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复盘:9月“社保新规”系误读?餐饮与食材供应链行业的阵痛与重构

物流指闻   |   来源: 中物联食材供应链分会   |   2025-08-23   |   0 0

随着高院关于社保司法解释的出台,被欠缴社保的劳动者终于披上法律铠甲,餐饮与食材供应链行业企业却面临盈利与合规的双重考验。这场牵动千万从业者生计保障与劳动权益实现的深度角力,正悄然重塑着行业的生存逻辑与竞争格局。

来源/中物联食材供应链分会(ID:fsca_2020)

近日,“社保新规”“全员强制缴纳社保”等说法在餐饮及食材供应链行业引发轩然大波。对此,人民日报8月16日紧急辟谣,“此次司法解释并没有创设‘新规’,而是统一司法裁量标准,消除了全国不同地区司法实践中的分歧;并非现在才‘强制’,按照我国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规定,缴纳社保本就具有强制性;亦非覆盖‘全民’,而是指向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

此番辟谣,从法律视角来看,厘清了法条含义,但从经济视角来看,并没有消除广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疑虑。尤其是餐饮与食材供应链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中小食材企业、餐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有雇佣行为的,下同)与受雇者之间达成“不交社保、提高现金收入”的协议已经是秘而不宣的事情,在司法解释施行后,企业规避法律的风险和成本显著加大,短期看,无疑给企业增加了负担。

01

高院司法解释,“新”在何处?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有两点与行业从业者息息相关:

1、明确劳动关系认定标准

此次司法解释明确了在界定劳动关系时,要综合考量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人身和经济从属性,以及双方是否存在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意。这意味着,以前一些模糊不清的用工关系,现在有了更明确的判断标准。比如,外卖骑手等灵活就业人员,只要与企业存在实质的劳动关系,就应享受社保待遇。

2、强化企业社保缴纳责任

此次司法解释强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不参加社会保险或违反规定由一方负担全部社保费用的条款,因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这一规定直接堵住了企业不为员工缴纳社保,或者让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的漏洞。

此次司法解释的出发点,无疑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让更多人享受到社会保障。但对于行业企业来说,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一政策带来的冲击不容小觑。

02

各方反应:有人淡定,有人观望,有人焦虑

面对高院的司法解释,我们调研了行业里不同规模企业的高管,对此反应各不相同。

一家区域型食材供应链企业高管表示:“这次的‘新规’对我们企业的影响有限,我们一直倡导给员工提供五险一金,所以全职员工参保比例高”“不过,我们确实也听说一些平时规避买社保的公司还是在想对策,毕竟我们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全员社保支出的费用不是个小数字”。

一位主打下沉乡镇市场的连锁餐饮品牌高管称:“我们还在观望中,我们的加盟商以夫妻老婆店为主,较少存在雇佣行为。”“身边很多同行也在观望。”

更多的企业则认为,在当前餐饮市场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企业既要降本又要保证用工,司法解释的实施无疑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在被问及有何应对措施时,不少企业坦言:“所有的应对措施都无法抵抗国家政策,可能只能在灵活用工方面寻找一些空间”。

无论各方反应如何,但有一个是企业的共识,那就是:未来社保、税费合规对企业经营越来越重要。

03

中小餐饮:难以承受之重

在餐饮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根据企查查数据,截止2025年4月2日,我国餐饮业企业数量为1581万家,其中个体工商户比例高达94.7%。司法解释的实施,对这些脆弱的经营单元而言,如同一场“生态筛选”。

让我们来算一笔账,以北京为例,按照2024年最低社保缴存基数6821元,餐饮企业每雇佣一个人员,每月的社保支出将超过1800元,据此测算,人力成本整体增幅可能达到15%-30%,对于那些小店来说,每位员工每月千元左右的社保支出,很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以往餐饮企业的运营成本中,食材成本占比最大、平均40%左右,其次就是人力成本、占比超20%。当前,餐饮行业的平均净利率仅为5%-10%,而社保成本将吞噬3-6个点的净利润。这就意味着,大量企业将陷入“交社保即亏损”的死循环。

表1 2024年各地区企业社保缴存比例

微信图片_2025-08-23_181741_942.png

数据来源: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开资料

在这样的压力下,大部分企业可能会采取减员、调整用工结构(调整正式工与临时工的比例、增加退休人员的雇佣比例等)等措施来降低成本。但这又会导致员工流失,服务质量下降,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

中小企业日子不好过,规模较大的连锁餐饮企业又如何?根据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规模较大的连锁餐饮企业日子也不一定好过。除上市餐饮企业本身就在合规方面做的比较规范外,大部分企业给总部人员缴纳社保是常态,但门店员工通常是不缴纳社保的,尤其是加盟门店。全员缴纳社保对于连锁餐饮品牌的加盟商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如何帮助加盟门店应对危机是首要任务。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头部连锁品牌可能会更快地渡过这次“危机”,其强大的供应链优势、标准化运营和数字化管理或将成为稀释社保成本的利器。如果9月1日后,司法解释被严格执行,大型连锁品牌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中小餐饮企业则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存考验,大量还在勉强维持经营的餐饮店将会加速退出市场,最终形成“大型连锁品牌主导+少数特色店存活”的二元结构。

04

食材产业链,牵一发而动全身

餐饮行业作为食材产业链的下游,其受到的冲击必然会向上游传导。

对于食材供应商来说,下游餐饮客户的倒闭或缩减规模,将直接导致订单量大幅下降。同时,大部分的中小食材企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全员社保也将增加其自身的运营成本,对本就利润微薄的食材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微信图片_2025-08-23_181743_797.png

图1 2022年规上企业利润率

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23)

同时,餐饮行业的震荡还会影响消费市场。当大量低价高频的小微餐饮消失后,中低收入群体的日常消费选择将大幅减少。而且,一旦大量小微餐饮主体退出或者增加退休人员的聘用,可能会引发“就业减少—主流消费人群收入下降—消费低迷”的连锁反应。近日,北京麦当劳和上海小杨生煎招聘退休人员的新闻就上了热搜,虽然麦当劳被证实很早就有招聘退休员工的先例,属于企业正常操作,但背后折射出的是年轻劳动者的恐慌。政策的制定也需要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持企业活力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保新政真正成为“民生保障网”,而非“企业绞索”,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05

结语:阵痛之后,行业或将迎来新生态

司法解释的实施,对餐饮行业和食材产业链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短期内,阵痛难以避免,但长期来看,这或许会倒逼企业提升效率,推动行业合规化、规模化发展。

在这场变革中,餐饮企业和食材产业链的从业者们,需要积极应对,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同时,我们也期待相关政策能够更加完善,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来源/中物联食材供应链分会(ID:fsca_2020)

* 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物流指闻立场。转载此文章需经作者同意,同时注明作者姓名及来源。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

0

0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物流指闻微信公众平台
更多深度策划、最新资讯、行业报告、现场视频,欢迎在微信中搜索“物流指闻”,或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将行业收录指尖。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

汉森供应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00208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