
2025-01-20前置仓正在迎来最好的时光。
进入2019年,和许多朋友交流,都有一个共识,关于新零售的讨论,逐渐冷却下来。
这或许有几方面的原因,最核心的原因是,新零售的新,必须与旧接轨,才能迸发出长久生命力,但是目前看来,存量资产对于新零售给出的解药,要么跌进坑里,要么一头雾水。而与此同时,业内开始回归到业务的微观层面,开始做新的尝试。比如最近买菜这件事的火爆,与之相关的 ,是前置仓的讨论如火如荼起来。
相当于新零售的道,前置仓更多的应该说是术的层面,不过,业内的关注重心开始回归术的层面,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对于曾经也被质疑过的前置仓来说,是一件好事。
经过这两年的试错与调整,先于新零售存在的前置仓存活下来,而且现在大有主流化的趋势,不能不说是一个意外。
本文就试图结合个人的观感,抛砖引玉提出一个观点,无论新零售如何,前置仓这个模式,现在看算是立住了,关于前置仓的争论,可以告一段落。
一、数字化落脚点
前置仓模式最初起步时,就是想依靠后台大数据的算法来精准选品,同时解决新鲜和便利两个痛点。而新鲜和便利,本来也是以盒马为代表的新零售企业的着眼点。
但是早期的前置仓也有问题,那就是过于迷信算法了,似乎只要算法精准,就能无限的接近消费者需求,减少浪费,降低成本。这个思路带来两个问题,第一是忽视了商品供应链等其他问题,第二是没有意识到这个前提本身可能是错的。
其实无论从社会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看,完全预测人的行为和决定,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有时候是主观改变,有时是受外界被动影响,有的决定是计划性的,有的是临时性的。
虽然前置仓聚焦的是生鲜为主的日常消费品类,但是此类消费具体落实到一个个体头上时,它可能被多种因素左右。追求算法精准没错,但是算法不可能百发百中。
更何况,新零售告诉我们,新零售就是人货场的数字化。妈呀,一个人的数字化都如此困难,何况人、货、场三者的数字化。
而前置仓的出现,其实对于数字化的对象进行了简化,目前看来,前置仓主要是对商品也就是货的数字化。这样,落地起来难度其实小了不少。
而且,发展到现在的前置仓,已经没有把算法本身当做核心的秘密武器,而是把算法+选品(定位)+服务三者叠加,组合出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模型,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比如我们现在说到每日优鲜,大家普遍感觉水果这个品类做的的不错;说到朴朴超市,会觉得它是目前几个前置仓模式中,品类比较齐全的;而说到叮咚买菜,口碑比较好的是它的服务属性,而不完全是商品属性。
二、线下基因越来越重
早期的前置仓,更像是电商模式的变种,只是把最早电商的单品爆款模式,也就是物流上的一仓发全国变为分仓备货。只是这个仓更加前置而已。
请注意,从一仓发全国到分仓备货,其实它的内在逻辑并没有发生大的根本性改变。因为,传统的物流体系确实是阶梯式或者瀑布式的,小仓是大仓的子集,它的存储逻辑,其实是由大仓决定的,而不是由订单决定的。
但是我们看现在的前置仓模式,虽然也是由大仓变为小仓,国外的说法是由明仓变为暗仓,但是这里的内在逻辑悄悄发生了质变。这个质变就是,小仓不再是大仓的子集和附属,它的存储逻辑,实际上是由订单决定的。而在传统电商中,只有预售形式才是如此。但是预售又往往变为了饥饿营销。原因就在于,供应链的逻辑不一样。
当一个一个前置仓成为独立的经营中心后,这带来了两个改变。一个改变是后台供应链的改变。理想状况下,每一个前置仓其实就像零售业一个门店,如果真的讲千店千面,应该有它(部分)独立的供应链体系。第二个改变,前置仓的门店化趋势,前置仓的选品运营越来越像社区生鲜店或者便利店,更加侧重对本地化客群的匹配和满足,这里说的本地化,可能只有方圆1.5公里。
这个时候,电商的基因已经逐渐褪色,线下的逻辑越来越重。
三、没有最优解,只有次优解
在过去,对于前置仓模式和前店后仓模式,以及店中仓模式有过很多比较。这方面各路专家业内人士都有过详细论述,在此不一一展开。前置仓有没有缺点,还是有不少缺点和局限。但是在目前所能看到的解决方案中,哪里有新零售的最优解?大家所能找到的其实都是次优解。这样一来,前置仓还算是一个逻辑基本自恰的模型。
此外,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中,前置仓有一个优点可能会被各路玩家资本逐渐放大,甚至成为胜负手。那就是扩张速度和易复制性。
一个模式可能有三四个优缺点,但是在某个时期,可能某个优点特别重要。这就像一个人,在谈恋爱的时候有些优点就会特别重要,也许结婚了那些优点反过来就是缺点,但是先婚了再说,目前的前置仓也是如此。
新零售探索到现在,目前看比较显性的标志性做法有两大类。一大类是:零售+餐饮。但是目前看这个趋势更像是一个坑,盒马说自己都在填坑,不是谦虚。如果盒马最早不是朝这个方向发力,而是认真的把生鲜里面的每个细分品类琢磨透,特别是买菜,可能也不会有现在的生鲜战国的局面。另一大类就是到家服务,但是这一类也会有问题,那就是主动权不在零售企业手里。
而且无论以上哪类做法,都面临一个可复制性的考验。盒马舍命狂奔,也就百十来家店。而到家服务用力过猛,也会影响到到店的客群和服务。所以新零售讨论来讨论去,始终无法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但是现在看来,前置仓恰恰是在可复制和可扩张这件事上,大有可为。特别是现在的前置仓还没有面临合规性和物业规范管理的诸多拷问,正是扩张的好时机。从行业来看,也能看出,拿到资本钱的前置仓模式企业,都在低调的舍命狂奔。
从本质上说,现在的前置仓渠道属性仍旧很强,还谈不上真正去反向撬动供应链。在渠道为王的阶段,规模是十分重要的。有1000个仓和200个仓,未来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那也是不可同日耳语。
而前置仓这种模式一旦生根发芽成长起来,对于其他渠道也有替代效应。
从这点上来说,前置仓可能正在迎来自己最好的时光。
来源/商业咖啡
物流指闻整理发布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