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块一杯的柠檬水还能喝到吗?
2025-09-23在迷茫中寻找破局之路
2025-09-23冷冻蔬菜市场,如何能真正赢得消费者?
2025-09-23沃尔玛做社区店,意欲何为?
2025-09-23市面上每卖出4个包,就有1个来自河北保定白沟。
来源/36氪(ID:wow36kr)
作者/于精京 谢红婷
编辑/方婷
买小商品,价格最低的洼地在哪里?
过去十几年,这个答案是义乌。
但如今,懂行的羊毛党会告诉你,河北,才是低价的真神。三十块的军大衣,十几块的鱼竿,九块九的挎包·····为什么河北电商的价格能这么低?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提起河北货,大家的态度就变得暧昧起来?
36氪实地探访了多家工厂、批发市场、网供店,用最一线的观察,为你还原一个真实的河北电商宇宙。
01
箱包城,如此萧条?
河北保定白沟,这里是中国最大的箱包产业中心。据统计,市面上每卖出4个包,就有1个来自这里。
之所以选择箱包作为重点考察对象,是因为白沟每年能生产10亿只包,价格又堪称是全国最低,甚至很多义乌的档口老板都来这里进货。
既然是考察箱包,就要去箱包最集中的地方。我们把和道国际箱包城作为线下考察的第一站,从高铁站打车到箱包城的路上,就浅浅感受了一把“箱包之都”的震撼。
根据出租车司机的讲述,白沟周边10来公里,都以箱包生产为主,处处是以家为单位的小作坊,几乎家家都做包。
但当我们真的站在箱包城面前的时候,奇怪的问题出现了,怎么货运通道不见车流,市场内部也客流寥寥,出发前做功课时,说好的日客流量好几万呢?
在批发市场转了几圈之后,我们才意识到,线下档口主要的客户还是批发商,尽管箱包城里也有很多商家在卖廉价包,但也远不如网上的廉价包那么夸张。显而易见,箱包城并不是电商内卷的主战场。
我们决定先往这条产业链的更上游,去寻找线索。
02
辅料店,探寻白沟的过去
于是我们溯源而上,来到了白沟服饰辅料城,生产任何箱包所需要的原料,都可以从这里找到。
原材料易得的产业优势,成了很多外地创业者早期来此创业的原因。有箱包老板对36氪表示,2015年来的时候,箱包正在一个上升期,当时不需要怎么竞争,能做出就能卖出去。库里一个货都没有,就看你能生产出多少来,甚至坏掉的瑕疵品箱包,都有人要。
白沟确实经历了二十来年行业上行的好时候。
而上行期留下的痕迹,是这里的家家户户都可以不用离乡背井打工,留在家里,也能有活儿干。爱企查显示,在白沟所属的高碑店市,有关箱包的注册企业就有超过十万家,而整个高碑店市的常住人口只有53万。换句话说,在这里每五个人,就有一个是箱包老板。
出生于1987年的小刘总,就是其中之一,做了15年的电商批发的他告诉我们,“河北人做生意,比种地强就行”的段子确实是真的。对于他和家人来说,卖包是副业,种地才是主业,前脚卖完书包,后脚就回家种地才是常态。
但是,是河北人一开始就主动选择了今天这种低利润的方式吗?这似乎不太符合生意人的天性。做生意,最主要的事其实就一件,算账,提高售价,降低成本,这中间省出来的差价,就是他们能拿到的利润。
在成本这块,跟义乌、广州相比,河北地便宜,人就更便宜了。嫌本地的人工不够便宜,河北的工厂们还在进一步往外移,选择去外地建厂,工人工资两三千就能拿下,人工成本进一步降低。
成本是想尽办法压下去了,售价,是怎么越来越低的呢?有箱包老板透露,如今白沟箱包生意的利润也在走低,有的甚至低至几毛钱。在过去,一个包的成本在20,售价大概在69、79左右,如今20的包都卖到19块9了,并且包邮。
不止一位老板告诉我们,过去的白沟并没有现在卖得这么便宜,为了找到白沟箱包,乃至整个河北电商卷低价的答案,我们又在白沟待了2天,终于找到了这个链条上的核心角色——网供。
03
网供一条街,
河北内卷的核心腹地
网店很好理解,网供是干嘛的?
所谓网供,就是存在于网店和工厂的中间角色。举例来说,有的网店营业额小,一天就买了一个包,如果店家去工厂就拿一个包,相当于你在北方的菜市场要一根葱,基本没有人卖给你。因此,网供应运而生,它承接了一个由大化小的职能,一个包也卖,店家拿几个就算几个的钱。
十多年前,白沟工厂普遍排斥互联网,主要销售渠道还是档口和批发商,网店找上门也只能拿到些积压品和尾货。而不同于规模化的工厂有长期稳定的批发商客户,当地还有大量的小家庭作坊。
“民用电,家用水,厂房是宅基地,员工是自家人”,他们既没有设计开发能力,也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更没法单独生产大批量的产品,网供,就把这些零散的小作坊捻在一起,专门承接大工厂看不上的小单、散单。既把网店们的碎片化需求“化零为整”,又盘活了当地大量的家庭作坊生产商。
靠着这种灵活的“拼好包”体系,网供把散兵游勇的作坊和网店们组在一起,壮大了白沟的电商产业。后来,随着线下生意被电商日渐挤压,一些养不起工人的工厂和档口们,也开始转型做网供。竞争加剧之下,订单变得更小、节奏更快、库存容错率更低,白沟本地的工厂,为了适应这种节奏,也只好工种越做越细分,越做越“小”。
“拼好包”的好处是投入少、风险小、更加灵活,恰巧符合电商平台“小单快反”的模式。但坏处也显而易见,这些产品原料一致、技术门槛低、同质化竞争严重,无法做出有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更难以孕育大企业、大品牌,只能深陷价格战泥潭。
有受访者表示,一旦白沟出现出现畅销版型的箱包,网供们就一哄而上,你家卖20,我家就卖19,价格战开卷,工厂的利润就下降,工厂利润下降,商品品质也卷没了。
对于很多网供老板来说,打价格战实属无奈之举。他们不是不想做产品升级,但一是由于成本受限,二是对于升级之后是否有用,他们心里也没底,在他们的客群中,中低端销量最大,如果开始做高端了,工艺上倒是没问题,问题在于客户可能接受不了,包一旦涨价,就卖不出去了。
网供这个体系随着电商出现,似乎由来已久,但为什么直到最近几年,河北货的存在感才变得这么强的?不只一位商家,把答案指向了低价电商平台的崛起。
04
低价电商的崛起
当各大电商平台们纷纷开始高举“低价”旗帜,这些产业带工厂的低价白牌产品,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时代。问题也是从“低价”标签开始出现,当电商平台的同款比价、全平台比价、历史比价层出不穷,卷还是不卷,就由不得人了。
如果商家不参与竞价活动,就会面临被限制备货、限制上架或直接下架的处理。于是,在平台的引导下,商家越来越卷,价格越来越低,商品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多,售后投诉随之而来。低端货源,由此进入卷低价的无奈循环。
白沟乃至河北电商的尴尬之处则在于,南方的工厂因为起步更早、规模更大,外贸品牌的代工经验成熟,更重要的是,离电商信息腹地更近,无论是玩平台流量,还是追流行趋势,“卷”起来的效率都更高。还停留在家庭作坊阶段的河北制造, 拿在手里的唯一大杀器,只有价格。
受访者们对36氪表示,在白沟,一款包能从几十块钱卷到几块钱。下单到成品之间的链路又多,每一层都多少挣点,层层盘剥下来,成本低,利润更低。
在这样的环境中,尽管很艰难,也有规模更大的箱包品牌老板,在想办法跳出内卷漩涡:有的人选择从设计升级入手,从模仿开始,模仿到一定体量之后再去做原创,不去关注卷的事,一步步规划,逐渐形成自己的护城河。在我们的走访中,有的老板甚至已经拥有了200多个专利。
也有老板认清现实,发现卷价格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把白沟做箱包的厂家都卷死,对于自家工厂绝对不是好事,干脆放弃了内卷。
但他们同时觉得,卷价格不是河北奇观,做的包卷,上班打工卷,义乌更卷。但可能自己比较知足:“一年挣个十万八万的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比种地强点有可能就行吧。”
05
结语
河北电商为什么这么卷?以上,就是我们在现场找到的答案。
低价是这些河北老板们的武器,但也不是故事的全部。
有人熬不过以价换量的流血期,早早关店、离场,也有人在波动的大环境中,选择走一条更难的路。这种像种地一样脚踏实地,也不忘记仰望星空的活法,或许就是整个河北电商宇宙的底色。
来源/36氪(ID:wow36kr)
作者/于精京 谢红婷
编辑/方婷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