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研判:食材供应链行业全景扫描,趋势如何?

来源: 中物联食材供应链分会   |   2025-07-22   |   0 0
2025年第二季度,食材供应链行业呈现出相对稳健的发展态势。行业规模持续扩大,餐饮收入持续增长,资本市场也展现出较高的活跃度,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粮食进口规模大幅下降、出口稳步增长,肉类进口量略有下降。但行业“宏观数据”和“微观体感”之间的温差依然存在,调研的企业普遍面临营收下降、盈利空间缩小的增长困境,政策效力、消费潜能等红利释放仍需要一定的传导期。

来源/中物联食材供应链分会(ID:fsca_2020)

01

行业运行情况概述

(一)行业运行数据

1、餐饮收入数据

2025年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服务消费,创新消费场景,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餐饮收入4167亿元、同比增长5.2%,5月份全国餐饮收入4578.2亿元、同比增长5.9%,1-5月全国餐饮收入22772.6亿元,同比上升5.0%,彰显出餐饮市场的复苏活力。

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230亿元、同比增长3.7%,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374.2亿元、同比增长4.8%。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占大盘收入比例较2024年4月和5月有所提升,显示出餐饮业规模化程度的提升。但与此同时,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的收入增速却不及大盘增速,也反映出规模企业面临的较高的业绩增长压力。

微信图片_20250722135847.png

图1:2024.3-2025.5限上餐饮收入占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食材供应链分会整理统计

2、餐饮食材消费数据

餐饮收入的增长带动了餐饮食材消费需求的增加。

微信图片_20250722135849.jpg

3、进出口数据

在农产品进出口方面,1—5月进出口总额1212.1亿美元,同比下降7.6%。其中,出口412.1亿美元,同比增长3.5%,主要依靠食品制造业带动;进口800.0亿美元,同比下降12.5%。

具体品类方面:

我国畜产品进出口额双增,1—5月,畜产品进口额为170.3亿美元,同比增长2.7%,出口额为29.2亿美元,同比增长15.1%。

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呈现“进口平稳、出口强劲”的分化态势。1-5月,水产品进口额为96.3亿美元,同比增长5.5%;出口量为177.4万吨,同比增长12.9%,出口额为83.8亿美元,同比增长4.8%。进口增速趋缓与国际运费波动及国内库存调节有关,出口的强劲增长主要源于国际市场需求回升及我国加工水产品竞争力增强。

(二)行业及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1、重点食材品类批发流通情况

(1)企业调研情况

环比来看,相较于今年一季度,二季度除米面粮油流通量有所减少外,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和禽蛋等重点食材流通量均有所增加; 其中,水果、水产品整体流通的价格水平相对平稳,蔬菜、禽蛋流通价格有所下降,而肉类和米面粮油整体价格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其中,猪肉和鸡肉流通价格下跌,牛羊肉流通价格上涨。

同比来看,相较于2024年第二季度,今年二季度除米面粮油流通量有所减少外,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和禽蛋等重点食材流通量均有所增加,这种变化也与我国居民副食消费增加、主食消费减少的趋势相吻合;其中,蔬菜、米面粮油流通价格同比下降,而水果、水产品、肉类和禽蛋流通价格相对稳定。

(2)国家官方数据

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控数据与企业反馈大致保持一致,具体如下:

表1:2025年全国主要食材产品批发价格

单位:元/公斤

微信图片_20250722135851.png

注:6种水果指巨峰葡萄、香蕉、西瓜、富士苹果、菠萝、鸭梨。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2、重点食材消费情况

微信图片_20250722135852.jpg

(1)肉类

2025年第二季度,肉类消费市场整体保持稳定。随着气温升高,肉类消费进入相对淡季,但总体需求依然稳定。猪肉价格在第一季度末有所波动,但第二季度逐渐趋于平稳。牛肉和羊肉价格保持在较高水平,波动幅度较小。鸡肉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较为稳定。

(2)水产品

水产品市场在第二季度表现出较强的季节性特点。随着禁渔期的开始,海水捕捞量减少,但养殖水产品供应充足,市场整体供应稳定。部分高端水产品,如三文鱼、虾类等,因进口增加和国内养殖技术提升,价格有所下降,推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3)蔬菜

蔬菜市场在第二季度供应丰富,价格呈现季节性下降趋势。一季度的蔬菜价格上涨在第二季度得到缓解,随着气温升高和蔬菜生长速度加快,市场供应量增加,价格逐渐回落,价格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5月全国蔬菜价格指数112.35,较3月降低10.8%,同比下降9.3%,且价格低于近三年同期水平。

(4)水果

水果市场在第二季度迎来丰收季,各类水果供应充足,价格普遍下降。国产水果如西瓜、桃子等大量上市,满足了市场对消暑水果的需求,芒果、荔枝等也在第二季度大量进入市场,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

表2:2025年全国主要食材产品零售价格

单位:元/公斤

微信图片_20250722135853.png

注:15种蔬菜指土豆、西红柿、黄瓜、青椒、茄子、胡萝卜、圆白菜、大白菜、豆角、尖椒、韭菜、萝卜、芹菜、蒜苔、油菜;4种水果指富士苹果、香蕉、柑橘、西瓜。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3、食材生产加工、流通、餐饮零售等环节企业经营情况

(1)供应链成本情况:

微信图片_20250722135854.jpg

不同食材品类价格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对于重点聚焦某一品类的企业受食材价格变化影响较大。接受调研的食材配送企业、餐饮企业因采购的食材品类更加丰富,食材采购总成本呈下降趋势。蔬菜和冷冻鸡肉作为企业源头直采的重要品类,其价格的下降使得企业开始减少上半年直采的比例,以尽量避免直采价格和地采价格倒挂的情况出现,来降低企业损失。对于牛肉等价格持续上涨的品类,尤其是进口牛肉,不少连锁餐饮企业通过提前备货锁价的方式来削弱牛肉价格上涨对整体成本的影响。

除食材采购成本外,企业仓储物流成本普遍处于下降区间,环比、同比降低约10%左右;而用工成本环比一季度处于微增状态,同比2024年二季度增幅约10%左右。

(2)企业营收情况:

微信图片_20250722135856.jpg

二季度企业营收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在调研的企业中:

大部分上游的种养殖和食材加工企业表示营收环比、同比均有所下滑,企业普遍产销情况不佳、库存压力偏大。但部分头部大型食材企业受益于产品创新、渠道突破等,业绩表现良好。以安井为例,预计二季度主营收在78-82亿元,同比增长28-32%,净利润预计在8.2-8.6亿元,盈利增速稳定。

食材供应链企业中,有小部分企业表示营收同比有增长,但增长幅度较2024年同期有所回调,回调比例约在10-15个点之间,另有部分企业表示营收与一季度基本保持一致,但相较于2024年二季度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而对于下游的企业,大部分餐饮企业营收下滑或基本保持不变。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餐饮企业普遍营收下滑,约在5-10个点不等,深圳得益于周末香港过境游客的消费支撑,营收基本持平。而三四线城市的餐饮相对一线城市表现稍好,企业对竞争环境的体感也相对轻松。除营收外,餐饮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也已下降至40%-50%区间,下降幅度约20个百分点。

伴随着即时零售市场的扩容,美团、饿了么、京东等企业纷纷加码即时零售,餐饮企业堂食和外卖的比例发生变化,部分连锁餐饮企业堂食份额持续下降,外卖比例甚至超过50%。

(三)行业运行特点总结

1、企业聚焦“品质增长”

微信图片_20250722140022.jpg

通过与行业上下游企业调研发现,在行业进入中低速增长的当下,企业开始聚焦自己的主战场,告别了“野蛮生长”时代“贪大求全”的商业模式。

以食材供应链企业为例,企业开始深耕自己的优势赛道,聚焦为优质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和高质量的业务拓展,如通过为客户寻找和推荐季节性限定食材、地域特色食材,或为客户打造美食节等方式来增加客户黏性。

再如餐饮企业,更多的连锁餐饮不再盲目追求数量的扩张,不少企业暂停或放缓开店计划,经营的策略更加稳健,专注于在区域内、甚至城市内做到品类最优,相较于成为全国性企业、餐饮企业开始争当“区域王”或者是“城市王”。同时,企业从追求规模扩张向追求利润增长转变,通过组织架构变革、人效提升、供应链成本优化实现净利润的增长。

线下零售商超也在持续收缩,以永辉超市为例,仅6月第二周就关闭了位于绍兴、阜阳、宜宾和福州的四家门店。四家门店的关闭主要源于经营策略的调整——在全国范围内优化网络布局、淘汰低效资产、提升资产效率,通过聚焦调改店来提升效益。华润万家也在主动淘汰低效门店,转向精品化,加速布局高端品牌BLT和Olé。

2、渠道变革加速

微信图片_20250722140024.jpg

国内方面,传统经销渠道逐渐弱化,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随着中下游企业对供应链效率要求的提升,在大单品的采购方面企业更倾向于“源头直采”“集中采购”,绕过中间批发商、经销商以降低成本、保障品质。同时B2b食材采购平台快速崛起,实现了“源头-b端”的直接对接,信息透明化程度提高,进一步挤压了传统经销商的市场份额。在此背景下,不少传统批发商、经销商纷纷转型至运营商、平台商。线上线下加速融合,上半年即时零售赛道扩容明显,对传统线下零售造成一定的冲击。不少传统零售利用自身在线下积累的渠道、基础设施等资源和货盘组织的经验积极转型拥抱即时零售,传统区域大经销商与即时零售平台合作闪电仓,转型区域代理,夫妻老婆店将传统线下门店转型成仓店合一的模式,有效扩展了服务半径。

国际方面,随着国内食材市场竞争加剧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食材企业加速出海,其中中东地区因经济潜力、消费需求与政策环境等优势,成为重点拓展的新兴市场。如调研的山东鸡肉企业,利用其他先行出海行业(如军工企业等)的渠道将冷冻鸡肉产品出口到伊拉克等中东地区。

3、资本关注度提升

微信图片_20250722140026.jpg

2025年第二季度,食材供应链行业企业融资事件增多,资本市场整体回暖,为行业注入发展动力。据不完全统计,本季度共发生了超过90起融资事件,较上一季度有了显著的增长。茶饮、快餐等领域仍然是资本青睐的热点。霸王茶姬完成了新一轮的IPO融资,获得4.11亿美元投资,沪上阿姨也获得了上亿美元的资金注入;品牌餐饮中的绿茶集团进行IPO融资;而餐饮数智化领域的食小助科技、易订云、引力星球、数溪智能等数字化领域的融资则反映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餐饮行业正经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用户体验、拓展市场渠道成为趋势。同时,消费者对便捷、高效餐饮服务的需求,也促使餐饮O2O快速发展。养殖领域,禾丰股份的8起并购上至饲料加工、种鸡肉鸡养殖,再到鸡肉屠宰加工和宠物鸡粉深加工,开启了禽肉供应链的整合之路,将进一步加深国内肉鸡产业的规模化程度。

(四)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企业将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面临业绩增长压力

对于鸡肉企业,上半年肉鸡出栏量增加,市场供大于求,企业库容率较高,鸡肉价格下滑。三季度预计仍处于供大于求的态势,虽然下半年肉鸡出栏量预期增幅缩小,市场需求存在季节性提振,供求差异将逐渐缩小,价格有望回升,但幅度有限。

对于水产企业,受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不少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受到较大冲击,企业开始从国际市场转向国内市场,但国内的市场环境与国际市场存在一定的差异,且渠道建设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短期内国内市场带来的增量有限、难以完全弥补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损失,企业仍要渡过一段困难时期。

2、生鲜食材配送企业遭遇“两头堵”困境

上游,食材采购成本受市场供需、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而极不稳定;下游,客户对价格敏感度高,且竞争激烈导致议价能力减弱。在成本上升与终端价格难以提升的双重压力下,行业毛利空间持续收窄。如何在确保服务品质的同时,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

同时,不少企业反馈国有资本的入局和跨行业新玩家也正在挤占民营企业原本的生存空间。跨行业玩家以低价扰乱市场竞争;国有资本在资金、企业资质和信誉背书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但由于未能深耕行业而天然地缺乏实际运营经验。未来,有极大概率形成国有企业依托其优势拿单、民企辅助实际运营的合作模式,通过利润分成来达成一种新的生态平衡。

3、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

餐饮食材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已成为行业普遍痛点,尤其对大型食材企业而言,同质化竞争引发的老客户流失、新客户增长乏力的问题日益突出。餐饮企业(尤其是连锁品牌)为控制成本或提升菜单独特性,更倾向于选择有“不可替代性”的食材供应商或价格相对更优的食材供应商,若大型企业产品与竞品无显著差异,同时价格又没有绝对优势,极易被性价比更高的中小厂商替代。以往,大型食材企业主要服务大型餐饮企业,而中小餐饮企业依赖经销商完成覆盖,在经销渠道弱化的当下,大型食材企业开始面向20-100家门店的中小连锁餐饮企业进行业务拓展。中小餐饮对价格更加敏感,食材企业获客难度上升,增长乏力。

02

三季度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产业支持政策的红利持续释放,大部分的调研企业对三季度表达了乐观的预期,少部分企业表达了担忧。结合企业调研反馈与行业观察,我们对第三季度行业发展持谨慎乐观态度,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如下:

(一)餐饮和食材消费将迎来季节性提振

三季度叠加旅游、开学季、节假日等多重因素,是全年消费的重要提振期。7-8月正值暑期,学生群体、家庭游客集中出行,餐饮消费有望迎来小高峰。9月中小学、高校陆续开学,学校食堂、校园周边餐饮商户需提前采购大量米面粮油、肉类、蔬菜等食材,形成集中性采购需求。餐饮企业为应对中秋、国庆假期客流高峰,会在加大食材储备,尤其是海鲜、肉类等;家庭消费者也会提前采购节日聚餐食材,推动批发市场、商超、电商平台的食材销量增长。同时,三季度末正值秋季,消费者对“应季食材”(如螃蟹、板栗、山药等)的需求上升,进一步带动相关品类的消费量提升,形成“节假日需求+时令消费”的叠加效应。

(二)行业将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

从供给侧来看,餐饮零售和食材供应链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结构性转型,而政策密集出台成为推动这一调整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二季度,《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等重磅政策意见相继出台,修订的《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也正式实施,通过降低数智化转型成本、拓宽融资渠道、规范竞争秩序,让企业有动力、有能力参与到结构性调整中。这将促使供应链从“分散低效”向“数智协同”转型、企业从“单一经营”向“多元业态”拓展、竞争逻辑从“规模扩张”向“精细化运营”转变、金融资源从“普惠式输血”向“优质主体”倾斜。结构性的深度调整,最终将指向“更高效的供应链、更优质的产品服务、更适配消费需求的业态”,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从消费侧来看,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安全食材的需求会进一步释放。有机新鲜、低糖低脂肉类、功能性食品配料、无抗等健康食材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同时,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预制菜、半成品菜的需求将持续上扬,成为拉动食材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在食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三)行业整合加速,企业发展进一步分化

在市场竞争加剧与成本压力高企的背景下,食材供应链行业整合步伐将在第三季度加快。中小规模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供应链稳定性等方面的劣势,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部分企业将被大型企业并购或退出市场。头部企业凭借品牌、规模、技术和资金优势,通过横向并购、纵向整合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完善供应链布局。大型企业将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提供包括食材采购、加工、配送、供应链金融等在内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强化自身竞争壁垒。

以食材供应链企业为例,尤其是团餐供应链企业,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强和校园餐政策的变化,对于头部的正规的企业来说存在利好空间,而对于小型的、运营松散且不正规的企业来说,灰色地带的缩小将加速这类企业的出清或品质化转型。

来源/中物联食材供应链分会(ID:fsca_2020)

* 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物流指闻立场。转载此文章需经作者同意,同时注明作者姓名及来源。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

0

0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物流指闻微信公众平台
更多深度策划、最新资讯、行业报告、现场视频,欢迎在微信中搜索“物流指闻”,或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将行业收录指尖。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

汉森供应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00208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