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应链出海浪潮下,一种“另类”解法
2024-12-20顺丰暖心10周年纪录片发布暨山西省儿童医院顺丰暖心能量包发放仪式在太原举办
2024-12-1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024-12-18继东航物流之后,又一家航司货运板块即将上市。
2024-12-18团队总是倾向于重复过去的路径,抗拒新动作。只有企业家能看到,重复过去的路径最后只会是死路一条。
来源/于冬琪商业笔记(ID:gh_f399e10c3a3c)
2015年,当货拉拉刚刚开始开展内地业务时,就遇到了强大的对手——58快狗。
那一年,58快狗的名字还是“58速运”,背靠着58同城的流量出生,天使轮就拿了几千万。
而货拉拉却迟迟拿不到钱。
这也不能怪资本,那会我要是投资人,也不敢投货拉拉。
当时快狗每天的订单量已经破了10万单。而货拉拉的日单量,只有2000,还不到快狗的零头。
不管是业务规模、流量资源还是资本,2015年时,货拉拉都无法与快狗抗衡。
但仅仅5年后,2020年时,货拉拉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54.7%,成为了市场的绝对领先者。
而快狗的市场占有率,仅剩下5.4%。只是货拉拉的零头。
如今,这个差距还在持续拉大,到2022年,货拉拉稳定保持着5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快狗的份额,已经进一步掉到了3.2%。
我和多位货运行业的朋友聊天,发现货拉拉的取胜,其实来自于一系列有效的动作。
比如在货车上贴「货拉拉」的车贴,比如向司机收取会员费。
但是,
真正的问题是——
货拉拉做的动作,快狗也看得到,它为什么不抄呢?
在被货拉拉反超前,只要快狗想抄,只要它下决心好好抄一下货拉拉的动作,就完全可以守住自己的领先地位。
但为什么快狗却从没有认真的抄一下货拉拉?
在与快狗和货拉拉的同学沟通后,我发现,关键的原因在于——
帮助货拉拉取胜的动作,都是反直觉的,和大多数从业者的经验不一致。
过去的经验让快狗一次次迟疑。
而货拉拉的胜利,则来自于在创始人的带领下,一次次成功的对抗了既有的组织经验。
01 货拉拉为什么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2015年时,互联网流行的获客方式还是补贴。
团购的补贴大战刚刚结束,滴滴与Uber的补贴大战刚刚开始。
这也不奇怪。
那时候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在做平台。
平台就需要有供需两方。
供给和需求多多益善,供需数量越多、平台越强大。
怎么让供需双方都越来越多呢?
从需求来说,大多数用户,还是价格敏感的。
而大多数供给,不管是拉货还是拉客,也都是为了挣钱。
补贴,是拉来更多供给、也拉来更多用户的最有效方式。
但实际上,我发现当58快狗补贴得热火朝天时,让货拉拉后来居上的,却是另外两个动作——
第一个动作,是“车贴”。
今天我们看到路上跑过的每辆货拉拉,车身上都贴着大大的字“拉货、搬家、运大件,就找货拉拉app”,常常侧面还有个下载app的二维码。
这个东西就是车贴。
车贴,简直是对补贴的“釜底抽薪”,直接让快狗的补贴补了个寂寞。
补贴要想有效,用户至少要先比价。
虽然也有价格敏感的用户,叫个货运,会先花时间认认真真做功课,比较一下价格。
但是,这样的用户毕竟是少数。
更多用户的行为方式是——
有个需求,要“拉货”。
用户乍一想,如果知道“货拉拉”和“快狗”都能拉货,就会两家都看一眼,比较一下价格。
如果两家都想不起来,用户会去百度搜索一下,两家都有机会出现,也至少都能被看一眼价格。
怕的是用户只能想起“货拉拉”,根本想不起来快狗,快狗补贴再猛、价格再低都没用,用户根本看不到。
用户有需求时,能不能第一时间想起你,就是所谓“用户心智”。
比如,
我一说“收礼”,你就会想起“脑白金”。
我一说“去屑”,你就会想起“海飞丝”。
我一说“好空调”,你就会脱口而出“格力造”。
这东西就是心智。
建立用户心智、让用户“第一时间想起自己”的动作,就是“品牌投放”。
你得不断让用户看到“拉货搬家,就找货拉拉”。
不断重复,才能让越来越多的用户记住、甚至脱口而出。
而车贴,就是最便宜的品牌投放方式。
毕竟货车们每天都在路上跑,这是无数次的免费曝光。
于是,
货拉拉的车贴,让越来越多的用户一想起“拉货搬家”,只能想起“货拉拉”。
快狗再补贴也白搭。
第二个动作,是找司机收“押金”和“会员费”。
这个有点反常识。
正常做平台,肯定希望司机多多益善,要让司机先免费入驻,甚至不惜给司机入驻红包。
但货拉拉不仅不给红包。
还让想入驻的司机交“押金”。
司机要想订单多,还让他们在货拉拉上买个“会员”。
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
司机和乘客不同,乘客可以不知道快狗、只知道货拉拉。
但是货车司机们毕竟懂行,能接单挣钱的平台肯定都知道。
于是,大多数司机,天生就是不坚定的“骑墙派”。
在货拉拉开始收押金和会员费之前,货运平台的模式,通常是:
司机免费入驻、免费接单,一旦接到了单,平台会从司机的收入中抽成。
抽成比例,一般在10-15%之间。
乘客支付100元,司机到手85,平台拿走15块钱。
大多数的司机们会把货拉拉和快狗都注册上。
今天哪一家单好、哪家有补贴、抽成低,就拉哪家的活儿。
司机跟着补贴摇摆。
但是,货拉拉要求每个司机入驻必须交押金,鼓励司机买会员。
买了会员后,货拉拉不再对司机订单进行抽成。
乘客支付100元,司机就到手100元。
当司机没买会员时,会在货拉拉与快狗的抽成之间比较。
然而,一旦司机买了货拉拉的会员,就会彻底变成“货拉拉的司机”。
快狗再怎么补贴,你总不能对司机都0抽成吧?
0抽成,快狗就彻底白干了,根本不会有收入养活团队、覆盖获客成本。
但是,只要不把抽成降到0,就不可能从货拉拉手里,把司机抢回来。
虽然,找司机收押金、卖会员,难免让货拉拉获取司机更难。
但是,一旦司机们给货拉拉交押金、买会员,就几乎不可能再被快狗的补贴抢走。
而且,这些买会员交押金的司机,常常是最勤快、服务最好的司机——
越好的司机,每天拉活越努力,单量才会大。
这些大单量的司机自己一算账,会员费是小钱,省掉的抽成才是大钱。
买了会员,远比之前的抽成划算。
而且会员费一交,司机的心态也变了,更会想着“我要多接单、好好干,把会员费挣回来!”
于是,
会员费,帮助货拉拉筛出了最好的一批司机。
也让这些司机在货拉拉与快狗之间做了“二选一”。
货拉拉的司机,快狗靠补贴很难抢走。
快狗上的司机,却都是骑墙派,越是优秀的,越是容易被货拉拉抢走。
久而久之,
货拉拉的司机越来越多,因为抢走了更好的司机,货拉拉上司机的服务也好过快狗。
车贴加上会员费,让快狗在乘客端和司机端的补贴,同时失效。
这些动作也帮助货拉拉在几年内,快速超过了快狗,成为了市场的绝对领导者。
02 车贴、会员费这么简单的动作,快狗一直看得到,为什么不跟进?
其实快狗不是没尝试,在被货拉拉反超前,快狗尝试了很多次,只是每一次都没能坚持。
比如:快狗在2018年之前,尝试过两次车贴。
只不过,每一次都没能坚持超过半年,就又放弃,回到了补贴的老路。
直到市场份额被货拉拉反超,快狗的态度,才真正扭转,开始认真抄起了货拉拉的动作。
核心的原因,是每个动作总要先付出成本、直到坚持到效果出现,才会真正有效。
而“快狗团队在经验上不相信车贴会有效”,快狗也没有能力使得团队相信。
于是,团队总是不能支付足够的成本,坚持到看到效果。既然没有效果,团队也就更不相信。
要说贴车贴有多难呢?
其实并不是特别难。主要有两个难点:
一方面,贴起来麻烦;另一方面,见效周期很长。
第一,贴好车贴,还是很麻烦的。
货运车型众多,车贴要想完美贴合车型,需要定制。
而且,贴好车贴也不容易。
能把车贴贴平整、没有气泡,咋也得练习个几十辆车。
货拉拉的车贴,为了更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字还特意设计成了倾斜的,就更难贴好。
而且,也找不到那么多成熟的“贴手”。
货拉拉刚开始贴车贴时,找了不少广告公司的人,他们有贴广告的经验。
但是,毕竟车贴量大、广告公司能找来的人还是不够。
很多车贴,还是得货拉拉的员工自己上。
在不少城市,货拉拉的城市经理,亲手贴了这个城市30%以上的货车。
第二,车贴的见效周期很长,远比补贴长。
车贴这样的品牌动作,本来就很难追踪效果:用户看到车贴、去各种渠道下载了货拉拉——可是,到底哪些用户是因为车贴而来?哪些是渠道本来就能带来的用户?根本无法区分。
车贴的效果只能从整体的增量上观察。
然而,要想看到车贴带来的整体增量,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光贴几辆车,看到的人太少,根本不会有效果。
只有在一个城市里,看到车贴的人足够多。
同一个人也看到足够多次。
“拉货搬家,就找货拉拉”才会被记住。
等到这个人有需求时,才会在货拉拉上下单。
贴车,贴够数量,需要时间。
被用户看到、记住,需要时间。
等待用户需求到来的一刻,也需要时间。
当货拉拉开始在头几个城市贴车贴时,从开始贴到看到效果,花了大半年。
后来货拉拉总结,一个城市怎么也得贴超过1000辆货车,才能看到效果。
相比之下,补贴的见效周期就快太多了。
直接针对有需求、已经在寻找服务的用户,几乎是一补贴,就能来订单。
车贴这样做起来又麻烦、又辛苦、又迟迟看不到效果的事,实在是太反人性了。
何况不管是货拉拉还是快狗的员工,谁都没贴过车贴、谁也不知道车贴到底有没有效果。
经历了当年的各种补贴大战,员工们的经验还是“补贴拿单”。
对于车贴,都是不信的。
哪怕快狗的决策者想得是清楚的,在团队的“不相信”面前,也很难把车贴推下来——
管理者如果强推,团队一开始也会配合管理者“试试看”。
但只要管理者不能让团队马上看到效果,团队就会觉得“你看我就说果然没效果吧!”难免干得越来越糊弄、越来越偷懒。
动作一旦变形,也就越来越不可能看到效果。
也越来越难坚持到看到效果的时间。
于是,
当快狗第一次看到货拉拉的车贴,开始跟进时,他们也是看到了对手的动作,想试试看效果如何。
但是,贴了半年没效果。
团队就放弃了,觉得“货拉拉肯定也没效果”。
放弃之后,又过了半年,看到货拉拉车贴贴得越来越猛、越来越多。
快狗难免有点慌。
又试了一次,同样还是看不到效果、没坚持到半年,又放弃。
就这样,白白错过了时机。
快狗关于“押金”和“会员费”的尝试,也同样因为“团队在经验上不信”而失败。
也同样尝试了两次。
其中一次,是在天津做试点。
要求所有司机必须交押金才能拉活儿。
那会正赶上天津的需求高峰。
瞬间运力减半。
天津团队直接不干了——你再这样尝试,我的单量咋整?
长期效果还没看到,眼下的代价却是无比明显。
在团队的坚决抵抗下,快狗的管理层也没能坚持。
只能回到不收押金的模式。
于是,当货拉拉已经在通过车贴和会员费的方式,让快狗的补贴越来越无效时,快狗还在“如何更好的补贴”上纠结。
当时快狗的同学说过一句话——
“跟货拉拉打补贴,会赔;不跟货拉拉打补贴,会死!”
他们实在想不通,该怎样拿补贴去与货拉拉的“车贴”和“会员费”抗衡。
03 业务前进,需要与“组织经验”的持续对抗!
其实,快狗遇到的问题,是一个策略转型的问题。
需要从“补贴”为主的策略,转向“车贴”+“会员费”的策略。
快狗遇到的困难,也和很多企业“转型”时遇到的困难一样——
管理者想清楚了新的策略。
但是团队的经验,还停留在过去的行为,还在沿着过去的轨道前进。
组织经验成为了转型的阻力。
如何才能成功把团队的行为扭转过来呢?
我总结,企业要摆脱过去的行动方式,进入新的行动,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道理上明白。
道理上不懂,团队肯定不会去做。
第二,真的能做到。
团队道理上懂了,做不到,也不行。
第三,经验上相信。
团队要真的相信这样做能成功、对自己有好处,才会用心做、持续做。
现实中,当管理者希望改变团队行动方式时,常常只会从道理上说服。
这并不能让团队真正从“经验上相信”。
于是,哪怕你道理上说得再明白,你会发现,团队真实的感受是:“老板说的听起来也挺对,但我总感觉不对劲,具体哪儿不对我也说不上来。”
结果就是不会按照“道理”行动。
因此,让团队“在经验上相信”,最重要,但也最难。
当想要扭转团队经验时,最常见的做法有什么呢?
最简单的,就是让团队直接看到旧经验的失败和新经验的成功。
比如,
在管理销售团队时,常常会遇到一种情况。
某个城市,业绩一直不好,从一开始就不好。
作为管理者,你明明知道有更好的做法,只要团队照着做,业绩一定能提上来,但是团队就是不做、就是做不到位。
你和他说:“你看某某城市,业绩是你们的三倍。”
他会说:“我们是北方、它是南方,北方冬天这么冷,客户都不出门,我们这几个月业绩肯定不好。”
到了春天,你再和他说:“现在天不冷了,你们业绩还是比人家差三倍呀!”
他会换个理由:“它是经济发达地区,我们这儿经济不发达,居民消费不旺,那就是卖不动嘛!”
本质上,你遇到的问题是个“组织经验”问题。
这个城市的团队,从一开始业绩就没好过,他们形成了一个经验“这个城市业绩就是不会好”。
你不管再拿它和谁比较,他们总能找到一个外部的理由,证明自己的经验,拒绝接受改变。
此时,作为管理者,有效的办法就是:
从那个业绩更好的城市,调几个销冠过去。
同样城市、同样时间、做同样的业务。
让这个城市的业务团队,看到残酷的现实——一切条件都一样,别的销售就是能做到你们三倍的业绩!不是城市不好,就是你们几个做得不行!
在销售管理中,这是个“打脸行动”。
被打过脸,团队过去的错误经验才会被扭转。
他们才会开始有行为上改变的动力。
才可能开始学习先进团队的工作经验。
但是,“打脸行动”的特点是:
不需要本地团队付出什么代价,他们只要保持过去的行为就行,一点也不麻烦;
而且见效快速,当月打脸,月底就能听到巴掌响,下个月就能扭转团队经验。
而一旦涉及到货拉拉的“车贴”这种动作:团队执行麻烦、同时见效周期又长的事儿,改变经验就会变得很难。
像跟司机收会员费这种动作,伤害现有地推团队利益,甚至于一开始数据还会下降的,就更难。
此时,没有别的办法,唯一可能成功的,就是创始人力排众议的坚持。
需要创始人坚决的坚持,用全部力量保证动作到位,直到胜利到来。
只有坚持到团队看到胜利,胜利的事实扭转了团队过往的经验,团队才会开始自发沿着新的道路持续做下去、越做越好!
04 货拉拉为什么能成功推行“车贴”与“会员费”?
在决定推行车贴时,货拉拉是怎么做的呢?
货拉拉简直可以说是车贴的普及者。
在货拉拉之前,2015年时,车贴在马路上还不常见。
但是货拉拉的老板周胜馥,却很熟悉用车贴推广的方式。
因为他曾经是个职业赌徒,在澳门的赌场,很多迎宾的车上都贴着车贴——“澳门威尼斯人XXXXXX”。
沿着车贴的路径往下想一想,不难想清楚:
车贴是最便宜的品牌动作,品牌的动作如果成功,效果会远大于补贴——
同样配置的空调,格力就是卖得比美的贵,贵得没道理。就是因为格力占领了“好空调”的用户心智,很多消费者根本不会给美的参与比价的机会。
但是,想清楚了逻辑,要下定决心也还是难的。
在有钱时,他面前有两条路:一条路是稳扎稳打,努力把补贴做得比快狗好;另一条路是直奔最优路线,车贴+会员。
但是,资本没给他选择的空间。
补贴拼的是预算,当快狗天使轮就融了几千万,而货拉拉迟迟融不到钱,甚至一度连业务都很难维持时——
补贴根本没得玩儿,只能直奔最优路线。
然而哪怕他想清楚了,也跟团队说明白了,团队还是无法相信——“你说得听起来没毛病,可是谁都没贴过车贴,结果真会好吗?”
在决定大幅度缩减线上投放,主做车贴时,团队不同意。
这种时候,哪怕是老板,命令也是不管用的。大家跟着你、听你的,是因为对你有信心,大家可以勉强听你几个月,但是万一时间久了、结果不好、团队信心崩塌,谁也不可能留住团队。
于是,周胜馥请求团队:“给我一年时间。”
同样的情景,也曾经发生在链家的创始人左晖决定做“真房源”的那一刻,团队不同意,左晖说:“请大家给我100天。”
在老板的请求下,团队给了车贴一年的时间。
然而光有时间还不够,动作还必须到位。
周胜馥知道,动作不到位,结果根本不会到来。
不管团队信不信,动作都得先到位,最后才可能胜利,只有实打实的胜利,才可能扭转团队的经验,让团队真正相信。
于是,从决定贴车贴的一开始,就是强执行。
一方面,要提要求下去。可是人都是懒的,难免有惰性。
另一方面,要做好监督,必须有外力,保证每一张车贴切实的贴好。
这个监督者,必须同样足够坚定、必须拥有足够的权威,周胜馥安排的监督者是自己的亲弟弟,也是货拉拉的一线高管。
周胜馥的弟弟,也一直管理着监督车贴的工作,直到今天。
最终,在艰苦的大半年后,在经历了单量一开始的下滑,每天的订单从2000掉到1000之后。
车贴的效果出现,货拉拉的单量,开始快速增长。
团队也扭转了过去的经验——原来,除了补贴获客,车贴一样能获客!而且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旧的组织经验被扭转,新的组织经验形成。
此后,“海量车贴”成为了货拉拉的核心策略。
不仅大量的乘客,会因为看到车贴而来。大量的司机,也因为车贴入驻了货拉拉。
在很多农贸市场,门口能看到一整排无比壮观的“拉货搬家,就找货拉拉”。
而同时期,快狗是怎么做的呢?
快狗贴车贴时,一开始并没有监督者。
而且,也没有配套对司机的激励机制,比如贴完之后多少天如果车贴还在,能拿多少奖金。
于是,贴得就没那么好。
很多货车,一贴完,转头就会被司机撕掉。
在货拉拉,监督车贴的是老板亲弟弟带领的一级部门。
而在快狗,监督车贴的,只是运营下面的小部门,一个经理,带着几个人。
快狗在车贴的形式、内容上,也是抄的货拉拉。
但是抄的姿态又不对。
为了快速看到效果,货拉拉在车贴上加了可以直接下载app的二维码。
快狗却把二维码给删掉了,他们觉得车在路上跑着,一晃而过,谁会有时间扫码呢?
但其实,货车也会有很多时候停在路边。
扫码的人并不少,特别在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需求集中的场所,会有大量的货车搬货时停在路边。
而且,品牌动作,后来者哪怕抄,也不能原封不动的抄。
因为“用户的心智是排他的”,同一个需求,只会记住一个品牌。
快狗本身就跟进晚了,车贴数量不如货拉拉,用户们看到货拉拉,已经记住“拉货搬家,就找货拉拉”了。后来者如果再重复“拉货、搬家、运东西,就找快狗打车”,基本很难被记住,也就不会有效果。
后发品牌要让大家记住,必须凸显出差异。
可以被记住的只能是“快狗为什么比货拉拉好?更值得选择?”
是“拉货更快叫快狗”?“搬家贴心叫快狗”?还是“省钱叫快狗”?
这个问题,快狗很多年都没有想明白。
核心原因还是团队在做车贴时不够相信,自然就不可能用心。
本来,快狗作为后发者,面对路上已经数量众多的货拉拉,要看到自家车贴的效果就会更难、更慢,结果它们在动作上还想不清楚、执行不到位,几乎注定了不可能成功看到效果。
也就更不可能和既有的组织经验对抗。
于是,不管试了几次,快狗依然相信只有补贴才是最有效的增长动作。
而快狗之所以做得这么犹犹豫豫,背后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每天在管理快狗的,并不是周胜馥这样的创始人,而是“58到家”招募的职业经理人。
快狗只是58到家下的一条业务线,快狗的负责人,一直是职业经理人。
而且三年时间,换了四个。
每任职业经理人的生存期,都不足以坚持到看到车贴的效果。
哪怕这个职业经理人有决心,他也不敢轻易挑战团队的经验。
因为职业经理人不是真正的老板,他是随时可以被干掉的,他必须拿出业绩才能活下去。
而对于每一任职业经理人。
他是新人,可是被他管理的团队都是老员工。
一旦挑战团队经验、让自己失去了团队的支持,他也就不再可能拿到业绩,几乎必然活不下去。
于是,
当团队看不到效果,对车贴失去耐心时,快狗的职业经理人只能退让。
当团队抱怨收司机押金影响了单量、增加了业务难度,坚决抵抗时,快狗的职业经理人,还是只能退让。
相比之下,
在货拉拉收押金遇到团队有人不相信、消极执行时,货拉拉的选择是换掉这些人,从此货拉拉的地面团队只招行业新人。
当快狗看到货拉拉超越自己,被货拉拉成功“打脸”,终于相信车贴和会员费的策略有效,决定跟进时,为时已晚。
经验的扭转来得太迟了。
那时的快狗,已经失去了曾经的优势和先机。
货拉拉也已经不可战胜。
而车贴+会员,早已成为了货拉拉内部共识的成功经验。
在开始做网约车业务时,货拉拉在客运市场,重复了与货运同样的套路,并快速实现了盈利。
05 最后
每个新业务,都很难在一开始时,就找到全部对的动作。
就像货拉拉在业务开始时,靠的也是投放和补贴。
但是,最终决定一个企业,能否持续保持优势、战胜竞争对手的关键,是每当发现一个新的有效策略时,能否快速的做到、快速跟上。
这是连续不断的转换策略,挑战组织经验的过程。
要想做到,创始人必须首先想清楚。
但是,仅仅想清楚并不管用,还要让团队做到。
此刻,既有组织的经验,常常成为了最大的阻碍——团队总是倾向于重复过去的路径,抗拒新动作。只有企业家能看到,重复过去的路径最后只会是死路一条。
因此,
每当企业发展、特别是转型时,创始人真正要做的,就是建立组织的新经验,扭转旧经验。
而要想改变组织经验,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控制动作、带着团队持续完成正确的动作,直到成功到来,重塑组织的经验。
过程中,创始人注定是孤独的。
他常常是新策略唯一的坚信者,团队会成为他的敌人。
然而,只有熬过一次次的孤独,一次次的孤注一掷,将新的组织经验建成,团队才会相信新的动作有效。
新的动作,才会被团队自发坚持,越做越好。
在货拉拉,高管们很注意组织经验的建设。
不仅仅是对于车贴的一意孤行。
今天,货拉拉的COO,在所有会议上,面对不同的参会者,都在重复问三个同样的问题。
这三个问题是——
你做的业务,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
好的为什么好?不好的为什么不好?
怎样让好的更好?让不好的变好?
这样持之以恒的重复,也是在建立新的组织经验和习惯,规范团队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法。
因为COO的重复和坚持,
久而久之,团队每个人都会在管理者的压力下,开始“分析结果背后的原因”,并“找到复制好结果的手段”。
当这样的思考方式,让每个人体验到进步与成功时。
“这个方法是有效的、能够带来成功”,也会变成新的组织经验,被所有人坚持下去。
有趣的是,一次次老板带领团队取得胜利的经验,最终帮助货拉拉建立了另一个组织经验:老板是天才,老板会带着货拉拉持续取得成功。
对老板的相信,使得更多由上至下的动作得以越来越快的落地。
而组织经验,不仅仅塑造了企业,也会塑造企业中的每个人。
货拉拉孕育出了一帮做事认真的经营者——
这些人是数据导向的,他们相信不需要太过关注竞品,只要不断做出对的动作,你的速度只要足够快,就谁都无法追上,一定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参考资料:
快狗打车流血上市 滴滴、货拉拉竞争下难守基本盘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1311905557706026&wfr=spider&for=pc
来源/于冬琪商业笔记(ID:gh_f399e10c3a3c)
我们期待与您互动,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请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请加微信:headscmhrv
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scmschool
线下活动、峰会合作请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邮箱:tougao@headscm.com
汉森总部电话11:010-62656566(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