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审议通过,这项聚焦快递行业的决策将有利于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2025-03-31营收双位数、一年净赚超百亿,顺丰2024年业绩全面开花
2025-03-31快递驿站真的不行了?影响快递驿站生存的根本因素究竟是什么?快递驿站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2025-03-31顺丰大件,不只想更快
2025-03-28今年以来,阿里一边忙着跟“干儿子”快递股们断舍离,一边忙着收回“亲儿子”菜鸟的股份聚焦电商核心主业。
来源/快递观察家(ID:exobserver)
作者/江夏
3月12日,圆通公告阿里通过杭州灏月减持圆通不超过2%股份,套现约9.4亿,减持后阿里持有圆通18.62%的股份,依然是第二大股东。
另一边,2月份,菜鸟宣布阿里已全面收购其小股东的剩余持有股份,并同步向员工所持的菜鸟股权激励实施全量退出计划。
与此同时,行业内传出菜鸟速递与申通快递加速融合的消息。也有声音认为,阿里加速甩卖快递股股份,是为了“筹粮”助菜鸟高飞,那么菜鸟能否承载阿里的物流野心?
01 重新审视菜鸟
穷则思变,菜鸟虽然未必真的穷,但却是一直在变,尤其是近两年经历了多次战略调整,可以说是阿里集团业务战略变动最为频繁的板块。
2023年阿里1+6+N的组织架构拆分,让菜鸟开始了IPO进程,作为六大业务集团中唯一以物流为核心的板块,承担阿里巴巴全球物流网络建设的战略任务。
亿豹网发现,彼时菜鸟年入778亿,且刚刚扭亏为盈,大家都以为菜鸟即将独当一面,但冲港折戟,集团进一步思考菜鸟的定位。
撤回赴港上市申请后,阿里一度加大对菜鸟的投入,重估菜鸟战略价值,直接体现在真金白银的投入上。如回购流落在外的菜鸟股份,强化对菜鸟的控制权,包括中通、申通持有的菜鸟部分股权以及员工持有的股权激励,让决策权更加集中,提升战略调整效率。
菜鸟董事长蔡崇信也表示,“考虑到菜鸟对阿里巴巴的战略重要性,以及我们在构建全球物流网络方面看到的重大长期机遇,我们认为现在是阿里巴巴加大投入菜鸟的合适时机。”
今年1月,菜鸟再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国际业务团队进一步整合,合并了速递、CES平台、海外大区产品技术团队,成立单独的全球快递产品技术团队,加快海外COE系统建设。
而国内电商供应链团队完全移交淘天集团,高管丁宏伟向淘天CEO蒋凡双线汇报,强化前台电商与后台物流的协同。
阿里对物流赛道的一种“All-in”态度,让菜鸟定位从“生态协同者”转向“独立运营的物流公司”。
亿豹网认为,这一方面是源于阿里集团对物流业务的重新定位,菜鸟不再仅是“科技平台”,而是承载着“全球72小时达”野心的重资产物流公司,另一方面也是应对市场竞争和行业变革的需求,配合阿里电商生态提升国际业务的服务能力。
02 海外收入超50%
根据阿里发布的最新一期财报,也即截至2024年底的2025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显示,菜鸟在第三财季实现收入为282.41亿元,同比下降1%。
其实,对于菜鸟而言,第三财季的业绩利润受影响是可以预见的,物流网络投入本来就属于重资产模式,菜鸟还接入了京东等电商平台,基础网络设施包括在仓储、分拨等环节在内的全球基建扩张下,投入成本同比增长。
分季度来看,菜鸟去年的业绩还算理想。1-3月营收245.57亿,同比增长30%,4-6月营收268.11亿,同比增长16%,7-9月营收同比增长8%至246.47亿,主要来自跨境物流服务收入的增长。
也就是说,截至去年前三季度,菜鸟的营收都是在增长的,第四季度增加物流网络投入才有所下降。
亿豹网看来,相比营收增速放缓,菜鸟更值得关注的是海外市场的可能性。
目前菜鸟的业务板块主要分为国内物流、国际物流及科技方面,其中,国际业务的跨境快递、国际供应链、海外本地服务占菜鸟整体营收的比重超50%,也是菜鸟这两年来的最大增量来源。
这背后,是菜鸟对全球市场的重金投入。
如今的菜鸟,左手握紧全球化网络——海外仓面积超80万平方米(不包括旗下递四方),跨境物流覆盖200多个国和地区,“全球5日达”剑指DHL、FedEx;右手加码技术壁垒——超30城运营L4无人车、县域智能分拣中心普及自动化设备。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盈利压力,国际业务的高投入与回报周期矛盾凸显。而在国内方面,菜鸟裹裹、菜鸟速递、国内供应链逐步进行调整,各版块战略重心不断变换。
03 调整后能走多远
实际上,阿里“断舍离”背后,菜鸟的突围战才刚刚开始。
2024年12月3日,卡塔尔航空货运宣布深化与菜鸟集团合作,共同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及全球消费体验升级。今年1月,菜鸟密集推进国际业务布局:月初启动建设三大跨境商家中心,构建中小商家专属国际快递服务体系;中旬完成美洲四大分拨中心技术升级,通过智能设备显著提升电商平台包裹履约效率。
有阿里做后盾,菜鸟突围颇有义无反顾的意味,ALL-IN国际的态度也显得势不可挡。
此前,阿里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加码云与AI硬件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相当于过去十年总和。针对“AI爆发远超预期”的行业趋势,“阿里将全面强化云智算基础能力,驱动产业生态升级。”
显然,阿里在AI方面的投入,也能为菜鸟智能物流网络做赋能,毕竟菜鸟正基于阿里云、大数据及IoT技术,在智能仓储、无人配送等环节实现全链路效率提升,这是菜鸟的技术优势。
但回归国际业务具体实际场景,菜鸟也不得不面临和同行友商相似的境遇。
首先,国际物流市场被DHL、FedEx等传统巨头垄断;其次,部分新兴市场,如南美、东南亚,需要依赖与当地企业合作,但文化差异、基础设施落后可能导致履约效率下降;此外,中美贸易摩擦、欧盟碳关税政策等可能增加跨境物流成本;
甚至拿跨境业务来说,跨境物流链路长、节点多,菜鸟需要配合阿里国际的扩张步伐,将揽收、转运、末端配送等全链条环节尽可能聚合在一起,重资产投入而回报周期长;况且海外逆向物流也不好做,目前海外退货处理尚未形成标准化服务链路,退货成本高、效率低,尤其对高价值商品构成挑战。
简单来说,同行有的困难,菜鸟遇到的一个不会少。
另外核心的一点是,贴上阿里标签后,菜鸟的生态协同功能和独立性还是存在一定矛盾,在依赖阿里电商生态和拓展第三方市场之间,需要寻找更多可能平衡性。
亿豹网认为,调整后的菜鸟未来能抵达何种高度,取决于三个核心要素:阿里战略投入的持续性、独立运营后的能力迭代速度以及全球化网络壁垒的构建深度。
来源/快递观察家(ID:exobserver)
作者/江夏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