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得不承认,极兔的发展路径很难复制,兼具传奇与离奇,其后很难再出类似的大型全国性快递企业。
2024-11-20快递“价格战”走到临界点,新的发展趋势加速呈现。
2024-11-19下一步,京东物流会花更多精力聚焦增长,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
2024-11-1816年,“双11”见证中国快递物流变迁
2024-11-13中欧班列的持续繁荣,有赖于全球化布局继续深化,以及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升温,进口额的扩大,这就需要中国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对欧洲的进一步开放。
去年由于中国率先走出疫情影响,而全世界其他地区产能减少,一时间出口量先降后升。
中国货物出口有多种运输选择。 海运的优势是成本低、运量大,适合时效性不强的大宗低价货物运输,比如煤炭、大豆等。空运速度快,但价格尤其昂贵,适合时效性强,单价高,较为轻便的货物,比如从郑州富士康生产出来的苹果产品。 在平时,跨境铁路货运成本和运量不及海运,运输速度远不如空运,是鸡肋一般的存在。但疫情期间由于船员、货物检验检疫,港口运作效率降低,运费涨价,海运优势有所削弱,这就给了原本在海运和空运之间夹缝生存的跨境铁路货运以机会。 中国跨境铁路货运的知名例子是中欧班列,它在2020年开行1.24万列、运送113.5万标准集装箱,都同比上涨了一半多。 当然,即使是中欧班列去年爆炸性增长的货运量,还是不及上海港同期吞吐量的3%,就更不用说和整个海运运量相比了。 而且中欧班列目前还有补贴,补贴退坡就会增大目前的货运成本,降低其竞争力。 今年虽然开年运量继续火热,创下了9个月单月开行超千列的记录,但随着疫苗的普及,海外疫情逐渐平稳,生产恢复,中欧班列像去年那样的爆炸型增长恐怕不可持续。在业务量较高的现在,还需要思考平时中欧班列适合哪种货运。 中欧班列最初是因为惠普的生产基地落户重庆,提出寻求比海运快、比空运便宜的运输方式,重庆就想办法争取来了中欧班列。 重庆的中欧班列刚开行的2011年至2013年,运输的货物里九成是重庆本地代工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后来液晶面板、集成电路等也开始搭乘班列出口到欧洲。 由此可见,那些高价快销品之外的电子产品原材料及成品,是中国平时通过中欧班列向欧洲输送的主要货物。电子产品企业在全球的布局,催生了中欧班列的一大需求。 说完了外企在中国布局的例子,这里也有中国企业走出去布局充分利用中欧班列的例子。 国内电子产品巨头TCL早在中欧班列开通数年前就布局国外,拥有了TCL波兰工厂。 2016年前,波兰TCL工厂生产的是利润较低的电视机,零部件主要来自中国,通过海运方式完成运输。但运输速度较慢,运输量不够灵活,市场反应追踪不及,组装后的电视机容易积压,运来的零部件和卖不出去的电视剧占用库存。 2016年后利用中欧班列,TCL零部件运输时间缩短一半多,运输量也更为灵活,中欧班列成了活动的零部件仓库,不仅节省了零部件仓储成本,也让生产更有柔性灵活,响应市场需求。节省的仓储空间还可以架设新的生产线,TCL的手机、白色家电业务也开始在波兰工厂生产,产品多样化了,竞争力也强了。 随着全球生产布局和中国制造业发展,中国向欧洲运输的中欧班列货物较多,也有了上面企业利用中欧班列改善生产环节的例子。而欧洲向中国返程的中欧班列货物较少,比如重庆的中欧班列直到2013年3月18日才迎来首趟回程班列。 去年中欧班列热火朝天,去程和回程仍然很不平衡。境外某物流公司去年操作的中欧班列去程集装箱近35万标箱,而回程仅约20万标箱。 所以,中欧班列的持续繁荣,有赖于全球化布局继续深化,以及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升温,进口额的扩大,这就需要中国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对欧洲的进一步开放。 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繁荣,中国未来还会是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中欧班列肯定会在全球化中扮演更多角色。当然,有些人设想它能替代海运的作用,那只能说是想多了,起码近期海运的不可替代性很强,不是中欧班列能够替代的,两者之间是互补关系。 来源/非凡油条(ID:ffyoutiao) 作者/豆腐乳 编辑/养乐多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