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内上演“外卖大战”之际,在美国最后一公里派送领域,一场烧钱大战也在激烈上演。
2025-09-23价格上调将会持续
2025-09-23快递全面涨价已形成全国之势,有快递企业省区总部响应反内卷号召,取消包仓费与任务量,为顺利涨价保驾护航。
2025-09-23新玩家的 “四道坎”:打破格局难在何处?
2025-09-18快递业十年价格战,这次涨价潮有何不同?
来源/副驾驶(ID:gh_553248d55828)
作者/潘跃东
原标题/政策“反内卷”下的快递涨价:红利进了谁的口袋?
过去十年,快递行业最刺激的戏码莫过于价格战。1块钱发全国并不稀奇,在电商旺季价格还能被压得更低。在一些产量区如义乌,最低甚至只要0.8元就能寄全国。
企业拼命卷单量,网点咬牙接包裹,快递员靠微薄派费苦撑,一度成为行业的真实写照。
但今年夏天,剧情突然反转。涨价通知像连锁反应般此起彼伏:义乌率先提价,广东全省跟进,福建、江苏、江西、京津冀接连加入涨价队伍。看似微不足道的两毛钱,却让这个行业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默契。
这一次,不再是某一家企业的孤勇,而是监管部门定调、行业协会呼应、快递企业集体行动的结果。于是,问题来了:快递涨价,就真的意味着“反内卷”了吗?
01
为何非涨不可?
期盼价格理性回归,快递行业已喊了多年。但过去,每一次涨价尝试都因同行不配合而不了了之——一家调价,另一家趁机降价抢单,市场份额立刻被蚕食。反而会引发新一轮的降价。于是,价格战愈演愈烈,“1元发全国”的极端案例比比皆是。
然而,行业的基本盘已难以支撑:
成本端:人工成本、油价、租金连年上涨;
利润端:单票收入不断下滑,企业“量增利减”;
服务端:网点和快递员被压榨,收入不足以支撑稳定运营,服务质量频频受质疑。
政策的发力成为最后的推手。监管部门明确“整治低价无序竞争”,等于给了快递企业“涨价合法性”,也为行业“自救”打开了窗口。涨价,已经不只是市场选择,而是行业转型的必然要求。
02
直营与加盟:两种不同的落袋逻辑
涨价是表象,更关键的问题是:涨价的钱落到了谁的口袋?
顺丰是直营模式。寄件价格提高后,收益直接归总部。总部可以决定是否通过工资、绩效、补贴的方式反馈给员工。虽然顺丰以服务质量见长、待遇相对较高,派费能否提高,取决于总部的利润分配意愿。
加盟制快递链条更长:
涨价部分首先进入总部;
总部是否上调派费,决定网点能否分红利;
网点在客户压力与任务指标下,可能通过返点继续压低价格;
快递员层面往往难以感受到收入改善。
因此,涨价在直营体系里可能直接传导,在加盟体系里,可能被层层稀释。结果是:消费者支付更多,但快递员收入未必提高。
03
这次涨价潮有何不同?
与以往相比,这次涨价有三个显著特征:
范围之广:从义乌到京津冀,从华东到中部,区域试点逐渐全国推广。
协同性强:各大企业几乎同步宣布涨价,避免了“有人涨、有人降”的囚徒困境。
监管背书:过去涨价常不了了之,如今政策导向下,监管部门主动进行“反内卷”治理。
这三点,决定了这次涨价潮不仅是企业博弈,更是政策推动下的行业集体行动。
04
涨价≠反内卷:三大隐忧
尽管涨价潮来势汹汹,但它能否真正成为“反内卷”的拐点,仍有三大隐忧:
网点为留客户,可能通过返点抵消涨价。表面价格上调,实际仍在低价竞争。
消费者能接受涨价,但前提是“涨得值”。如果服务质量没有同步提升,涨价只会激发不满。
涨价收益如果没有落实到派费,快递员和网点的处境不会改善,行业依旧难以摆脱内卷。
05
价格战的悖论
“在美国,对于 0.5-1 公斤重、标准地面寄送的小包裹,UPS 或 FedEx 的普通费率通常在 8 到 15 美元 左右。地狱级难度下,中国某些快递企业曾将单票价格压低至 1 元人民币以下。这种巨大差距,正是中国快递“价格战”之深的一个体现。”
在日本,雅玛多通过工会保障,确保派费调整直达快递员。
相比之下,中国快递业十年价格战,把单票价格打到全球最低水平。电商成本降低了,但行业利润率也被打穿,末端劳动者成了牺牲品。
这次涨价如果能建立派费透明机制,将是行业从“低价换量”向“优质优价”转型的关键一跃。
06
真正反内卷,需要什么?
要让这场“反内卷式涨价”不沦为空喊口号,至少得满足几个前提。
要统一:不能只在个别省份、几个“产粮区”里调价,否则单量马上会被价格洼地虹吸走,涨价的一方很快就会被迫打回原形。全国统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共识。
要让派费透明:价格上调只是第一步,只有让网点和快递员清清楚楚地看到那两毛钱到底去了哪儿,涨价才算有了说服力。
要有穿透式监管:涨价的钱,不能在总部和加盟商之间层层消耗掉。谁拿走了,谁暗地里打折返利,都得有机制盯得住。否则“明面涨、暗地降”,最后还是原来的怪圈。
服务得跟上:消费者不是不能接受涨价,但至少得觉得“值”。派件更及时,丢件率更低,服务体验更好,让客户心甘情愿为这两毛钱买单。否则,价格上去了,口碑掉下来了,又是一轮恶性循环。
说到底,涨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反内卷,不是多收了几毛钱,而是能否借此机会,把快递业的利益分配、服务品质和行业生态重新调顺。
这场涨价潮,至少表明行业正在摆脱畸形的价格逻辑。它是快递行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也是政策推动下的一次行业重构。
但要真正实现反内卷,不能只看价格表涨了多少,而要看派费是否提升,快递员的收入是否改善,服务是否更优质。
一场两毛钱的涨价,可能成为行业分水岭。它能不能成为快递员的福音,而不只是总部的财务数字,才是真正检验反内卷的答案。
来源/副驾驶(ID:gh_553248d55828)
作者/潘跃东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