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否诞生世界级食材供应链企业?如何增长才能更快突破千亿营收?什么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24-12-31年底三道关能否成为好业绩的“灵丹妙药”?
2024-12-31对于很多快递从业者来说,2024年,是泡沫与幻想彻底破灭的一年。
2024-12-30下个十年,什么能让物流人坐稳牌桌?
2024-12-30站在企业运营的角度,谈谈“末端派费核算指引”具体将如何指引?核算的维度和依据该怎么选?有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
2020年12月2日-4日,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在安徽合肥、南陵进行调研,期间专门组织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区别于以往的做法,这次座谈会的“主角”并非企业负责人,亦非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而是来自一线的基层员工。
座谈会上,马军胜详细了解基层快递网点和快递员的生产生活情况和面临问题。与会的快递员代表也敞开心扉,谈痛点和难处,说感想与思考、提建议与希望,分别就价格、派费、投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期盼社会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
基层网点和快递小哥们最关注的派费问题,首次作为核心议题纳入高层的视野。这也意味着,接下来必然会有一系列的“配套举措”来跟进和落地。
1月4日,全国邮政管理部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马军胜局长在报告中明确指出:2021年,国家邮政局将制定快递员劳动定额标准和末端派费核算指引,督促快递企业及时足额发放工资,积极推广人身意外险等适合快递业的险种。
“末端派费核算指引”这个官方表态和提法正式公开并提上日程。
10天后,1月14日国家邮政局召开的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作为2021年邮政快递业更贴近民生七件实事的主体内容之一,“末端派费核算指引”再次被提及。
除此之外,2020年12月15日,国家邮政局还组织了一次“高规格”的座谈会——国家邮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军胜主持,邮政EMS、顺丰、中通、圆通、韵达、申通、百世、京东物流、德邦、极兔等8家公司的“一把手”全部出席,主题就是认真学习总书记关心关爱快递小哥重要指示精神,分析当前行业发展和维护快递员合法权益等面临的形势,研究下一阶段工作措施。
……
如此密集的部署和宣传导向都在传递同一个信号——“末端派费核算指引”这件事,言必行,行必果。
问题来了:这个“指引”具体将如何指引?核算的维度和依据该怎么选?有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
站在企业运营的角度,老鬼跟很多朋友曾多次探讨过这些话题。今天简单做个梳理,供大家参考。也希望能引起更多的有益讨论,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区畅所欲言。
01
先看两个“例子”
在快递网络运行体系中,派费扮演着多个角色。它是支出成本,也是收入来源。它是天使,也是魔鬼。派费的多与少、涨与降,事关内部多方利益,更是直接影响市场拓展和外部竞争,可谓一枝一叶总关情。
派费的调控,真的是个技术活。
2020年,各大快递之间的价格战烧向派费。派费的一降再降,让末端网点苦不堪言。纵然如此,依然有声音认为派费在接下来还有下降的空间。如何拿捏派费,在速度、成本和网络稳定之间取得巧妙平衡,成为当下考验各大快递公司智慧的必答题。
派费到底该如何调控?老鬼的朋友卫红曾列举过两个例子(指标)——
一个是单位票件量。假如中通100票里面可能有50个派送单位,平均每个单位有2票,而百世可能有80个单位,平均每个单位只有1.25票。那这个派件收益和效率是完全不同的。
如在双11期间的一天,到同一单位派件,韵达247票,优速1票。韵达的单位票件量是优速的247倍。这个如何统计,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电子面单那是轻而易举的事。
另一个是票件距离值,送同一单位的票量和网点分布密度多少有关。如果这个单位送了5票件,网点又密,只行走了1干米,那么平均每一票距离只有两百米。而如果只送了两票,距离又不止1000米,那么票件距离至少在500米以上。
在卫红看来,第二个指标比第一个指标更精确,但没有第一个指标好统计。通达系目前就想以上述指标来付派费,但在具体的落地上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最终都是由网点的老板根据实际情况的调节平衡。
比如大批量到学校的件不可能按一般的标准给,或按固定工资的形式给,或多承担派件难度区域的给,或调整承包出货费用的给。这种自主式的基层调控,虽然灵活,但问题也颇为突出——公司给下面一级站点没有区分对待,有一些优惠权力,很容易被亲疏巴结滥用。
想要解决此类问题,就得在技术上寻求突破,或者制定相关的定量方案。前者,需要企业去努力和实践;后者,实际上就是国家邮政局在今年要制定的“末端派费核算指引”。
02
三个“维度”不可少
末端派费核算指引,关键在于“核算”。“核”的依据和维度是什么?“算”的标准又该如何量化?循着卫红的思路,老鬼的朋友安德华理出了“核”的三个维度,姑且抛砖引玉。
1.因“地”指引
快递(尤其是民营快递)的起源、发展和成长,一直就有着地域性的不平衡。其中差距最明显的几个“不平衡”是——
地区不平衡。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9.4%、13.3%和7.3%,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9.6%、11.9%和8.5%。个中差异,一目了然。
城乡不平衡。城市网络相对健全、密集,基础设施也更加成熟;各大快递目前在县镇和农村的覆盖率虽然逐年上升,但在业务量,特别是出件方面,跟城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空间上的不平衡,有目共睹。如何去平衡这种不平衡,是末端派费核算指引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其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2.因“递”指引
递者,递送之服务也。在这个过程中,两大维度不可或缺——一是派件量,准确说是单位派件量;二是派送距离。相较于空间上的不均衡,企业之间的这种“不均衡”更甚且个体差异明显,很难去进行量化性的比对。
就像上文卫红在例子里所言,单位票件量不同,派件的收益和效率也不尽相同。快递是规模经济,但规模效应起来之后企业到底能不能经济,取决于各自的管理、运营。票件的距离值和集中度不同,派送过程中的成本付出也不尽相同。而这些因素,又直接决定了企业在派费上的调控和差异。
虽然这些行为归根到底都是企业行为,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市场竞争。但既然要出台指引,那么不妨借此对企业提出一些方向性的引导或者要求。
3.因“季”指引
所谓“季”,意指淡季、旺季以及节假日等特殊时间段。业务淡旺季这个好理解,快递公司在这方面的派费调控也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不再赘述。
目前呼声最高的是节假日,比如春节不打烊;抑或重大活动的举办,比如大家都经历过的G20峰会、进博会等,在这样一些“特殊”的时间段,因为诸多不抗力因素,往往导致部分城市或者地区的快递派送出现困难。如果在派费政策上不进行倾斜或者扶持的话,基层网点随时都有“崩盘”的危险,甚至出现系统性的网络坍塌。
国家制定末端派费核算指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防范这种风险。既是题中之要义,当然也必须要有所考量了。
聊完了“核”,再来看“算”的指引。
实事求是讲,确定“核”的参考与维度并不难,难在“算”的量化。简单讲就是,派费多低才算最低?在既定的维度与体系下,派费的结算标准有没有?有的话,具体是多少?会不会给出相关的限定?
诸如此类疑问,一个比一个难界定。这些“难界定”的问题,留给大家来讨论吧。
来源/驿站(ID:yizhan1573)
作者/驿站老鬼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