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水将走向两极分化,而两极分化的临界点,是总成本领先。
2024-12-18零售企业要突破瓶颈,必须依靠产品创新,而不仅仅是门店和商品品类的简单调整。
2024-12-18供应链的优化与自有品牌的打造将成为决定门店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
2024-12-18回顾即将过去的2024年,消费市场的品牌们心情格外复杂。
2024-12-18为什么应该给火热的预制菜投资敲响警钟,预制菜产业目前都面临哪些问题,以及当我们面对这些问题时有何解决思路与策略。
来源/FoodPlusHub(ID:FoodPlusHub)
作者/海枫
最近预制菜产业的投资火热,全国各地的预制菜产业园、工厂正在如火如荼的兴建及落成,仿佛一时间国内农业及食品饮料领域许多投资都集中在了预制菜行业中,这背后既有政府的力量,也有资本的力量,还有产业链上下游的力量。
用野蛮生长来形容过去两年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是不过分的,这也符合一个新兴产业早期及成长期的发展。但随着下游原有客户&市场逐渐趋于饱和,新兴市场还未成熟以及进一步增长与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在这种情况之下,针对上游产业链的巨大投资与下游市场的增长和发展已经出现了不平衡,甚至是一定的鸿沟。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针对上游产业链的投资还在持续,有的是预制菜业务稳定的公司持续扩大产能,而有的则是有一定产业资源或政策支持进行产能投资,还有一些是因为预制菜市场热度很高以及增长很快希望进入预制菜市场来分一杯羹。可以预估在未来不短的时间里还会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投入到预制菜市场中,尤其是在预制菜上游产业链的投资。
在这些针对预制菜上游产业链的产能投资中,有许多公司并未建立起成熟预制菜的产品、业务等体系,有的是在产线以及产品上跟风与模仿,对于下游客户或渠道拓展并未有所投入,而有的甚至与市场是存在脱节情况的,并不是所有产能的投资都是优质的、有竞争力的。如果放任同质化产能继续投资放大,下游市场增长及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种不平衡、一定的鸿沟可能在未来会演变成为巨大的鸿沟。
届时,整个预制菜产业的增长与发展将迎来极大的挑战,甚至整个产业可能会面临收缩、萎缩的情况。而站在今天的时间点来看,如果放任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在预制菜产业的投资会面临极大的浪费与损失,而预制菜的产能也会出现巨大的过剩情况,预制菜市场的发展就会出现停滞,而要继续恢复增长以及健康、高质量的发展可能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头部预制菜公司也会因为过大的同质化产能投资而影响收益,到时候与整个预制菜投资会是一种低效、低价值的情况。
尽管这里提到的只是一种可能性,短时间内还不会发生,但我们只要不是预制菜行业的投机者,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预制菜是为数不多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紧密串联起来的行业,如果预制菜行业得到了高质量、健康的发展,并且达到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三个产业都将是受益者。
预制菜以食品工业所在的第二产业为核心,紧密连接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图片来源:第2期FoodPlus会员·专题分享与讨论活动《ToC预制菜产品开发的核心逻辑以及大单品机会的判断与把握》分享内容
目前预制菜行业与市场确实存在一定的隐患、风险,已经有一些泡沫存在了,如若让这些隐患、风险继续存在,不得到有效解决,预制菜市场的泡沫会越来越大,当泡沫破灭时将会给预制菜产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不论在预制菜产业链中哪一环节、是什么角色,可能都很难幸免。所以我们才提出:应该给火热的预制菜投资敲响警钟。
过去FoodPlus对于食品饮料行业的观察以及对于食品创业投资的研究,我们有过多次这样针对热度较高之后的冷思考,而后行业的发展也多少印证了我们的一些判断。
具体而言,我们在2020年底撰写并发布了文章《明星食品初创公司发展到10亿规模或高额融资后,下一步发展及未来在哪里?》,其中提到食品消费品创业投资当时在国内并没有走过一个完整的周期,从短期去看中国食品创投生态环境的发展并不怎么明朗,其中以几家代表性公司的发展以及上市退出等角度进行了案例分析,这几家公司包括了:江小白、元气森林、简爱、三顿半、自嗨锅、王饱饱、拉面说等。明星创业公司从公司本身发展、投资及退出都不怎么理想的情况下,整个行业及生态是不成熟的。
2021年年初我们撰写并发布了文章《为什么应该对食品饮料早期及成长期公司的高估值保持谨慎?》,针对食品饮料创业投资高估值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表达了我们的担忧,也针对创业公司及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提出了我们的一些思考与方案。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国内食品创业投资热度开始降低,到2022年彻底遇冷,即便现在进入到了2023年下半年,也还没有恢复,而且可预期的环境下这种情况至少会持续到2024年甚至之后。
在2022年年中时,我们撰写并发布了文章《ToC预制菜,并不如你想象的美丽》,当时有许多公司进入ToC预制菜市场,其中最知名的应该属陆正耀的舌尖工坊、趣店预制菜,但目前这两家预制菜公司或业务已经关停。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提出ToC预制菜虽然热度很高,但其实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包括了消费者认知与习惯、优质产品供给、供应链端的改造、销售渠道的丰富性及体量等。
ToC预制菜的这篇文章发布到现在,经过了快一年的时间,除了盒马、叮咚、抖音以及部分以线下开店预制菜企业在ToC预制菜表现相对不错之外,其他ToC预制菜细分市场或渠道的表现并不如意。不过盒马、叮咚虽然在扩大对预制菜的投资,但各自也都在ToC预制菜上面临一些挑战。而去观察抖音预制菜产品,会发现销量主要集中在一些头部品牌或头部单品上,并没有呈现出很强的ToC预制菜产品多样性,这些现象存在意味着ToC预制菜即便在今天依然是不够美丽的。
谈到过去这三篇冷思考的文章,更多是想说在持续对预制菜产业的观察与研究中,我们感受到了预制菜市场及投资热度的高涨,也发现了预制菜市场及产业链上下游存在的问题及挑战,与此同时我们希望针对我们的观察与判断进行分享,希望给到预制菜产业链上下游不同环节的参与者一系列冷静的思考与判断。
一边是可以看得到的隐患与风险,另一边是火热的投资、巨大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之下,理性、冷静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说我们要针对预制菜投资的火热进行一系列冷思考,不能只看到火热、机会以及前景,还需要看到问题、隐患以及风险。
不过尽管我们认为需要对于预制菜火热投资背后的问题、隐患引起重视,需要给火热的预制菜投资敲响警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看衰预制菜市场及产业在未来的发展,相反我们认为预制菜中长期发展的天花板很高,只不过短中期我们需要去除一些泡沫,从而引导及实现预制菜市场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01
预制菜市场机会很大,但挑战也是巨大的,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好在预制菜产业的投资
以下是我们对于预制菜市场现况以及未来发展的一些观点。
①、预制菜核心替代的是生鲜以及生鲜冻品,从目前替代情况来看,连锁餐饮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替代率,但中小型餐厅等非连锁餐饮以及家庭烹饪场景中的替代率还不够高,甚至比较低,所以未来预制菜市场的增量一方面来自于餐饮连锁化率的持续提升,这种现象以及趋势是比较明显的,另一方面就来自于中小型餐厅等非连锁餐饮以及家庭烹饪中。
但非常明确的一点是预制菜不可能替代所有生鲜及生鲜冻品,最终预制菜与生鲜及生鲜冻品的占比会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
②、从预制菜核心替代的是生鲜及生鲜冻品来思考预制菜的产品开发逻辑,对于不同场景、不同客户、不同需求下,需要去将预制菜产品在多个维度下与生鲜进行对比,包括操作、品质、风味、口味等维度,如果对比生鲜没有明显的优势,这样的预制菜产品在产品力上是不够的。
与此同时,预制菜是一种食品加工产品,而食品加工产品与生鲜及生鲜冻品比较大的不同是经过了一定程度加工,生鲜及生鲜冻品是作为标品、原料产品,可以在深加工、烹饪的过程中再创造,并且再创造的空间是比较大的。而预制菜经过了一定程度加工,对于再进行深加工以及烹饪会有一定限制,再创造的空间也没有那么大。
作为一种食品加工产品这是预制菜产品开发过程中最大的限制之一,与生鲜及生鲜冻品相比较之下是一种明显的劣势,想要开发出优秀、优质的预制菜产品就必须要突破这种限制,将劣势转化成为一种优势。
③、预制菜产品有两个核心的逻辑:一个核心逻辑是生鲜的预制化,可以理解为就是预制食材,是食材、半成品的逻辑;另一个核心逻辑是菜品的预制化,可以理解是就是预制的成品菜品,是菜品及成品的逻辑。
什么产品以预制食材的逻辑进行开发,什么产品以预制成品菜品的逻辑进行开发,需要结合客户类型(连锁餐饮、中小型餐厅、家庭烹饪等)场景以及需求来考虑,同时也需要考虑菜品的特性、食材的特性,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划分,最终的选择还是在于自身属于什么类型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市场、做的是什么样的预制菜业务以及产品应用的场景及对应需求等。
④、目前预制菜行业的产能主要集中在给连锁餐饮提供定制化预制菜产品,其次是预制食材类的产品,前者有专门的餐饮定制化的预制菜工厂,分布在全国各地,服务半径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后者主要由肉类龙头及深加工企业在主导。对于面向非连锁餐饮的ToB标品预制菜以及家庭烹饪的ToC预制菜,目前这后两者的产能也主要复用前两者产能,预制菜行业未来发展需要依靠专门为后两者建设的产能(专门的工厂或生产线)。
但是近两年预制菜产业所增加的产能更多还是在定制化预制菜以及预制食材类产品,随着这两种类型预制菜产品对应客户需求、细分市场的增速放缓、逐步饱和,可能会出现预制菜产能过剩的情况,而为ToC标品预制菜、家庭烹饪的ToC预制菜建设与优化的产能会是机会,但需要从需求、产品类型、工艺技术的角度来规划与建设产能,目前市场中可以参考的案例、经验还不够充分。
⑤、ToB标品预制菜目前以中低端、中端产品为主,其中快餐、中低档餐厅、下沉市场的乡宴以及部分团餐为主,对于中高端、高端市场与产品是缺失的,尽管是更大的增量市场以及机会,但需要在产品及产能上做出很大的调整与优化。
而面向中高端及高端市场的ToB标品预制菜才有可能做出更高的溢价,在相同产能及投入资本的情况下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收益。但中高端及高端市场会面临两大难题,一大难题是这些市场的餐厅更倾向于使用优质的生鲜及生鲜冻品,对于使用预制菜的需求迫切度并不高,与此同时面对这个市场的优质供给是缺乏的,另一大难题是这些市场的餐厅是分散的,需要面向这些餐厅建立起相应的营销、销售、配送、服务等体系。
⑥、ToC预制菜市场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在预制菜整个产业中依然是一个小市场,渗透率是比较低的,按照预制菜替代生鲜的逻辑,家庭烹饪中生鲜的规模不亚于餐饮市场,但ToC预制菜市场及产品的复杂性也不亚于ToB预制菜市场及产品。
预制食材以及预制成品菜品的预制菜产品逻辑在ToC预制菜市场中也是成立的,讨论及分析哪一种产品类型会占据ToC预制菜市场还为时尚早,但从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度以及对上游原料供应链要求来说,预制食材更加依赖上游原料供应链,是一个资源、产能及销售规模驱动的产品类型,而预制成品菜品则更加依赖生产工艺及复杂度,是品牌及研发作为核心驱动的产品类型。
相对而言,在ToC预制菜市场当中,预制食材类型的市场集中度会更高一些,更加适合在上游农业产业链中有一定资源的企业发力,而预制成品菜品类型的市场集中度会呈现一定的分散性,对于产品、消费需求、品牌与营销驱动的公司会更加适合一些,同时也适合有一定品牌基础及受众基础的餐饮品牌进入。
⑦、不论是ToB预制菜还是ToC预制菜,想要做出溢价是比较困难的,一方面需要从整个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另一方面需要在技术、产品上下功夫。但是如果不具备溢价能力,这样的预制菜企业、品牌终究会被市场所淘汰,或者从收益角度去看注定就是一家非常平庸的预制菜公司。
例如从营收规模来看,味知香与安井食品、新希望六和、国联水产、龙大美食等预制菜龙头企业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但是从产品溢价、自身毛利以及盈利水平来说,味知香要远高于这几家预制菜龙头企业。
⑧、尽管在目前的ToC预制菜市场中电商渠道占据了一定主导地位,尤其是抖音渠道,但在未来的ToC预制菜市场中电商渠道不会是主要的,对于已经或想要进入ToC预制菜以及想要布局ToC预制菜的公司来说,线下渠道的策略、模式既需要提前进行布局,也需要从顶层、战略的维度进行思考。
对于以上这个判断有两个核心逻辑支撑:第一,预制菜在电商是一个囤货的逻辑,绝大部分预制菜都是低温产品(冷冻或冷藏),而绝大部分家庭的冰箱容量是有限的,一旦追求菜品的多样性,电商囤货的逻辑与有限的冰箱容量就会产生冲突;第二,预制菜核心替代的是生鲜及生鲜冻品,在生鲜市场当中,尽管生鲜电商已经推广了许多年,但普及率一直比较低,而且生鲜电商企业要么盈利能力一般,要么就是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家庭烹饪中生鲜的购买习惯更多还是在线下以及新零售渠道,购买生鲜是满足家庭烹饪的需求,购买预制菜也是在满足家庭烹饪的需求,所以从购买渠道及购买习惯来看,预制菜与生鲜是类似的。
⑨、从ToC预制菜市场普及与推动的角度,盒马、叮咚买菜这两家公司所发挥的作用要远远大于众多专注于电商渠道的ToC预制菜公司,甚至高过抖音、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一方面是因为盒马、叮咚主打生鲜类产品为主,契合家庭烹饪的购买需求与购买习惯,为预制菜产品提供了比较精准的人群匹配及宣传;另一方面是因为盒马、叮咚基于家庭烹饪消费者需求及洞察进行预制菜产品的选择与产品开发,其中开发了大量的预制菜自有品牌产品。
由于ToC预制菜市场渗透与普及率还是比较低的,除了需要零售商、平台商的推动之外,ToC预制菜品牌自身也需要为市场渗透及普及率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在未来能够通过一些方式与消费者在家庭烹饪场景中有直接互动、交流的ToC预制菜公司会有自己的竞争优势以及市场位置,尤其是当下以及未来一段时间里ToC预制菜市场都属于早期发展阶段,这种贡献带来的价值与回报会是巨大的。
还有更多关于预制菜市场、行业等不同维度的观点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及展开,在这篇文章后面的内容中我们更多会来谈一谈我们所观察到的预制菜产业究竟在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些问题或潜在问题会是预制菜产业发展隐患以及带来发展瓶颈,同时我们也会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提供一些思路和策略。
除了这篇文章之外,我们还针对预制菜投资这个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专题研究的内容将于7月15日周六进行线上的专题分享与讨论,本次专题研究既全面丰富、又系统深入,只要你身处预制菜市场及产业链中,不论是什么角色的参与者,都可以获得如何在预制菜产业进行高质量投资、高价值投资的参考与判断。
02
这几大问题不解决,预制菜产业可能将迎来发展瓶颈
具体而言,我们所观察到的预制菜产业面临着的问题包括了几个方面:
①、预制菜市场规模的增长与上游产能投资、产能增加规模之间存在不平衡
②、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认可度不仅仅在影响 ToC 端预制菜,也在影响 ToB 预制菜
③、追预制菜市场热度、追风口的公司很多,舌尖工坊和趣店预制菜只是一个缩影
④、预制菜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价值体系与交易体系还不够成熟,仅仅靠预制菜展会、盒马、叮咚买菜是远远不够的
下面我们就针对以上提到的问题一一展开,以及分享我们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a、预制菜市场规模的增长与上游产能投资、产能增加规模之间存在不平衡
在最近这几年预制菜倍受市场关注之前,就已经存在多年,并且每年都在稳步发展,核心以连锁餐饮的定制化预制菜为主,其次是针对中高档酒楼的预制食材为主,但这部分占比是比较小的。后来逐步拓展到料理包针对中低端快餐为主的产品类型与市场。当市场高度关注预制菜时,这个时期的预制菜已经具备数千亿的规模,并且围绕在定制化预制菜以及料理包市场有相对比较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
最近几年预制菜倍受关注,希望持续在预制菜市场寻求增量,一方面还是在于餐饮市场,餐饮行业的连锁化率持续提升,对于餐饮专业供应链服务的需求以及要求会持续提升,这部分增量市场是可以预期的,另一个餐饮增量市场预期则是还有大量中小型的非连锁餐厅以及团餐等其他餐饮。另一方面则是在于ToC预制菜市场,味知香、盒马、叮咚买菜、抖音、天猫、京东等不同类型的参与者,要么贡献了一部分ToC预制市场的增量,要么贡献了一部分ToC预制菜市场的声量。
但可以预见的是预制菜市场不太可能再实现规模化的高速增长,这一方面是因为当下预制菜市场的基数本身就很大,另一方面是几个重要的市场增量要么达到一定的瓶颈,要么存在一定的问题与挑战。
比如虽然餐饮市场的连锁化率会提升,但它不会是爆发式增长的,而是会有一个相对中长周期的逐步增长过程;再比如ToC预制市场虽然倍受关注,但在家庭烹饪场景中对预制菜的需求依然是不温不火的,只有几个代表性的渠道可以匹配这种关注度,大部分的渠道其实是沉寂的,其中就包括了山姆、Costco这样倍受城市中产家庭的会员制商店。
而在大量中小型的非连锁餐厅以及团餐等其他餐饮市场当中,料理包是比较成熟的产品类型,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中低端的ToB标品预制菜,还有一小部分供应中高端酒楼的预制食材类ToB标品预制菜,但面对更大的非连锁餐饮市场时,还需要重新组织产能、供应链以及洞察需求来提供新的产品供给,最近几年农业龙头公司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与推动,比如小酥肉、肉丸等产品类型。
目前针对上游预制菜产能的投资有几种类型,一种是农业龙头公司或预制菜头部公司,一种是ToB定制化预制菜工厂,一种是餐饮企业建立自己的预制菜工厂,还有一部分是针对中端或中低端市场的ToB标品预制菜。
在上述集中预制菜产能投资的类型中,一方面是产能是有重叠的,比如ToB定制化预制菜的产能投资与餐饮企业自己建设预制菜工厂的产能是重叠的,针对连锁餐饮的ToB定制化预制菜市场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饱和,未来增速会是缓慢的,未来可能会出现针对ToB定制化预制菜的产能不饱和、投资收益较低的情况。另一方面是有些新增产能对应的不是更有潜力的预制菜市场,比如对于中高端的ToB标品预制菜产能和ToC预制菜产能的投入没有那么多,这部分更多是农业龙头公司或预制菜头部公司在投入。
ToB标品预制菜和ToC预制菜两个预制菜细分市场虽然现在是面临一些挑战的,未来一段时间里这些挑战大概率依然会存在,但两个市场的增长潜力会远远大于ToB定制化预制菜市场,而这两个细分市场从产品供给以及市场分布来看一定是分散与百花齐放的,仅仅依靠农业龙头公司或预制菜头部公司的投入是不够的。不过解决这两个细分市场的挑战并不是增加产能就可以的,还需要是提供新供给、优质供给的产能。
如果是针对预制菜产能在新增投入的企业,在做产能投资时,可以先想一想一些比较核心的问题,一方面在于订单从哪里来,现有客户及客户拓展的速度能不能跟上新建产能的速度,另一方面是目前投资产能所供应的产品是哪一种类型,市场竞争情况如何,产品供给自身是否具备一定的差异性。
在预制菜产能投资上,有的企业就是比较谨慎的,比如金龙鱼在近一年左右进入预制菜市场,作为米面粮油领域的巨头公司,并没有大规模做产能建设方面的投资,而是在部分城市做试点,还尝试在商业模式上做一定创新,以提供场地及设备等方式来为餐饮企业提供中央厨房服务,同时以提供团餐的方式面向学校、大会&展会及企事业单位等。当然不能说金龙鱼这样的预制菜业务策略及产能投资策略是非常好的,但至少是谨慎的。
整体来说,当下预制菜市场已经不再是野蛮生长了,而是需要精细化运营,所以在产品投资上需要仔细考量,在产品供给上也需要好好打磨以及投入研发,还需要在运营及销售上打通整个产业链条,不然盲目对预制菜进行产能投资,导致的结果可能就是非常低的投资回报,甚至带来较大亏损的投资。
b、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认可度不仅仅在影响 ToC 端预制菜,也在影响 ToB 预制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消费者对预制菜所建立起的认知并不是很积极的,相反是有一定负面性的。比如在餐厅用餐,如果消费者知道餐厅用了预制菜或认为餐厅可能用了预制菜,对于餐厅的评价就不会太好。
尽管从家庭烹饪的场景中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程度以及普及度还不够高,但是在餐厅中都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尤其是连锁型餐厅。从目前大众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来看,并没有把预制菜作为一种更好的选择,而是作为一种更次的消费,对于餐厅以预制菜来进行烹饪提供出品持排斥的态度。
目前大众消费者普遍对预制菜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认知,这对于预制菜整个市场及产业发展来看是最大的隐患之一,甚至不亚于上游同质化产能、重复产能投资带来的隐患。尽管ToC预制菜和ToB预制菜面对的是不同的客户及市场,在产品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者本质都是为消费者提供菜品,只不过一种是需要自己在家烹饪,另一种是餐厅烹饪好。
如果大众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认识持续负面,没有改善,带来的后果就不仅仅是未来ToC预制菜依然会增长缓慢、渗透率及普及率很低。对于ToB预制菜市场也可能带来很大的挑战,因为餐厅最终还是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及对于顾客的吸引力,如果预制菜只是解决了餐厅自身效率、标准化以及降本增效的问题,反而降低了对顾客的吸引力,这样餐厅对于预制菜的需求也有可能降低。
如何建立大众消费者对于预制菜比较积极正面的认知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但必须是所有预制菜产业链公司都需要重视起来的问题,不仅仅是预制菜工厂,也包括了销售预制菜的零售商、采用预制菜作为供应链服务的餐厅。一方面需要持续提升预制菜优质的供给,在需求上做洞察来进行产品开发,也需要在产品研发、技术、设备方面做更多的投入,另一方面则是需要与消费者建立沟通,不要回避消费者对预制菜已有的认知,也不要回避消费者来了解预制菜,让消费者了解预制菜中不是只有料理包,还有许多优质的产品供给。
不过这其中更为重要的还是对于消费者、大众市场来说什么是优质的预制菜供给,现在市场及产业链给出的答案还不是很好的答案。一方面我们需要提升一些不那么优质的预制菜供给以及出清一些劣质的预制菜供给,另一方面则是在多个方面、面向多个细分市场、面向整个大众消费者建立预制菜的体系以及标准,以优质供给作为原则的预制菜体系与标准。
c、追预制菜市场热度、追风口的公司很多,舌尖工坊和趣店预制菜只是一个缩影
尽管舌尖工坊和趣店预制菜已经是过去式了,但整个预制菜产业依然存在追市场热度以及追风口的公司,在这其中不乏一些上市公司,尤其是在预制菜上游的农业领域上市公司,以肉类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企业,原本业务经营遇到挑战、营收及盈利波动性很大,在预制菜热度比较高的时候发布战略进入到预制菜市场。
判断一家预制菜公司是不是在追市场热度、追风口有一种相对比较容易的方式,那就是看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这家公司给预制菜市场、行业、产业带来了什么样的价值,另一方面是这家公司在挣什么样的钱,究竟对于预制菜投资及业务本身的收益与盈利情况的关注度如何。
比如各个地方政府对于预制菜是有扶持政策的,有的公司做预制菜产能的投入更多是希望拿政府补贴,对于如何经营好预制菜业务以及利用好新建立的预制菜产能并没有考虑那么充分,而有的公司是为了在资本市场将故事,从而推动公司股价。
给预制菜市场带来价值的角度,前面提到预制菜在供给端其实存在一定的挑战,而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认知不算积极正面,不去提供同质化的供给、劣势的供给某种程度就已经给市场带来价值了,而如果能够提供优质的供给、具备差异性以及独特性的供给、能够与消费者建立积极正面的预制菜认知的沟通,给市场带来的价值也会更大,从而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收获到价值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而且这种价值收获是持续、中长期的,而不是短期、不可持续的。
给预制菜行业带来价值的角度,同质化的产能投资、重叠的产能投资减少,在产能投资上多一些谨慎,在当下就能够预制菜行业带来一些价值。同时,预制菜需要更多优质、差异化&独特性的产品供给,有的是从产品研发、需求洞察的维度,而有的是从工艺、技术、设备的角度,不论哪个维度做出一定促进的作用,给行业带来的价值就会更多一些。
给预制菜产业带来价值的角度,整个预制菜产业需要发展,而且是需要高质量、健康的发展,而预制菜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或者即将过去。整个产业链中其实已经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预制菜产业链玩家,尤其是上游拥有预制菜产能的生产型企业,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其实离不开这些企业有质量的生存与经营,如果能够建立一些体系、交易平台等帮助这些上游预制菜企业更好的经营,并且有序的提升经营能力以及优质供给的能力,对于预制菜产业带来的价值就是巨大的。
当市场、发展进入到一个健康发展阶段,企业自身有更强的经营能力、竞争实力等,预制菜产业的投机者就会无利可图或者过得非常艰难,而只有这样整个预制菜产业才能健康、有序、中长期稳步发展。
d、预制菜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价值体系与交易体系还不够成熟,仅仅靠预制菜展会、盒马、叮咚买菜是远远不够的
ToB定制化预制菜工厂与连锁餐饮企业是直接展开合作的,所以这部分的产业生态以及价值链条是相对比较清晰与成熟的。但还有大部分的预制菜上游企业与下游客户是没有办法直接展开合作的,需要有一定的中间环节、中间伙伴参与到价值链条以及交易体系当中。
盒马、叮咚买菜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两家新零售公司通过需求洞察、产品开发的方式将消费者和上游预制菜工厂链接了起来,值得一提的是盒马还将在2023年下半年开出一家预制菜门店,面积达到了5000平米,两家公司也都将预制菜作为自身核心的战略,但两家公司在预制菜的零售体量在年100亿左右,并不是特别大。
现在在全国各地的预制菜展会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将上游预制菜工厂与下游零售商、餐饮企业、经销商、ToC预制菜品牌等链接起来,能够带来一定的交易机会以及交易体量,但这种方式毕竟是低效率的。尽管是低效率的,但从目前整个预制菜产业生态来看,好像又很难找到比预制菜展会更高效的交易机会与平台。
更多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价值体系与交易体系是具备一定营收规模的预制菜公司,比如安井食品、新希望六和、国联水产等,这些都是预制菜产能规模较大的企业,还有更多相对产能规模较小的一些预制菜企业是覆盖不到的,这些预制菜大企业也不太可能完全将自身的交易体系开放出来,即便开放也只是部分。
比如安井食品旗下的冻品先生,定位为川湘味预制菜,很多菜品安井旗下预制菜工厂是生产不了的,这些菜品需要交给其他的预制菜厂商供应。再比如国联水产,会将自身上游水产原料供应链资源以及预制菜工厂的产能资源开放给其他ToC预制菜企业提供代工服务。
不过以上这些预制菜公司还不足以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还有一些为餐饮连锁企业提供冷藏仓储及配送服务的冷链物流公司,有的公司在冷链仓储及配送服务基础上提供了餐饮食材采购及供应的服务,比如蜀海供应链除了冷链业务之外,也延伸出了半成品食材加工处理的工厂,还整合了上游许多食材供应商以及预制菜供应商来提供服务,不过也主要服务于下游连锁型餐饮。
所以整体来说预制菜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价值体系与交易体系是不够成熟的,这既是挑战、问题,因为如果不解决,确实预制菜产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会受到一定阻碍,但同时也是很大的潜力与机会,这其中很多环节是相对空白的,如果能够提供很好的服务与价值,给产业带来巨大价值的同时,企业自身也可以收获到巨大的价值。
到了今天,预制菜的野蛮生长应该停止了,无价值或者价值不高的预制菜投资也应该得到有效控制,但根据我们的观察来看,整个预制菜产业更多还是在盲目投资及扩张中,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通过这一篇文章来严肃谈一谈这个话题,也确实应该为火热的预制菜投资敲响警钟。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