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邮政调整发展战略,以应对经济形势挑战、把握市场需求机遇
2025-04-15国家邮政局再次深入开展农村地区领取邮件快件违规收费专项治理,意味着什么?如何才能“治本”?
2025-04-15大力发展快递经济,不仅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更有利于提升实体经济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2025-04-13去年此时,在快递新规与新国标的推动下,一场关于快递分层服务的大讨论全面展开,甚至京东与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也在开始探索。
2025-04-13科技加持继续降本增效,加速出海应对国际变化
来源/致快递(ID:zhikuaidi)
作者/青雏
随着京东和阿里两大集团相继披露年度财报业绩,旗下的京东物流和菜鸟作为物流板块的表现也已跃然纸上,虽然出身都是主要为自家商城服务,但近年来却因集团战略方向的调整,而走向不同的方向。 京东物流在接连收购跨越/德邦/达达后,开始“向内”聚力融合要效益,2024年利润飙升但营收增速下滑,菜鸟则中止上市计划组织调整后被阿里全面收购,开始“向外”聚焦海外市场,国内业务大撤退。 孰对孰错呢?今天就一起来看下这两家2025年又会走向何处吧。 01 两大集团业绩 物流各不同 每年年初,都是各家业绩大比拼的时刻,无论往年在过程中做过多少大事,最终还是要拿结果说话,尤其上市企业,营收和净利润通常都是最为核心的指标,也能反映出过去一年企业的变化。 京东和阿里两大电商巨头亦是如此,虽然京东的年度财报口径是自然年统计,即1月1日-12月31日,而阿里的财年口径是4月1日-来年3月31日,会略有差别,但还是能从季度数据中进行对比。 先看京东集团:2024年第四季度集团营收3470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京东零售营收3071亿元、增长14.7%,Q4集团经营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319%,全年营收达11588亿元、增长6.8%,全年经营利润387亿元、增长49%。 旗下的京东物流,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521亿元、同比增长10.4%,期间利润2亿元、增长67.1%,全年营收1828亿元、同比增长9.7%,全年经调整后净利润79亿元、增长186.8%,其中全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1278亿元、同比增长9.6%、占总收入比近7成。 再看阿里巴巴: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季度集团营收2801.5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淘天集团营收1361亿元、增长5%,三个月集团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239%,4-12月九个月整体营收达7599亿元、增长5.6%,九个月净利润1140亿元、增长62%。 旗下的菜鸟集团,10-12月三个月季度营收282.4亿元、同比下降0.8%,按分部经调整后净利润2.35亿元、同比下降76%,4-12月九个月营收797亿元、增长7%,九个月经调整后净利润9.08亿元、下降67%。 还有员工数量:京东集团从2021年-2024年员工数量从38.5万名增至57万名,每年都在逐步递增,而阿里巴巴近四年员工数量从25.9万名逐年减少至19.4万名,横向对比来看,京东去年无论是营业额还是净利润的增速都高于阿里,物流板块亦是如此,员工数量的变化同样也能从侧面反映企业的发展。 不难理解,近年来京东和阿里的战略方向各有不同,京东“买买买”拿下捷信消金获得消费金融牌照,先后收购高盛位于英国的大型物流资产包和计划收购英国快递公司Evri,国内先后收购跨越、德邦和达达,阿里则“卖卖卖”亏损出售银泰百货,不断减持网易云音乐/小鹏汽车/圆通速递等多家上市企业股份。 02 京东物流向内 增利不增收
这或许跟集团的战略调整有关,京东扩张更多是为了整合物流资源,阿里收缩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聚焦主业,且不论哪种方向是对是错,但从物流板块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情况来看,其实各有“得”和“失”。
京东物流在接连将跨越、德邦、达达纳入到自己的物流版图当中后,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将其形成合力,更多的就是“向内”要效益,通过不断降低成本来提升市场竞争力,这在年度财报的业绩中可见端倪。
主要体现在净利润的飙升、收入增速的放缓及跨越德邦的协同。
首先是净利润急剧飙升,2021年期间利润还处于亏损156.6亿元的局面,但近三年改善巨大,2024年已达到70.9亿元,营业成本占收入比相比2023年下降2.6个百分点至89.8%,成本降低的原因主要归于产品及网络结构的优化、技术驱动带来的运营效率提升及精细化管控带来的资源使用效率提升。
然后是收入增速在放缓,2021年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速43%、2022年增速31%、2023年增速21%、2024年增速9.7%,可见每年的收入增速是逐年下滑的,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增量远低于来自其他客户的增量贡献,一体化供应链单客收入从42万元下滑到40万元,外部客户的占比已近七成。
最后是跨越德邦的协同,无论是跨越优质的民航腹舱资源,还是把自身的快运中转场全部交由德邦运营,三家资源的协同也会进一步降低资源投入,从而使得票均成本呈下降趋势,而且资源整合也会带来时效的提升,在国家邮政局调研的客户满意度和头部直播电商平台服务排名中,均处于第一梯队。
再者,京东物流在2024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和淘天平台的互通,淘宝天猫在去年10月正式接入京东物流,淘天商家在后台选择寄送方式时可选择京东物流进行发货,打破了电商巨头之间的壁垒,这也为京东物流订单量的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相信2025年双方还会继续加深合作力度。
此外,京东物流也比较注重员工薪酬福利的提升,2024年在员工薪酬的开支达688亿元、同比增长11%,也是行业唯一一家和全体一线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持续缴纳“五险一金”的民营企业,截至2024年底,已有超过1200位一线员工在京东物流光荣退休。
03 菜鸟集团向外 国内大撤退
如果说京东物流在“买买买”后开始“向内”要效益提升利润的话,那么菜鸟则更多地是按照阿里巴巴集团“卖卖卖”聚焦电商主业后开始“向外”配合提升国际业务的服务能力了。
菜鸟的业务板块主要分为国内物流、国际物流及科技方面,其中国际业务的跨境快递、国际供应链、海外本地服务占菜鸟整体营收的比重超50%,也是菜鸟这两年来的最大增量来源,而国内业务的菜鸟裹裹、菜鸟速递、国内供应链则开始大范围调整,处于大撤退的情况,将主要投入放到了国际和科技板块。
主要体现在赴港上市申请的撤回、集团组织架构的调整及公司关联股份的回购。
先是撤回赴港上市申请,2023年9月阿里分拆菜鸟申请独立上市,但仅过半年阿里就发布公告撤回上市申请,计划37.5亿美元要约收购员工及股东股权,到2025年2月菜鸟就宣布阿里已全面收购其小股东的剩余持有股份,并同步向员工所持的菜鸟股权激励实施全量退出计划。
然后组织架构再次调整,2023年阿里1+3+N的组织架构拆分让菜鸟开始了IPO,而后推出菜鸟速递直营快递品牌来服务天猫,今年则将电商物流部移交给淘天,合并了速递、CES平台、海外大区产品技术团队,成立单独的全球快递产品技术团队,加快海外COE系统建设。
最后全面收购旗下股份,2024年5月阿里先是用0.94亿美元收购了中通快递持有菜鸟0.99%的股份,然后在2024年10月又花了0.71美元收购了申通快递持有菜鸟0.74%的股份,阿里在不断强化对菜鸟的控制权与战略协同,目的还是让其决策权更加集中,从而聚焦全球化等长期战略。
于是,体现在年度财报的业绩就会显得拖了集团的“后腿”,菜鸟2021-2023年财年营收增速也处于逐年下滑的趋势,净利润每年也是处于亏损20个亿左右的状态,直到2024年利润情况才有所改善。
04
写在后面的话
向内求、向外看,才能向前走。
两大电商巨头的发展路径不同,旗下的物流版块也要随之而变,但无论是向内要效益,还是向外要市场,其实最终都是为了能有更好的发展,能够给集团的整体向好“添砖加瓦”,科技加持继续降本增效,加速出海应对国际变化,大家觉得哪条路会更好走呢?
来源/致快递(ID:zhikuaidi)
作者/青雏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