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起,“拐点”至,国家和管理部门所释放的“反内卷”信号已经非常明晰,寻求一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有的选择。
2025-07-30交给你一个仓库,你打算怎么管理?
2025-07-30我国目前平均每天的揽收快件量超过5亿件。庞大的业务量背后,快递业发展呈现哪些新趋势?快递板块又有哪些投资机会?
2025-07-30上市快递发布的6月业绩显示,顺丰连续四个月业务量增速领跑。进入传统淡季,通达系增速全面放缓,反内卷之下单票价格降幅环比收窄。
2025-07-30“东风”起,“拐点”至,国家和管理部门所释放的“反内卷”信号已经非常明晰,寻求一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有的选择。
来源/驿站(ID:yizhan1573)
作者/驿站老鬼
整治快递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要动真格的了。
自2024年7月高层会议首提“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后,反内卷已成社会各界的共识,国家也在加大对“内卷式”竞争的整治力度。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请注意!从“防止”到“整治”,口径措辞上的变化足以表明中央的决心和态度。
自今年以来,整治“内卷式”竞争,已在不同的治理语境下被反复强调——
今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要综合整治 “内卷式” 竞争;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再次提出“反内卷”竞争,也再次强调: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前段时间(7月8日),国家邮政局党组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完善邮政快递领域市场制度规则,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依法依规整治末端服务质量问题。
种种信号已经“满格”,“反内卷”的风向更加鲜明。近期,美团、京东和阿里被市监总局约谈,要求三家外卖平台规范促销、理性竞争,又一次向社会传递鲜明信号——
“内卷式”竞争现象依然存在,相关整治还将继续深化。
由此可见,整治“内卷式”竞争,绝对不是简单的喊口号,而是实质性的行动。可以预见的是,快递行业已经到了走出“内卷”的关键时刻,各大快递企业必须要顾全大局,顺势而为,容不得后知后觉。
01
快递行业 “内卷”,已付出太多“代价”
判断行业的风向,首先要正视目前的现状。
“内卷式” 竞争与良性、公平的竞争背道而驰,本质上是一种恶性、无序且无效的竞争, 不仅冲击了公平竞争秩序,也带来资源错配、产能过剩、低效重复布局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削弱了市场与行业的创新动能。
就现实看,快递行业的“内卷”乱象,即便称不上最卷,也绝对是其中之一,其负面效应不容小觑——
▌1、助长价格战
在商业的语境里,一切生意都建立在利润之上。近年来,快递行业的“价格战”一年惨过一年,末端网点的日子一天难过一天,甚至亏本的买卖也硬着头皮干。
站在消费者的视角来看,短期内,价格战可以让消费者能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快递服务,但长期来看,一味地以低价格来抢市场的行为,不仅压缩了企业自身的利润空间,也扰乱了市场正常价格秩序,导致整个行业陷入 “增量不增收” 的困境。
数据不会说谎。2025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56.4亿件,同比增长19.3%,但快递业务单价却降至 7.52 元,同比下降 9.2%,价格战的负面影响可见一斑。
▌2、拉低服务水平
揆诸现实,价格战是快速抢占市场、争夺客户的有效途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而技术沉淀、精细化管理、服务质量提升上需要长期的投入和深耕,短期内难以显现效果。
在价格战的“裹挟”下,一些快递企业不得不狂飙突进,以牺牲服务为代价,降本削减服务投入(如减少人力、压缩配送时间等),导致服务质量下滑,快件延误、丢失、破损及送货不上门、服务态度差等问题频发,最终拉低整个行业的发展质量。
▌3、恶化行业生态
市场从来不排斥价格竞争,但一味地以低价格来抢市场的行为,难免造成一种失控的竞争,所产生的问题也将越来越明显、尖锐。
宏观上,快递企业以低价抢市场,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陷入 “越做越亏” 的恶性循环,严重损害快递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使其在内耗式竞争下深陷发展瓶颈期,导致刷单、跨区取件、黄牛党等不正当竞争乱象四起。
而从细处看,任由价格战驱动的低价竞争,会“吃掉”末端快递员的权益保障与待遇增长空间,也会在无形中让电商卖家养成对“低价”的依赖,影响了整个电商快递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内卷”的大幕自上而下落下,各家快递企业在“内卷”中已经付出了太多“代价”,是时候停下来深刻反思。
02
多种因素叠加,催生内卷困局
问题来了:为何快递行业如此“内卷”?
答案有很多,在老鬼看来,绕不开以下几点——
▌1、产能供需失衡
从供需矛盾角度看,近年来,对各大快递企业的产能扩充突飞猛进,但业务量增速却逐渐呈现放缓趋势。按照目前各大快递公司的基建规划、投入和建设速度,全行业的产能储备和扩容速度,已经高于增量的规模,产能过剩的迹象和趋势越来越明显。
市场竞争本身就是配置资源的最有效方式,随着基础建设和产能的大幅提升,必然会驱动企业去寻求更多的业务量来“填(平)饱(摊)肚(成)子(本)”。在残酷的存量市场竞争中,对业务量和市占率的追求,依然是头部玩家的“头等大事”,行业价格战也在所难免。
▌2、电商客户倒逼
众所周知,电商件在各大快递企业中的业务占比基本上都超过50%甚至更多。客户一旦大到这种程度,就真的是“上帝”了。僧多粥少意味着客户的话语权就高,在价格层面可操作空间也就更大。
面对越来越强势的电商客户,快递企业的话语权越来越弱,为了迎合客户的需求,快递企业不断推高客户服务的预期,又不断降低服务价格,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上帝”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可以为此而支付的费用却越来越少。上述两种矛盾始终在相互博弈,加剧了整个行业的恶性循环。
▌3、同质化严重
当下各大快递企业,尤其是高度依赖电商业务的快递企业,无论是服务水平、价格体系、运营效率都呈现出明显的同质化现象。
在这种高度饱和、竞争差异化并无悬殊之处的快递市场里,拙劣的模仿,长期的跟随,容易丧失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总想着比拼 "谁能更便宜" ,既不愿创新也不愿投入,在相似的产品和服务上进行同质化创新。
过往的一系列“暗战”已经证明:内卷是一种没有赢家或者说全输的竞争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想着靠“内卷”去抢市场,无异于自寻短见,是时候做出改变,也必须要做出改变了。
03
整治 “内卷” ,势在且必行
快递行业反内卷,是一时风浪还是长期大势?
答案显然是后者。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不是一朝一夕的波动,而是多方合力推动的“必然”大势。
这个“必然”就是驱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底层逻辑和竞争主线——
▌1、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整治快递行业 “内卷式” 竞争,能引导企业跳出低价恶性循环,转向技术创新、服务提升和管理优化,增强核心竞争力与盈利能力,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部分企业加大智能设备投入,提升效率与服务,降本增效。
▌2、提升消费者体验
快递业需回归服务本质,整治 “内卷式” 竞争可遏制服务质量下滑,促使企业更关注消费者需求,提升快件时效、安全性与准确性,改善服务态度,加强送货上门等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调查显示,服务质量已成为消费者选快递时仅次于价格的重要因素。
▌3、维护市场公平秩序
打击不正当竞争、整治 “内卷式” 竞争,能营造公平市场环境,保护合法企业利益,激发创新活力,鼓励企业以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竞争,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吸引优质资源进入,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4、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快递业是电商产业链关键环节,整治 “内卷式” 竞争可避免快递企业与电商卖家陷入低质低价循环,促进双方建立稳定互利合作关系,还能带动包装、运输设备制造等上下游产业,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
▌5、保障从业人员权益
“内卷式” 竞争压缩企业利润,影响快递员等从业人员收入与福利。整治后企业盈利能力提升,能改善从业人员工作条件与待遇,保障合法权益,稳定队伍,提升行业服务质量与效率。
04
破“卷”路径
“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协同共振
风往哪个方向吹,浪就要往哪个沙滩拍。
当前,国家和管理部门所释放的“反内卷”信号已经非常明晰,寻求一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有的选择。
那么,快递行业如何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呢?
在老鬼看来,只有将“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协同共振,快递市场才能摆脱恶性无序的“内卷”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首先,快递行业反内卷,最终还是要需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去调节,依赖于快递企业加强自律和修炼内功。
一方面,要从“价格战”向“服务战”转变。
目前,快递赛道的内涵已经有所变迁,靠“低价抢市”的价格竞争不再是行业角逐的重心,而以短链条、高时效、专属化等分层服务为特征的“价值战”和“服务战”将全面开打。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费力不讨好”打价格战,还不如顺势寻求高质量发展,将子弹打向更有价值的细分市场。比如冷链、末端、国际……
更重要的是,快递行业的竞争,并非只剩“价格战”这条路。相比于短期的“价格战”,长期的“价值战”更有出路;相比于陷入“囚徒困境”,敢于“破圈”才更有前途。这一点,从中通近几年的“转向”表现来看,成效非常明显,给其他正陷在“价格战”中无法自拔的同行们趟出的这一条新路。
另一方面,向科技要新质生产力。
存量竞争时代,推动快递公司不断向前的内生动力主要就是科技,业务运行、网络管理、企业治理、产品迭代、服务能力与水平提升等等,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因此,除了要加大、加快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未来更大的考验,还在于满足客户不同层次的定制化、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这就离不开技术的赋能,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才能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占据先机。
其次,当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出现短暂停滞和失灵的时候,政府调控这只“有形之手”就有必要进行干预、规范和引导。比如,加强政策引导,推动落实法规标准,建立行业信用体系。再比如,建议建立快递行业价格协调机制、服务质量协调机制等。
举一个最近的典型的例子,近日,媒体反映部分快递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时,存在揽收快件收费计重“向上取整”的情况。国家邮政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开展核查工作,指导相关寄递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快递服务》国家标准,优化完善服务收费计重规则,并通过官方、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对外公示(公布),切实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国家邮政局响应迅速,推动快件收费计重规则透明化,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强力保护,也是推动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的关键一步,是一次从合规纠偏到权益保障的双重突破,也在倒逼企业从 “隐性加价” 转向 “显性服务” 竞争,让消费者将真正享受到 “明码实价” 的快递服务。
无论如何,用更高的标准来“倒逼”快递企业走出内卷困境,并不是一时之举,而是需要长期执行,但在拥抱变化的过程中,唯一的不确定性就是战略耐性。快递企业既然选择了“反内卷”这条路,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面对竞争不盲从,保持足够的战略耐性。
“东风”起,“拐点”至,随着“反内卷”的信号越来越强烈,老鬼相信,快递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现象一定能够得到解决,也期待整个行业能早日跳出内卷“怪圈”,走进良性竞争的循环。
来源/驿站(ID:yizhan1573)
作者/驿站老鬼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