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关键词精准地概括这一年的波澜壮阔与纷繁复杂
2024-12-24传统零售人通过即时零售业态灵活地由“坐商”转型成“行商”,填补了本地出现的“供需错配”,挖掘到了本地零售的新增量。
2024-12-24涨价是蜜雪冰城的一次试探。
2024-12-24即时零售,是一门本地生意
2024-12-23即时零售本质上属于“近场消费”范畴,这就给了互联网企业和传统商超同样的起跑机会,在模式确定、需求走旺的情况下,零售行业的未来变革将围绕“即时零售”深度展开。
来源/龙商网超市周刊(ID:cacszk)
作者/止戈
不管是传统电商还是实体商超,现在都把眼光投向了即时零售领域。
这其实反映了一个背后逻辑:当前实体商超和互联电商都面临相同或者类似的发展问题,各自擅长的业务领域发展都已经到了天花板,无论从盈利水平、市场规模、竞争态势、发展前景等各方面来讲,业务创新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一家、两家企业的问题,而是摆在整个行业面前的现实命题。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看中了即时零售?即时零售能不能解决行业创新的发展命题?
01
异军突起,但并非昙花一现
即时零售的异军突起,跟疫情有很大关联。
近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65.71亿元猛增到了2022年的5042.86亿元。
可以说,三年疫情时期是即时零售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
疫情期间,线上订单猛增,这其中一大部分是即时零售业务需求,即对商品送达时间有比较急迫和严格的要求,因此,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在此期间迅速扩大,而且商品品类逐渐从生鲜、药品等本身时效要求高的品类扩大到日用百货、快消品等全品类,整个即时零售行业在疫情期间走出了“生鲜”范畴。
那么,疫情之后,突然间膨胀的即时零售市场会不会变冷?由疫情应急催生出来的市场空间会不会由于社会恢复正常而面临坍塌,赛道回归平淡?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即时零售的崛起是一个高确定性的事件,疫情只不过是催化剂。因为它扎根到了国内消费者生活方式变化和行业创新发展的深厚土壤中,拥有了成为了一颗参天大树的所有条件。
很明显,即时零售不是应急零售。
商务部报告显示,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保持年均50%以上的增长速度,成为零售业发展的新增长极。报告预测,到2026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25082.65亿元。
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2023美团即时零售产业大会”上,美团高级副总裁兼到家事业群总裁王莆中明确表示:“即时零售不是应急零售,而是一种高确定性的生活方式。”
2023年七夕节,美团闪购的峰值订单1300万,而两年前的七夕,美团闪购的单日订单峰值是650万单,这从一个侧面证明,疫情结束后,即时零售的需求仍在高速增长。
很明显,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不仅带来了社会消费硬件条件的跨越式提升,比如电商平台和物流体系的高度成熟,同时也对消费者生活习惯带来了根本性的影响:在疫情期间体验过即时零售的方便快捷之后,由购物体验提升带来的生活幸福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不仅仅包括年轻人。
这成为了即时零售业态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即时零售给了消费者更高的确定性,“想要就立刻有”正在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如同气候推动物种的进化,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推动零售业态的革新。
任何行业创新的背后,其实是环境的变化。
02
内卷即时零售 互联网巨头重兵屯集
对这种变化感触最为直接和深刻的首推以电商巨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
9月7日,京东到家举办了“京东到家品牌合作策略分享会”。会上宣布:未来,京东到家将在数字化基石上,针对人、货、场进行全品类、小时达和平台化三方面的突破。2024年助力超10个品牌销售额破10亿,三年内拿下150万家门店;
一周之后,美团举办了“2023美团即时零售产业大会”,宣布推出7大举措,包括流量扶持、产品能力、经营模型、营销能力、数字化系统、城市团队等,助力品牌商和零售商开展即时零售业务。会上预计到2026年,美团闪购将诞生30000家日销过万门店和100个销量十亿级品牌;
而在此前的6月份,阿里系的饿了么在“2023夏季商家大会”上表示在餐饮、超市便利、鲜活、医药、酒水、大百货等细分行业中将进一步支持商家发展各行业的业务创新,提供适配行业发展的产品和商业政策支持。
各家互联网平台在供应链方面都行了深度布局,在发展模式上不断进行创新探索。
阿里以盒马为抓手,将到家业务深度整合到了“新零售”业务体系内,同时饿了么平台提供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商家进驻,以“自营+平台”的方式承接即时零售业务需求;
美团则以“闪电仓”为创新突破口,把即时零售部分重资产的前期投入转变为社会加盟的“利益与风险共担”模式,走软件系统技术赋能和流量变现为本质特征的即时零售发展道路;
而以自建物流为优势的京东,全面扩大了京东到家业务范围,“全品类、小时达、平台化”,以达达快递为业务主体,内卷快递服务,巩固京东在线上零售领域一直以来的快捷配送优势。
此外,在今年刚宣布成立“创新零售部”三天后,京东传出了以自营电商模式重启前置仓业务的消息。目前,京东已在北京投入运行两个自营前置仓,分别位于朝阳区十里河和昌平区天通苑,以“电商流量+自营模式+电商物流配送”的方式进行履约。
据悉,该项业务由京东到家团队和生鲜事业部联合推进,其中生鲜事业部为主导团队。但从团队配置看,不排除京东在推进生鲜电商业的同时,将“前置仓”统筹应用于到家业务,但这条路能不能走通,还需要探索。
毕竟,京东电商在供应链建设上拥有丰富的城市仓建设经验和品类管理软件优势,在充分内部经验交流和借鉴移植的基础上,将自营电商和到家业务进行有机融合,也并非不可行。
前有京东到家“全面1小时化”,后有美团闪购“平均30分钟上门”,阿里入局之后,把即时零售卷到了“全球5日达”,互联网巨头们在即时零售上,卷的越来越厉害。
03
传统商超的赶超机会
而对于传统零售企业来讲,即时零售并不是脱离业务领域的“互联网童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业务契机。
从即时零售的业务本质来讲,它反而脱离互联网更多一些,离实体零售更近一些。这是因为即时零售要求的是本地化的服务,所以从履约本质来讲,拥有实体店面的商超企业,在消费者本地服务上更具优势。
他们所欠缺的不过是系统建设和物流匹配的问题。后者好解决,但前者需要企业完成自我建设。
认识到这一点的企业,都在跑步入场,加紧业务布局。
近日,有消息称,天虹股份正在低调布局“前置仓”。9月15日,sp@ce天虹超市前置仓蛇口仓正式开仓运营,顾客通过线上下单的方式可以购买千余种优选商品,享受“最快30分钟达”配送到家服务。
天虹是目前实体零售企业中数字化建设工作做得相对较好的企业,起步早、覆盖广,自建技术团队,软硬件条件都具备,因此,天虹上线前置仓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全面开展到家业务的信号,其技术端的准备相信已经完成。
龙商网超市周刊独家获悉,天虹确实将此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业务在进行探索,是集团层面的战略决策。
此外,各地龙头零售企业通过自建线上商城或者小程序的方式,都在不同程度的介入和开展即时零售业务。
当前,中国即时零售业态中,既有京东到家、美团、饿了么等互联网配送平台与线下零售门面店的结合,也有朴朴、盒马等一批自营即时零售商,同时,无论天虹、永辉等大型全国性连锁商超还是区域性龙头零售企业,都纷纷闯进了赛道,通过不断地业务布局,抢占市场发展先机。
从这个角度讲,无论线上互联网零售企业还是线下超市,都在用行动证明,即时零售是零售行业未来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之一,而且很可能成为主流。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