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研报:回顾快递物流及供应链行业格局,有何趋势?

物流指闻   |   来源: 招商交运亮点   |   2022-11-20   |   6 0

快递物流及供应链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驶向B端新蓝海,把握产业升级之桨

来源/招商交运亮点(ID:gh_661632439515)

作者/苏宝亮团队


65279444ec085eb7f01a05653367f8e8.jpg



01

快递:快递龙头稳住阵脚,

追赶者仍有机会

一、回顾:政策引领发展,行业格局改善

行业回顾:今年以来快递行业经历曲折发展,行业需求端受到上海、义乌等地疫情反复影响,业务量增速波动较大,三季度整体呈弱复苏态势;行业供给端在政策监管持续背景下,格局整体向好,加盟快递单价同比延续增长趋势。

1)业务量方面:受益于网上年货节及冬奥经济带动作用,2022年1-2月快递行业需求保持稳定,1-2月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56.9亿件,同比增长19.6%;但到3-5月份,受上海等地疫情频发影响,部分快递网点运营受阻,行业业务量增速出现明显下滑。进入6月份后,随着上海地区复工复产进度加快,叠加618电商大促驱动作用,6-7月行业件量增速回暖,同比增速分别达到5.4%、8%,而进入8月份后,行业件量增速受到义乌疫情影响有所放缓,但整体仍保持4.9%的正向增长,9月以来行业整体呈弱复苏态势,业务量增速趋缓。

下沉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中部快递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9月,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6.2 %、16.3%和7.5%。其中东、中、西部地区9月快递量增速分别为1.8%、11.7%、-5%,中、西地区业务量短期受到疫情多点散发影响增速有所放缓。

2)单价方面:受行业格局改善及成本端上行影响,全国单票价格相对稳定。2021年4月起,随行业监管政策频发,非理性价格战不再,快递行业在经历了单价的持续下降后,2021年9月起单票价格呈上行趋势。进入2022年后,随着监管持续,快递单票价格基本维持稳定,1-9月全国快递平均单票价格为9.61元,较去年同比基本持平,其中9月份行业单票价格为9.52元,同比减少2.3%,环比提升1.6%,义乌单票价格为2.82元,同比减少4.0%,环比提升2.3%。

3)格局方面:在政策持续强调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2022年以来行业集中度稳中有升,CR8由1月的81.9%提升了2.9个百分点至9月的84.8%。回顾2020年,随着极兔等新入局者快速扩张,行业整体集中度呈下行趋势,价格竞争激烈,但2021年以来,一线快递企业加快占据市场份额,集中度触底回升,尤其随着监管加强,价格竞争趋缓,同时极兔并购百世后份额或外溢,利好头部企业吸收份额,行业逐步向寡头垄断迈进。

9db22ad23ffc66467830d721a6783468.jpg

84f9455361d115666a82168de20147fc.jpg

4)主要快递公司股价回顾:对比年初至今主要快递公司股价变动情况,圆通(+12.5%)及申通(+7.4%)股价涨幅领先行业,市场趋于关注成长空间大的快递公司。

fedfcdc53506defa98813d80cf9044d2.jpg

5)主要快递公司经营情况回顾:从快递业务情况来看,2022年1-9月,顺丰、韵达、圆通、申通快递累计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0.9%、23.3%、27.6%、41.3%,累计业务量分别同比增长2.4%、1.1%、8.9%、22.1%,截至9月累计市占率分别为9.9%、16.4%、15.8%、11.7%,平均单票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4%、21.9%、17.2%、15.7%。从各家三季度业绩情况来看,2022年1-9月,顺丰、韵达、圆通、申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6.58%、23.11%、27.12%、42.38%,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8.77%、-2.05%、190.47%、188.68%。申通在产能加速扩张,经营管理改善的基础下1-9月业务量增长快速,市占率提升明显;顺丰持续进行客户结构调优及成本管控,低毛利业务单量明显下降,业绩改善明显;圆通延续优秀表现,数字化转型及成本管理效果显著,盈利表现领先;韵达加盟网络在疫情影响下经营受阻,市占率有所下滑,业绩短期表现低迷。

639444f9df0374bcc677df0852ea87ff.jpg

二、 展望:行业格局进入稳定期,把握变局中的“不变” 

行业展望:展望未来,预计2023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将持续充满变局,在欧洲能源紧缺、通胀加重等因素影响下,未来两年全球经济或陷入低迷期。而国内促经济、政策引导的大趋势不变,随着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更加有力和有效,未来中国经济有望领先全球,发展空间可期,快递需求有望受益于经济政策起效和消费复苏。同时政策监管持续和公司聚焦利润改善背景下,行业竞争重心转变,行业格局将进入稳定期。

1)需求方面:短期来看,存量市场仍有增长机会,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效果将逐步显现,随着疫情影响减弱,线上消费复苏,持续看好电商消费韧性。三季度经济恢复向好,明显好于二季度,前三季度我国GDP为87.03万亿元,同比增长3%,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2022年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2.03万亿元,同比增长0.7%,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8.24万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5%、14.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较8月增长1.7个百分点。观察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占比变化情况,1-9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恢复增长,达到25.7%,预计后续上游网购消费需求将持续回暖,带动快递业务量增长。

0fb837f4e9d1a13cdccf8328473df165.jpg

中长期来看,新市场增量广阔,下沉市场仍有拓展空间,同时快递进厂和快递出海及高端件市场仍是蓝海赛道,预计2023年行业需求或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新型电商平台如拼多多,新型零售方式如直播带货、社区团购将持续驱动下沉市场人均网购频次实现较快增长,新型电商形态的兴起将持续贡献快递业务增量,2021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到1.32万亿元。同时随着快递进村政策的持续推动,下沉市场空间潜力仍有待挖掘,2021年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达到2.05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4%,农村地区目前面临网购需求持续增长,同时末端寄递能力不足的困境,未来随着快递企业持续加快布局农村地区末端网点,下沉市场增量有望释放。此外,快递进厂和快递出海及高端件市场仍是蓝海赛道,伴随我国制造产业升级,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补强制造业产业链,实现降本增效逐步成为发展核心,预计快递进厂市场容量达万亿级别,未来发展空间可期;同时我国补强国际快递能力也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2022年1月1日随着RCEP生效,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将实现零关税,到2035年预计出口和进口累计增量将分别达到8517亿美元和9837亿美元,未来将进一步鼓励国内快递企业走出去,通过自建或并购搭建海外快递网络,或将利好有国际网络搭建能力和有航线能力资源的快递公司。综合以上,在存量市场随消费复苏以及增量市场加速拓展的基础下,我们预计2022年业务量实现底单位数增长,2023年随消费修复业务量增速或将达到10%-15%。

b737587cdfb3704ab4efe2296550bec6.jpg

2)政策方面:政策仍然聚焦保障快递小哥权益及打击非理性价格战两大核心,预计2023年行业政策或维持此前重点,但具体措施将更为精准。自2021年4月起《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与《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相继推出,政策变化逐渐成为行业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从旺季前夕政策指引来看,2022年9月国家邮政局印发了《关于支持浙江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共同富裕和行业高质量发展两大核心内容。我们认为2023年政策将维持此前重点,但具体措施将更为精准,非理性价格战将不具备条件。

3)格局方面:行业向垄断格局迈进趋势不变,头部企业在网络管理及业绩方面出现分化,预计2023年各家以求稳为主,但不排除行业有进一步整合可能。2020-2021年行业内企业不断扩大资本开支,通过购置土地、建设分拨中心、购置自动化设备和自有车辆等方式扩充产能,抢占市场份额。而高额的资本开支使企业现金流压力增大,叠加价格战的影响,企业盈利根基受损。随着业务量增长,规模效应使成本降幅的边际收益逐渐减少,企业逐渐聚焦服务与盈利改善,进入2022年后除申通外各家资本开支相对进入平稳阶段,经营性现金流明显回暖,申通由于正处于产能爬坡期,资本开支仍将持续攀升。在行业总体资本开支达峰及行业单价维持的基础下,预计2023年行业格局整体稳定,但仍不排除进一步整合可能。

9aeaa31c6c8aa99baa4c3d16b56e5a5a.jpg

4)行业新趋势:推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大趋势,产品分层及科技赋能成为核心。随着我国产业升级持续进行,制造业领域物流效率有待提升,据灼识咨询,我国一体化供应链物流市场规模目前已到达2万亿元,未来成长空间仍然较大。同时,在推动“成本分区、服务分层、产品分类”理念下,未来行业产品服务将进一步细化,数字化模式赋能网络运营锦上添花。

6c0b997c79c9843ede5f80375aa4bcae.jpg

三、投资建议及重点公司

预计2023年行业格局进入稳定期,消费复苏带动需求端改善,同时政策将持续关注高质量发展,快递行业进入价值竞阶段。

1)直营快递方面:重点推荐直营快递龙头顺丰控股,短期成本管控效果突出,长期受益于国际航线资源能力以及并购嘉里物流带来的国际网络优势。

2)电商快递方面:重点推荐管理改善效果明显的电商快递龙头圆通速递,短期业绩增长确定性强,长期关注圆通国际及航空带来的第二增长曲线;重点推荐产能加速爬坡的申通快递,短期关注规模效应显现,长期关注成本改善空间以及盈利逐步释放;重点推荐短期业绩低迷,估值回落的韵达股份,长期关注公司管理改善带来的业绩修复;积极关注电商快递龙头中通快递,网络及成本优势领先行业,同时发力时效件市场,龙头地位稳固;积极关注供应链物流服务商京东物流,看好公司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变潜力。


02

化工物流:行业整合加速,弱周期强需求性凸显

一、回顾:第三方化工物流快速发展,行业监管趋严

行业回顾:前期行业无序扩张导致经营规范性差,渡过规范期后进入壁垒明显提高。化工物流行业发展与我国石化工业发展相互依存。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石化工业基础薄弱,石化和化工产品基本处于空白,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建国后通过“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开发实现原油产量的自给和快速增长。到1978年石化工业总产值达到438.7亿元,全国原油产量已经突破1亿吨,门类较为齐全的石化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同时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组建,石化产业上下游和产供销结构分割优化,化工物流起步发展。1992-2006年期间,石化工业进入黄金发展期,期间主要危化品产量增速最高达到16%,化工品产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化工物流企业产能无序扩张较为严重,新进入者快速增长,行业较为散乱。2006-2018年期间,由于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理念提出,石化行业过剩产能得到化解,主要危化品产量增速有所下滑,同时危化品物流行业进入规范期,监管政策频出,行业进入壁垒持续提高。2019年至今,“十三五”期间的多个大炼化项目陆续投产,化学品内贸市场扩大,化工品运输需求提升的背景下行业监管仍然趋严,预计危化品供给偏紧格局短期仍将持续,利好头部企业进行资源整合。2022年以来,在大炼化项目持续投产下,化工物流需求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853a25d99de74145e6be9d239bab86ca.jpg

1)规模方面:随着下游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第三方化工物流需求持续提升。行业规模由2015年的1.2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2万亿元,近五年CAGR达到11%,据中物联危化品物流分会预测,预计到2022年行业规模将达到2.4万亿元,同比增速为7.6%。由于危化品物流服务资质的稀缺、操作流程的高标准以及对运输车辆、船舶的高要求,专业的第三方危化品运输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第三方危化品物流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422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000亿元,渗透率逐年攀升,由2018年的25%增长至2021年的40%。

63f1d4e21e709c54d9b32fae1a737b7b.jpg

2)运量方面:随着沿海民营炼化产能一体化进程加速,内贸危化品水路运量增长加快。危化品行业运输总量持续增长,由2015年的13.6亿吨增长至2020年的17.3亿吨,主要方式包括公路、水路和铁路,其中公路运输占比达到70%,水路和铁路占比分别达到22%和2%,公路运输占据危化品运输的核心地位,主要由于其具有机动灵活、可达性强的特点,可以有效触达较为分散的化工原料产销地,减少中转次数。近年来水路危化品运输量则明显增长,由2018年的3亿吨增长至2020年的4亿吨,或主要由于沿海炼化产能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沿海散装液体化学品船水运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1年沿海省际化学品运输量约达到3650万吨,同比增长达到10.6%。

25f0db2ad5a38f7ab3b145cb045db288.jpg

3)主要化工物流公司股价回顾:对比主要化工物流公司较2022年初股价变动情况,永泰运(+24.9%)>盛航股份(+8%)>兴通股份(-6.7%)>密尔克卫(-15.9%),永泰运及盛航股份股价表现相对较好。

f8f94b9a3969514dbea1c8fd391d402a.jpg

4)主要化工物流公司经营情况回顾:从各家三季度业绩情况来看,2022年1-9月,盛航股份、兴通股份、永泰运和密尔克卫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43.49%、33.23% 、71.45%、52.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5.35%、4.26%、121.16%、58.1%。细分赛道来看,内贸化学品航运龙头中盛航股份表现相对较好,虽然盈利水平由于船舶进入特检期以及台风天、枯水期等因素影响环比有所下滑,但归母同比仍实现超过30%的增长,兴通股份利润增速相对较慢,主要由于低毛利业务增长拖累公司利润。化工供应链企业中永泰运表现突出,三季度业绩大超预期,公司化工物流供应链业务量规模快速增长,密尔克卫保持稳定增长,取得青岛、奉贤等重要化工用地,同时收购久帝化工并入分销板块。

二、展望:炼化项目持续投产,行业加速向头部集中

行业展望:需求方面,伴随沿海民营大炼化持续投产以及国产化工品消费增长,国内化工品运输需求将持续增强。供给方面,随着行业监管趋严,运力供给延续缓慢增长趋势,头部在运力扩张、网络搭建方面具有先发优势,推动行业整合加速,头部集中度提升。

1)需求方面:随着沿海民营大炼化持续投产,液体化学品产量有望保持增长,从而带动液化品水运需求高增。根据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基础石化原料仍处于投产高峰期,根据在建项目进度估计,预计2022年我国乙烯、丙烯、乙二醇、对二甲苯新增产能分别达到1505万吨/年、881万吨/年、435万吨/年、1174万吨/年,总产能方面,2022年乙烯产能将达5709万吨/年,同增36%,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乙烯生产国;2022年丙烯总产能将达到5975万吨/年,同增17.3%;2022年乙二醇总产能将达到2516万吨/年,同增21%;2022年对二甲苯总产能将达到4333万吨/年,同增37%,国产将逐步替代进口,供应短缺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伴随疫情后复工复产推进,下游消费需求增强,带动石化化工产品市场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2021年石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明显,石油加工、炼焦等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达到3914亿元和1755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和15.7%,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速较上年同比增长16.9个百分点,改善明显。主要化学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21年各化学品产量均实现正增长,乙烯、纯碱、烧碱和硫酸产量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0.8%、3.6%、5.9%和1.6%。在我国化工产能保持增长及下游消费复苏双重驱动下,预计2023年化工品运输需求,尤其是沿海液化品水运量将持续增长。

1f3414b4edb1d99ffd65c1707985a1f5.jpg

d463765aa5fdd4e092d8f0b399ac0dbd.jpg

fca75b3f0220dc03b9d449e6dbacbf7e.jpg

长期来看,我国化工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外需市场空间广阔。从全球主要国家化学品市场份额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化学品市场份额上涨的仅有中国,份额由2010年的26%增长至2020年的45%,欧盟27国和美国份额均有所下滑,我国在全球化学品市场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从2010-2020年全球炼化产能地区分布变化情况来看,亚太地区2020年炼化产能达到3649万桶每天,随着中国与中东国家炼化工业的崛起,全球炼油重心逐渐东移,亚太地区炼油能力占全球的比值由2010年的32.41%提升至2020年的35.8%,成为为全球第一大炼化产能地区。

b2037a269e81adba342b5bf6f7de3b35.jpg

2)供给方面:行业进入壁垒随监管趋严提高,危化品水运力供给缓慢增长。近年来行业监管政策频出,针对危化品陆路和水路运输准入门槛进行管控,2018年12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宏观调控的公告》,显著提高危化品沿海运输运力准入门槛,2021年沿海散装液体化学品船舶获批运力规模为5.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万载重吨,获批化学品船数量为8艘,5000载重吨以上的仅有6艘,行业运力供给缓慢增长。未来随着行业规范化程度加深,规模较小且资质欠缺的公司加速出清,船队规模领先且综合资质较好的公司有机会获取更多审批运力,提升市占率,在争取优质客户资源上将具备明显优势,促使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同时,国内石化行业正逐渐进入新一轮供给侧改革,扩张优质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下游大型客户对于危化品运输服务商的认证资质水平、安全管理能力、船舶队伍规模、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未来在船队规模和资质运营水平都更具优势的头部企业将明显受益。

568cecc106f07d2839525924aec50d61.jpg

98fa9ce11d68c79dc4dc82de542c27e4.jpg

三、投资建议及重点公司

我国危化品运输行业正逐渐由小、散、乱格局向行业规范化、集中化迈进,行业需求受益于大炼化投产,同时进入壁垒随着监管趋严提升明显,行业具有一定抗周期性,长期利好头部企业提升规模化程度和市场份额。我们看好内贸危化品航运细分赛道的高成长性以及化工供应链龙头企业通过整合并购增强头部优势的潜力。

1)内贸危化品航运企业中:重点推荐内贸化学品航运龙头盛航股份,短期看好公司积极外购运力扩大市场份额,长期看好公司积极扩展液氨赛道及外贸化学品运输业务;积极关注内贸化学品航运龙头兴通股份,公司通过自建+外购模式提升运力规模,同时积极拓展LPG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2)化工供应链服务商中:重点推荐深耕跨境化工品物流服务的永泰运,短期看好公司通过自建+并购模式持续布局沿江沿海港口和化工产业集群,长期看好公司新能源相关业务带来的增量空间;重点推荐化工供应链龙头密尔克卫,公司通过内生+外延持续扩张,物贸一体化快速发展,线上线下相辅相成。

(1)盛航股份

公司是国内液体化学品航运龙头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国内沿海、长江中下游液体化学品、成品油水上运输业务,承运化学品覆盖了市场上绝大部分液体化学品种类,与中石化等大型石化生产企业形成良好合作关系,近年来保持快速发展趋势。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6.15亿元,同比增长43.49%,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35.35%,目前公司共自营船舶22艘,其中化学品船19艘,成品油船3艘,公司运营以外购运力为主,自建为辅,凭借较强的运力整合能力实现市占率提升,预计至2022年底,公司控制船舶规模将达到30艘。后续公司将继续通过申请新增运力建造船舶、购买市场存量船舶的方式不断提升运力规模,计划至2025年底公司船队规模将达到50艘。展望未来,公司通过收购江苏安德福能源供应链51%的股权和安德福能源发展49%的股权,积极布局液氨公路运输业务和贸易业务,拓展多元化业务,公司自建的国内第一艘内贸液氨气船有望于2024年投入使用;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外贸化学品运输业务,向香港金海海运有限公司购置其名下的两艘外贸化学品船舶100%所有权,逐步将低毛利的油品运输业务转向外贸化学品运输业务。公司通过持续扩张自身运力市场份额+拓展多元化业务双向并行的方式延续增长趋势,未来成长逻辑清晰。

(2)兴通股份

兴通股份是沿海危化品航运龙头之一,以液体化学品、成品油运输为主业,同时开辟LPG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在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散装液体化学品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船共计18艘,总运力达19.9万载重吨,其中散装液体化学品船舶13艘,运力13.38万载重吨,占市场总运力约9.7%,居国内领先地位。今年上半年,公司新增一艘5490载重吨化学品船和2艘3700立方液化石油气(LPG)船,下半年公司将新增一艘7990载重吨不锈钢化学品船“兴通79”轮和一艘12000载重吨不锈钢化学品船“兴通729”轮。公司的整体运力规模持续扩大,行业领先地位将进一步巩固,2022年前三季度,兴通股份共实现营业收入5.60亿元,同比增长33.23%,实现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4.26%。

(3)永泰运

作为一家主营跨境化工物流供应链服务的现代服务企业,公司主要从事跨境化工物流供应链服务、仓储堆存、道路运输等服务。旨在通过整合线下自有的国际化工物流服务团队、危化品仓库等内部资源以及国际海运、关务服务等外部资源,通过“运化工”平台,为客户提供全链条的跨境化工物流服务。公司起家于华东地区,现已形成以长三角地区为核心,覆盖华东、华北、华中等国内主要化工产业集群和宁波、上海、青岛、天津等国内主要化学品进出港口的跨境化工物流服务网络。近期公司收购天津瀚诺威,我们认为此次收购有助于提升公司在京津冀等环渤海地区化工物流供应链服务能力,是公司全国扩张的又一步。预计公司将继续布局沿江沿海港口和化工产业集群,通过自建、收并购方式提升仓储等基础设施资源,为公司全产业链物流供应链体系提供坚实基础。此外,我们认为新能源等业务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公司主要营业收入来源于跨境化工物流供应链服务,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45%至24.1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1.16%至2.45亿元。

acd8b76938d0327105d902c7ae93da37.jpg

(4)密尔克卫

公司作为全国化工物流龙头,业绩持续高速增长,通过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及供应链管理方案,在各环节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环保的专业化工物流服务,公司延伸化工品交易业务以完善供应链下游环节,实现物贸一体发展。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化工品交易、货运代理、运输服务、仓储服务等,其中化工品交易业务增长迅速,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营收占比从2016年的3.4%提升至2021年的36.2%,一举成为公司第一大核心业务,化工品交易业务与物流业务协同发展,化工品交易平台为物流服务业务引流。公司三季度积极作为,取得青岛、奉贤等重要化工用地,同时化学品船供业务落地,并收购久帝化工并入分销板块、并购集惠瑞曼迪斯以推进环保业务,进一步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93亿元,同比增长52.84%,实现归母净利润4.76亿元,同比增长58.06%。


03

供应链物流:

拓展增量市场,升维业务模式

一、回顾:产业升级推动一体化供应链物流发展

行业回顾:伴随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我国高端制造业供应链和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凸显,难以满足供应链升级需求,在效率、一体化服务能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同时行业参与者众多,大部分企业以贸易商业务为主,头部企业集中度偏低,行业格局较为散乱。

1)行业规模:外包物流规模持续增长,一体化供应链需求不断提高。中国作为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截至2020年外包物流规模达到6.5万亿元,渗透率达到43.9%,较2019年提升0.8个百分点,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9.2万亿,2020-2025中国外包物流支出年复合率增速达7.3%。目前我国逐渐聚焦高端制造,在制造业升级的背景下,提升制造业供应链效率,降低核心成本逐渐成为物流业发展的新趋势,一体化供应链需求不断提高,2020年中国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支出为2.0万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2万亿,2020-2025年复合增速将有望达到9.5%。

d5b465e0e0f5ba61b59e115fe5536ad8.jpg

2)行业格局:国内供应链行业集中度较低,格局较为散乱,2021年大宗供应链市场规模达到51万亿元,同比增长27.5%,而行业CR4(建发股份、物产中大、厦门国贸、厦门象屿)仅为4.06%,根据各家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占市场规模比重计算,建发股份、厦门象屿、浙商中拓市占率分别为1.4%、0.9%、0.3%,头部企业市占率仍然较低,主要由于行业内小规模的贸易商数量众多。

beaedfcd09f185f02dfdff62600ec95e.jpg

3)主要供应链物流公司股价回顾:对比主要供应链物流公司较2022年初股价变动情况,建发股份(+48.7%)>厦门象屿(+26.6%)>嘉友国际(-8%)>浙商中拓(-23.7%)>海晨股份(-42.4%)。其中建发股份和厦门象屿股价表现较好。

6a60b5765bef7322c45b3e23b0288ada.jpg

4)主要供应链物流公司经营情况回顾:从各家三季度业绩情况来看,2022年1-9月,海晨股份、嘉友国际、建发股份、厦门象屿、浙商中拓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5.95%、49.63% 、19.83%、13.7%、2.2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3.56%、88.14%、5.67%、31.2%、11%。

二、展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龙头话语权持续提升

行业展望:长期来看,行业需求将持续转变,由追求低价转向追求高效及安全,驱动企业业务模式转型;行业竞争核心将聚焦企业全流程服务能力,利好具备规模优势、客户优势、科技优势的龙头企业抢占市场高地,推动行业向头部集中。

1)需求:高端制造供应链具备高成长性:①消费电子制造企业供应链需求增加,助力实现降本增效。由于原材料涨价、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企业面临效益下滑,经营效率下降等问题。2018年开始,规模以上电子产业制造业利润总额出现下滑,由2017年的7180亿元降低至2018年的6000亿元,而2019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利润率为4.6%,较上年下降0.2%,2020年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1%。在此基础下,企业对供应链效率的要求不断提升,降本增效成为长期发展目标。而供应链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更完备的物流网络和更智能的管理平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通过减少厂商库存以及运输成本,解决电子产品高价值,高精度、物流定制化、库存管理难、运输安全性要求高、制造时效紧等痛点,设计全流程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未来专业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需求将不断提升,行业增长潜力较大。

e7fbcfaa0ec2aa0941cb5b6624ad5635.jpg

②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供应链物流外包需求量不断增长。随着我国政府大力推进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生产和销售两端屡创新高,行业维持高度景气。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达到354.5万辆,销量达到352.1万辆,产销两端同比增速均超过100%,新能源汽车需求持续走强。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达到784万辆,同比增长达到59.3%,维持高速增长态势。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认可度的提升和政策的扶持,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保持旺盛发展,目前已经逐渐由政策拉动转变为市场拉动,同时新型造车企业普遍属于轻资产运营,其自身供应链能力有限,因此对供应链物流公司需求较大,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公司成立时间较短,与上下游产业的联系不够深,因此供应链物流公司可以凭借资源、成本、经验等优势将服务渗透到造车企业的各项生产、销售环节中。随着行业的崛起,未来新能源汽车制造供应链物流领域发展潜力较大。

8cafb88b0ad319aeda7a58a8dff30b77.jpg

大宗商品供应链向产业上下游延伸,业务模式加速升级转型。制造业企业日益专业化、规模化,对原辅材料采购供应、产成品分销需求由单纯追求价格转为更加注重全程供应链服务能力,因此对供应链物流企业原辅材料组合供应、产成品快速分销、物流配送高效、环节成本优化、资金融通便捷、库存安全和周转效率将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大宗商品供应链企业长期转型趋势必然是由单纯的贸易商转向全程供应链服务商,盈利模式逐渐转向通过高质量服务赚取服务费,通过在产业链某一环节为客户输出综合服务,形成客户粘性、渠道优势、核心竞争力后,沿着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综合服务,最终形成全程供应链服务壁垒。

0c1224a8b532a65e04808ae4f808adc2.jpg

2)格局: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大宗供应链CR4市场体量目前仅超2万亿元,对比美日大宗供应链CR4市占率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海外头部大宗供应链企业托克集团营业规模已达到1.73万亿元、嘉能可经营规模已达到1.3万亿元,国内头部企业未来有望凭借业务规模、大客户资源、资金成本等优势加速抢占市场,尤其在行业下行阶段,伴随小规模贸易商加速出清,长期头部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

3)行业新趋势:数智化转型升级加速,赋能全程供应链服务能力。长期来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将持续赋能大宗供应链企业的全程物流服务,助力企业拓展增量市场、驱动业务模式转型、提高服务能力。未来头部供应链企业有望依托海量的业务数据、庞大的客户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率先实现数智化技术与业务经营的有效融合,抢占新发展高地。

三、投资建议及重点公司

我国产业升级趋势不断增强,制造业领域物流效率落后、全链路经营效率低下、资源及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逐渐凸显。展望未来,在需求转变的背景下供应链物流龙头企业逐渐由中游延伸至上下游,从传统贸易商转变为全流程供应链服务商,提升端到端一体化服务能力,更好的服务制造企业。格局方面,转型过程中行业资源整合加速,龙头集中度提升。

1)高端制造业供应链物流中:重点推荐深耕3C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供应链物流的海晨股份,短期看好公司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空间,长期看好公司通过跨行业复制能力构筑护城河。

2)大宗商品供应链物流中:重点推荐跨境多式联运龙头嘉友国际,短期看好公司中蒙业务量疫后快速恢复带来的业绩弹性,长期看好布局中亚境内供应链物流以及非洲刚果(金)项目带来的利润增量;重点推荐供应链运营+房地产开发双主业驱动的建发股份,短期看好公司供应链运营业务持续稳健增长,长期看好国企优势助力公司房地产业务率先恢复;积极关注顺利转型全程供应链服务商的厦门象屿,公司客户结构不断优化,多元化业务组合增强风险对冲能力,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长期发展态势向好。积极关注一流供应链集成服务商浙商中拓,公司在不断完善传统优势业务黑色供应链以外,切入新能源和再生领域业务,多元化业务助力长期盈利能力提升。

(1)海晨股份

公司深耕高端制造供应链物流,在3C电子、新能源汽车和医疗器械等领域持续扩张。公司作为4PL供应链先行者,渗透3c电子制造业整个制造流程,生产前服务通过公司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化物流管理平台,以及现代化供应链科技,提供快速、安全的门到门整车等配套增值服务。生产中服务包括VMI原材料仓储管理、生产物流等,通过公司自主开发的生产物流管理系统,实现线上联网实现订单齐套管控、并按生产订单将材料配至工位或流水线边。生产后服务包括成品发货仓、成品运输配送等,为客户提供全球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同时海晨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有入场物流和Milk-Run循环取货等服务,与联想集团不断深化合作,业务纵向拓展能力增强,2021年从联想获得的收入达到5.94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到40.44%;并于2017年切入理想汽车供应链,帮助研发入场物流业务。2021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总营收达到9620万元,同比增长达194.6%,占2021年总营收的6.55%,较2020年提升3.55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业务成为新增长点。2022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25.95%,实现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33.56%。公司长期增长动力来自于在3C领域份额的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业务放量以及向特种材料、家用电器等行业的跨行业复制能力。

7cddde479dcfb401252bca2799910ee1.jpg

(2)嘉友国际

公司以跨境多式联运物流服务为起点,逐渐延伸供应链贸易业务,实现业务协同发展。公司业务以蒙古、中亚、非洲等具有国际陆路口岸跨境运输特点的国家和地区为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物流服务社会资源。2021年供应链贸易业务、跨境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服务业务、以及非洲PPP项目收入占比分别为49.8%、31%、19.1%,供应链贸易业务和跨境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服务业务毛利占比分别为35.7%和63.9%。公司长期深耕中蒙地区业务,煤炭供应链贸易增长迅速,通过积极布局陆锁国关键物流资产,提升跨境综合物流服务的影响力,建立同行业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与蒙古煤矿以及终端用户直接签订贸易合同,为煤炭从蒙古矿山最终到达终端用户提供全流程服务,目前随疫情缓解,甘其毛都通车量维持在600车左右,2022年业务量明显恢复。同时公司借力“一带一路”,布局霍尔果斯等核心口岸,加速布局中亚境内物流供应链,复制中蒙业务模式。非洲业务方面,公司于2019 年与刚果(金)政府签署《特许授权协议》,目前卡松巴莱萨-萨卡尼亚150公里道路已经全部通车并开始试运营,萨卡尼亚陆港和莫坎博边境口岸建设计划将在下半年投入运营,与紫金矿业合作将带来长期收入增长,预计2024年有望贡献2-3亿元利润。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8.08亿元,同比增长49.63%,实现归母净利润4.67亿元,同比增长88.14%。

b167e00232fdbdcfeecf886598a623b9.jpg

(3)建发股份

公司是一家以供应链运营和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现代服务型企业,供应链运营服务布局全球,拓展至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搭建“物流”、“信息”、“金融”、“商务”的LIFT综合供应链服务体系,通过数字化融合、供应链协同、金融、科技等方面的深度赋能,有效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公司在浆纸、农产品、钢铁等行业中深耕多年,并已在规模、专业等方面形成优势。公司地产业务坚持区域深耕战略,主要布局了福建、浙江、江苏等省份,以及上海、北京等高能级城市,重点城市群布局能力突出。1)供应链业务持续增长。2022年1-9月,公司供应链运营业务分部的营业收入达到5276.93亿元,同比增长19.34%;供应链运营业务分部实现的归母净利润达到29.14亿元,同比增长22.10%,供应链业务毛利率同比微降0.1个百分点至1.7%。在宏观环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公司供应链业务在高基数上仍有持续增长,表明了公司在供应链业务上的优势地位。2)房地产三季度销售增速较上半年明显回暖,拿地规模居行业前列。前三季度,房地产业务分部实现营业收入368.83亿元,同比+27.27%,实现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33.66%。销售方面,22年前三季度公司子公司建发房产和联发集团共实现销售金额1189.18亿元,同比-29.17%,其中三季度销售额442.76亿元,同比-12.6%,增速较上半年收窄18.6PCT,且增速优于同期统计局销售额(统计局销售额三季度同比增速-20%);拿地方面,据克而瑞数据显示,子公司建发房产和联发集团前三季度全口径拿地金额合计690亿元,同比-19%,拿地规模较去年仅小幅收缩;公司拿地力度58%,在前三季度房企普遍资金链偏紧、多数房企收缩拿地规模的情况下公司依靠国央企背景加持及自身经营稳健带来的充足的现金流获取了较多低溢价率项目,为后续业绩释放夯实基础;据克而瑞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拿地金额位居行业第六。

2b9d01e8f1c262978014deb8276ea356.jpg

(4)厦门象屿

厦门象屿主营业务为商品采购供应及综合物流服务、物流园区平台开发运营,实现了由“传统贸易商”向“供应链服务商”的转型。公司主要客户分为制造业企业客户和贸易商客户两种类型,客户结构不断优,大中制造业企业客户服务量占比超50%。公司提供包括采购分销、物流、供应链金融、信息咨询等多环节在内的全流程服务,完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大宗商品经营服务,大宗商品采购与分销收入占营业收入超过97%,主营产品包括金属矿产、农产品、能源化工等大宗商品,其中2021年金属矿产类毛利占比达到46.8%,经营货量9270万吨;能源化工毛利占比达到30.0%,经营货量8428万吨;农产品毛利占比达到22.4%,经营货量1452万吨,公司产品组合多元化程度强,有效增强风险对冲能力。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业绩稳定高增长,受益于2021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景气度提升,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17.6亿元,同比增长13.7%,实现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31.2%。

公司在主要大宗商品细分领域均形成特色供应链服务模式。农粮产品方面,公司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形成集种肥服务、农业种植、粮食收储、物流运输、原粮供应、粮食加工及农业金融等于一体的服务布局,整合采销渠道,优化物流体系,提升资金效率。金属产业链方面,公司与嘉能可、力拓、托克、武钢集团等多家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先依托大企业客户建立优势,提升全链服务能力,进一步为中小企业提供“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虚拟工厂)模式”服务。能源产业方面,公司煤炭进口量居全国前列,通过战略合作关系锁定优质渠道。新能源产业方面,公司在锂电、光伏领域布局,提供采销、物流、金融等一揽子解决方案。

公司全产业链运营能力稳步提升,全球布局随一带一路不断深化。公司在经营、物流、金融三方面都建设打造服务平台,其中,经营方面拓展农产品外围合作库点108个,金属产业“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项目12个;物流方面通过平台整合车辆近4万辆,收购新疆象道完善铁路运输网络,自营仓库达40个;金融方面开发“屿链通”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提供质押、融资业务。同时,公司在北美、东南亚均设立子公司,“中国—印尼”“中国—越南”“中国—泰国”“中国—非洲”航线均实现规模化运营。

2dc18e9e109a56d64bfde76f49a7cfed.jpg

(5)浙商中拓

公司核心主业为生产资料供应链管理集成服务,尤以基建和制造业客户为中心提供完整协同的生产资料供应链服务,包括产销协同、库存、物流、产业金融等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目前,公司在大宗商品供应链上涵盖广泛,并已在新能源、再生资源方面开拓业务。同时,公司共设立57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并在中国香港、新加坡拥有3家国际化平台子公司,业务覆盖东盟、南美、非洲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化经营成效显著。公司核心主营业务为供应链集成服务,占营业收入的98.7%。在传统工程工业配供配送方面,与中建、中铁二局等大型建设、生产制造企业客户均有深入且广泛的合作关系。公司利用数字“天网”、物流“地网”优势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扮演风控中介角色,并提供融资服务。同时公司通过“基地+贸易”模式充分整合上游资源,构建深度绑定下游客户的收购加工销售等全流程服务。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8亿元,同比增长2.22%,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79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降低系受限电限产政策及房地产低迷带动钢材等需求下降影响。

黑色供应链为公司传统优势业务,布局日趋完善。截至2021年底,公司黑色供应链业务营收占比78.3%,销售钢材2213万吨、铁矿石1954万吨、煤炭111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4.67%、9.11%、6.74%。随着公司工业服务综合体模式的落地,钢铁等大宗商品业务将持续增长。公司通过规模化集成、集约化运营、平台化聚合,完成供应链业务优化组合。

切入新能源,加速新兴产业链业务拓展。2017年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中拓电力,新能源业务向光伏、储能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经营品种和业务业态不断丰富,目前公司可再生资源供应链营业收入占比稳定在10%以上,长期盈利增长可期。以光伏产业链为例,公司目前已完成从硅片、支架、组件、电池片到光伏电站自上而下的业务布局,2021年公司实现新能源供应链及材料营业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351%。

c3e635c2d6156c3d8f33f58e87c9b15b.jpg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交运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如果宏观经济持续下滑,势必影响大多数公司经营业绩。

油价大涨、人民币汇率贬值:油价上涨将影响快递企业运输成本,而汇率贬值将影响跨境供应链企业汇兑损失,拖累业绩。

疫情扩散超预期:如果疫情扩散超预期,快递网点经营受阻、供应链链条不畅将导致企业业绩受损。

快递价格战超预期恶化:价格战将侵蚀网点利润,如果程度加深或者时间拉长,网点亏损将显著拖累总部利润。

化工品运输事故风险:化工品运输具有极高的危险性,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因碰撞、起火等引起的泄露、爆炸等重大事故,在日常运营中,行业监管机构也对行业安全运营提出了较高的监管要求,若重大危化品运输事故频发,可能导致业内企业面临巨额赔付和企业声誉重大损失,对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快递行业、化工物流行业均受政策监管影响,若行业政策出现较大变动,监管力度放松,或导致快递行业价格战重启、危化品运输行业运力供给增长,从而影响企业经营。

b8287b8ee9ed0d95ba0c0bb8b1c2247c.jpg

来源/招商交运亮点(ID:gh_661632439515)

作者/苏宝亮团队

* 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物流指闻立场。转载此文章需经作者同意,同时注明作者姓名及来源。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

7

6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物流指闻微信公众平台
更多深度策划、最新资讯、行业报告、现场视频,欢迎在微信中搜索“物流指闻”,或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将行业收录指尖。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

汉森供应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00208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